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高语第二册中《说“木叶”》一存在两处纰漏。其一。材料与观点不一致。该为了论证古代诗人在诗歌中用“木叶”而不用“树叶”这一观点,先后引用了屈原《九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谢庄《月赋》“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临江王节士歌》“木叶下,  相似文献   

2.
<正>《说"木叶"》入选人教版《语文·必修5》第三单元。文章以"木叶"为载体,探讨了中国古典诗歌语言中的暗示性问题,行文思路清晰,论证逻辑严密,表现出很高超的说理艺术。本文拟就《说"木叶"》的说理艺术做以探讨分析。文章第1自然段扣题,通过引用有关"木叶"的四句诗,摆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一种常见现象———从屈原的《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  相似文献   

3.
【设计思想】《说“木叶”》是从意象角度来谈诗歌语言暗示性特点的文艺随笔。作者把深奥的文学理论渗透于“木叶”意象的捕捉和阐释中。教学中可从文艺随笔的议论性特点出发,引领学生从论点、论据和论证角度钩玄提要,简捷地把握全文内容。  相似文献   

4.
木叶是文人骚客钟爱的形象,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有详细的阐释。他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是木。木在形象上两个艺术特征:第一,木有落叶的因素;第二,木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有疏朗的秋天的气息。[1]笔者在多次拜读大作之余,有  相似文献   

5.
湖北利川市清源中学《无名草》文学社庆联台阶二百级,砌成成功通天路,妙文千百篇,造就作文栋梁才。——《无名草》文学社指导老师黄金山《路》开新世纪,笔写大乾坤。——《无名草》文学社社长田鑫李杜文章在,《路》刊美誉存。——《无名草》文学社主编蒋晴文海扬帆诚作舵,导人折桂德为梯。——《无名草》文学社编辑黄妮娜立意求新风花雪月皆无对,匠心独运记叙议论俱有神。——《无名草》文学社顾问郑昌成(省特级教师)福建名师郭庭平贺联二百期期期点石化金铺写作成功路六千日日日呕心沥血育雅儒济世才辽宁省大连市名师李大彬庆联雪映星月三…  相似文献   

6.
王玉芳 《学语文》2011,(3):16-17
林老先生既是诗人,又是学者,无论是读其诗.还是品其文,都给人以韵味隽永的感觉。可不知为什么,新教材的《说木叶》,我已教了两遍,可每每教起来,总是莫名地排斥,觉得无欲也无法教好这篇课文,因此敷衍了事,只求上过,不求上好。时值今日,面对第三遍的《说木叶》,我想,再也不能对付它了,  相似文献   

7.
《说“木叶”》一向被认为是林庚先生具有典范意义的代表作。作为诗人的林庚,以诗人的视角,用优美生动的语言,精当微妙的分析,敏锐独到的审美感觉,使《说“木叶”》成为我们文学鉴赏的范例。  相似文献   

8.
说“木叶”     
【课标·教材·学情】 《说“木叶”》出自“课标”教材人教版必修五第三单元。本单元所选的都是文艺学论文和随笔,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民族文化艺术的优秀传统及独特风格。《说“木叶”》是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行文思路清晰,学习的关键在于通过品味作者引用的诗文准确体察语言的微妙之处,解读诗歌的内涵和抒情意蕴,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从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及从相关资料中抽象出一般规律的能力,唤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9.
文学社团 社刊(报)(晨晖作文交流》《新芽》《春雨)《树人》《笔矿石》(彼岸》(无名草)《补天戏苑》(那州校园文学)(红杏文学报)《云台报》《凤凰山》(星河)《朝露花》<调色板》《文星》《双松》《当湖》(北门湖)(行舟》《浅草》《新绿)(早早》《兰台》《桃李园》、(笛声文学社》(涌泉》《春华秋实》(小荷》(沧浪)(初萌》(凌云》《野草》(晨星》《著臀》(小禾)《富春溪》邮编苗苗文学社无名草文学社戏曲社那州校园文学 协会红杏文学社云台文学社凤凰山文学社星河文学社春苑文学社调色板文学社星江文学社达夫文学社当湖文学社北门湖文学社行…  相似文献   

