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播力是媒体执行力、创新力、公信力、影响力所集合、迸发出来的一种传播能量。“四力”整合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媒体传播力的大小与传播能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2.
正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是一个媒体赖以生存的基础,这"三力",也是衡量媒体大与小、主流与非主流的重要指标。京华时报社长、总编辑吴海民对公信力、影响力、传播力做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传播力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公信力作为媒体的一种内在的力量,是影响力之源,是传播力之本。影响力作为能够左右公众的力量,是公信力的一种外化,是传播力的目标。传播力作为争取和获得更多受众的一种力量,它是彰显公信力的  相似文献   

3.
论地方广播媒体传播力的实现与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国凤  乌桂生 《中国广播》2009,(7):27-28,32
对于传播力的定义虽然还有争论,但是传播力作为媒体实现传播行为的能力衡量标准这一概念却已经明晰。本文将剖析传播力所包含的内容,分析究竟有哪些因素制约传播力的实现与发展。并且提出地方广播媒体传播力的实现与拓展过程中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正>“新闻名专栏”提供了一个审视新型主流媒体传播力的重要窗口。新媒体时代,新型主流媒体应逐渐实现内容生产、话语表达与技术创新的嵌入与融合,彰显主流媒体的技术赋能,实现传受互动的融合传播。“新闻名专栏”也应在移动化、社交化与智能化传播中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从而提升主流舆论的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在新时代下,传媒领域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地方媒体作为传媒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当紧随时代变化,及时调整自身传播策略,进一步提高自我传播力与影响力,从而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并保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本文从新闻传播力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地方媒体传播力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入手,探讨在新形势下地方媒体应当如何自处与自我提升,才能有效提高自身传播力,并在新媒体时代谋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6.
信息传播方式的快速更迭成了新的传播生态,对于主流媒体而言,提升传播力不仅是媒体在新环境下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担负好媒体职责使命的必然要求。传统主流媒体唯有通过不断创新自身传播话语、渠道、体系,将传统媒体的传播优势延伸到各个终端,方能在全媒体时代实现传播力、影响力、引领力的全面提升。通过观察《人民日报》等多家中央级主流媒体二十大融合报道,对主流媒体传播力提升路径及创新方式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7.
查锴 《新闻前哨》2022,(22):17-18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内容的生产方式、产品样式、传播路径都在不断演进。在传播科技发展的推动下,“微传播”成为主流媒体提升传播力、影响力和引导力的重要工作方向和操作手段。本文以长江日报为例,探讨主流媒体微传播力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8.
李劭强 《传媒》2016,(7):47-50
媒体官徽不仅是传统媒体发展新媒体的尝试,也是传统媒体品牌的延伸和传播力的拓展.全面客观地评价媒体官徽的传播力,并探究其传播力的构建维度与实现路径,对传统媒体在新媒体传播中寻找亮点与支撑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文化+”战略赋予新闻传播新的内涵。随着媒体融合的趋势不断加强,微媒体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探索“文化+微媒体传播”的转型之路已迫在眉睫。基于“文化+”背景,通过详细分析提升微媒体传播力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在归纳总结微媒体传播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文化战略,针对提升微媒体传播力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丁洪 《传媒》2016,(5):21-23
新闻传播力是媒体责任与实力的体现.在“互联网+”时代,提升新闻传播力的唯一途径就是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这为媒体融合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传播力"目前还是个见仁见智的概念,但总的来说,较之前学界对强调媒体传播目的、传播效果的注意力、影响力而言,它更贴近新闻媒体存在的社会学的、经济学的意义与价值,它注重完整的传播过程,强调每个传播环节的有效性,从有效的选题、有效的信息组合、有效的信息传播方式方法到有效的受众接收、有效的认识影响力或行为影响力产生,各个环节接力而成的才是完整的媒体传播力。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带来媒体传播力的折损。  相似文献   

12.
周志懿 《传媒》2006,(8):49-51
纵观学界对"传播力"的研究,除了广告界与电视界对传播力一词有所关注,"传播力"似乎还是一个没有被赋予完整意义的新词.然而,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传播力"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提及,到底什么是传播力?它在媒体竞争中起什么样的作用?我们本期的"传播力专题"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影响媒体传播力的因素,阐述了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传播力提升的必要性,结合笔者在鹤壁市广播电视台15年的管理经验,提出了促进"新媒体渠道+主流媒体内容"融合、实施"引进+培养"团队建设策略等一系列广播电视主流媒体传播力的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4.
汪平 《中国广播》2014,(11):94-95
新闻传播力通常是指媒体将信息向外扩散的能力。也就是媒体通过对新闻内容及各种传播方式的组合,将新闻向外扩散,导致产生尽可能好的传播效果的能力。它包括传播的信息量、传播速度与精度、信息的覆盖面及影响效果。新闻传播力通常是由传播技术、新闻内容、新闻表达、传播渠道等多种因素构成。传播技术和手段的先进与否,对报道速度和传播广度造成直接影响,成为传播力构成的重要物质基础乃至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中国广电媒体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充分认识到扩大对外开放,建设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提升广电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塑造与中国发展相适应的大国形象的重要性。需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新思维构建新时代国际传播体系,融通技艺提升新时代对外传播效果,复调故事充分彰显国际传播的中国元素,跨界融合培养新时代国际传播人才,推动中国广电媒体国际传播跃上新高度。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融媒体时代,在融媒体建设的背景下,人们获取和接收新闻信息的方式和途径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新闻传播途径的多元化发展,使得传统的主流媒体的传播越来越无法适应现代化的社会对于新闻信息传播的需求,这就需要主流媒体充分迎合融媒体建设发展的时代要求,加强主流媒体传播与融媒体建设的融合发展.本文通过探究融媒体建设背景下主流媒体传播力提升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融媒体建设背景下主流媒体传播力的提升路径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7.
黄娴  陈超 《当代传播》2021,(5):87-89
当媒体融合走入深水区,一个正在形成的共识是:主流媒体理想的"变现"是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确保宣传中心工作不走偏的前提下,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本文通过检视主流媒体"新闻编辑室"的内容生产,认为由融合进而变现要着眼于传播对象从受众向消费者的转变,瞄准当下融合传播流程、体制机制和传播生态等领域的难点与堵点,以创新性的变革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不断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18.
媒体融合不仅引发编辑出版流程再造,而且导致编辑力的构成和特征发生很大变化.融合传播环境下,编辑策划力的集成性,资源整合力的跨界性,加工力的多态性和传播力的发散性,都进一步突显.编辑力构成和特征的演变,实质上反映的是媒体与编辑的关系,以及编辑参与媒介生产和传播过程的地位、作用和方式的动态性变化.  相似文献   

19.
唐琼 《东南传播》2011,(6):24-26
本文将草根媒体置身于公共突发事件传播格局中,通过对草根媒体自身的传播力及其与主流媒体的相互作用的分析,提出在公共突发事件传播格局中,草根媒体起着不能忽略的作用,它是新的信息源、议程设置的新途径、主流媒体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20.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既有的受众、信息传播及媒体生产的概念和含义,整个媒介生态乃至生活方式和社会形态都随之产生了变化.在全媒体时代,传播力不再只是测量传播效果的一项指标而成为衡量整个传播机构整合力、执行力、覆盖力、品牌力等的一个坐标系.媒体竞争的核心正是传播力的竞争.气象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传播内容,在全媒体平台上如何实现传播力的拓展?如何理解以传播力为核心的气象媒体发展战略?本文将围绕这些论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