10.
正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5册选入著名学者、诗人林庚的《说"木叶"》,该文为说明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论及"木叶"如何发展到"落木"的问题。其中有关诗歌艺术形象的鉴赏不乏精辟之处,但作为"‘咬文嚼字’的范例",对于所举诗歌语言材料的某些分析和表述非但没有表现出"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1],反而颇有曲解之嫌,无益于引导学生掌握欣赏文学作品的正确方法。近期笔者忝列本省中学  相似文献   

11.
2009年5月,我承担了贵阳市高中语文的一节公开课,讲的课题是高一下册中的《说"木叶"》。这是一篇文艺性理论的文章,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进而谈诗歌语言的精妙。我就过程中的得失谈谈自己的感悟。  相似文献   

12.
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对“木叶”意象进行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阐释了诗歌语言所蕴含的暗示性问题。其实,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与西方符号学的“语码”概念有异曲同工之处。符号学认为符号有两种情况:一种属认知的符号,如“美人”“月亮”;一种属于感官的印象,如“蛾眉”“婵娟”。而这“蛾眉”“婵娟”就是中国古典诗歌里的“意象”。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运城师范学校文学社成立于1985年,先后出版过《无名草》、《争鸣》、《蓝潮》等油印刊物。1991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新教学方案,培养合格的小学教师,文学社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创办铅印小报《师范》。小报除发表优秀文学作品外,还从学生中聘请了20位小记者,及时采访报道学校的各项活动,反映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成果。“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师范》这株破土而  相似文献   

14.
《说“木叶”》是古代文学研究的经典,文中林庚对我国古典诗歌里“木叶”及相关意象作出了精细的美学辨析,以此阐明了“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文艺理论。这是一篇充满诗意又富于理趣的美文。  相似文献   

15.
“东山草”文学社浙江省上虞市青少年宫“东山草”少儿文学社创建于1987年,现有社员450名,文学社于1997年加入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学社联谊会,为理事单位。社长兼指导教师王芳担任联谊会理事。已有500多篇优秀习作发表在全国各地少儿报刊上,540篇优秀习作在全国征文比赛中获奖,文学社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校园文学优秀文学社,指导教师王芳多次被评为全国校园文学社优秀指导教师。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2003年12月第1版)和人教课标版语文必修五(2006年11月第2版)所选的《说“木叶”》中倒数第二小段均有这样一段文字:  相似文献   

17.
龚贤的《木叶丹黄》(见附图),为纸本水墨,纵99.7厘米,横65厘米,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此图,是龚贤山水画艺术特色的代表,也是中国美术史上不可多得的佳构. 龚贤(1618-1689年),一名岂贤,字半千,号野遗,江苏昆山人.龚贤工山水,宗法董源、吴镇.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日记》2013,(8):F0002-F0002
虎阜文学社创办于1998年9月,复社于2010年12月,现有社员646人,指导老师24人。自复社以来,文学社已编印《虎阜文苑》12期,刊发学生习作1152篇,在《青少年日记》《阅读与作文》《初中生优秀作文》等杂志推出专栏介绍文学社,  相似文献   

19.
虎阜文学社创办于1998年9月,复社于2010年12月,现有社员587人,指导老师24人。自复社以来,文学社已编印《虎阜文苑》7期,刊发学生习作638篇,在《文学校园》《青少年日记》《日记》《阅读与作文》《优秀作文选评》等杂志推出专栏介绍文学社,在校外报刊发表学生习作262篇。2011年10月虎阜文学社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评为"全国优秀校园  相似文献   

20.
认真反复品读林庚先生的《说“木叶”》一文(见现行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再仔细翻检古代诗文,则会发现其中似有一些明显疏漏。笔者不揣鄙陋,在此列举浅析,敬请方家指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