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暑假里的一天,闲来无事,翻看以前积攒下来的报纸、邮票,以及照片。翻着翻着,突然想起余秋雨的一句话:“我想提醒上海人,当你们焚烧祖宗留下来的旧照片的时候,千万得手下留情。”无疑,那些发黄的旧照片旧报纸是很多人在搬家时头疼的问题,很多人都把它们当成“鸡肋”,觉得扔了可惜,留着却也没有什么用处。我从来没有想过要焚烧柜子里那些旧物,不是因为这样做可以迎合“怀旧”的潮流,而仅仅是为了留下生活的点点滴滴,让它们见证生命的过程。从年轻时横穿嘉陵江后的留影,到小儿子第一次在报纸上发表的作品……每次看到这些微微泛黄的纸制品时,我…  相似文献   

2.
“语文即语言,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我国语文教育发展到本世纪四十年代末对语文的学科性质提出了这样鲜明的论断,确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五十年代末和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的语文教学背离了这一基本思想,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四十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向来就有怀旧情结。早在《尚书》里便流传下来了“人惟求旧”的古训。不过,同是怀旧,由于时代不同、语境不同.怀旧的内涵也各异。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力度的加大,社会心理裂变,怀旧情绪弥漫一时。九十年代的文学怀旧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红色的政治怀旧,以红色经典的流行为标志:一种是泛黄的城市怀旧,以海派文学的风行为特色。前者是政治性的,后者是消费性的,二者互相渗透,彼此合谋,政治怀旧消费化,城市怀旧也染有了中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色彩。  相似文献   

4.
昔日重现     
不知道怎么了,这几天一开口总会哼出一首歌,就是“yesterday oncemore”,舒缓的曲调、平稳的节奏让我甚至愿意什么也不做地听着这首歌,然后陷入深思或者说是冥想之中。应该说是怀旧吧?对我这种年纪的人本来不该有这样的感觉,因为我所经历的一切都还不算是“旧”,也本应该没有什  相似文献   

5.
《都市精灵》写到多种“精灵”,作者在描写时赋予它们各不相同的动词,凸现出各种“精灵”的个性,给文章增添了一抹文学色彩。一.铺排式动作描写作者在写到院子里“成帮成伙”的灰喜鹊时,说它们“高高地在树枝上跳来跳去,飞来飞去,叫来叫去,非常活跃”。连用“跳”、“飞”、“叫”三个动词,并让“……来……去”这一句式构成排比,渲染出院子里所特有的“生机和欢乐”。这三个动词是否重复,能否删去一个?不能。“跳”主要发生在近距离,“飞”则相对远些,“叫”呢,可以是在栖息时,也可以是在“跳”或“飞”时。三个动词,各有侧重,各得其所。二…  相似文献   

6.
三十年代末到四十年代,以胡风主编的《七月》、《希望》杂志和“七月诗丛”为园地,形成了一个阵容整齐、创作风格鲜明、具有时代感和使命感的诗人群——“七月诗派”。绿原、阿垅、鲁藜、牛汉、冀汸、曾卓、罗洛、芦甸、孙钢、鲁煤、彭燕郊等,都是这一诗派的代表诗人。在这一批驰骋在四十年代诗坛的青年诗人看来,“诗不可能是自我表现,不可能是唯美的追求,更不可能是消遣、娱乐、以至追求名利的工具;对于他们……诗就是射向敌人的子弹,诗就是捧向人民的鲜花。”“七月诗派”的青年诗人们,把艺术个性和时代的性格统一起来,各自以他们独创性的作品“反射出时代和人民的精神光泽”,从而把四十年代的中国新诗推上了一个坚实的高峰。绿原、牛汉是“七月诗派”中两位才华出  相似文献   

7.
人类思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 ,即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模糊逻辑。相应地 ,美的本质问题也经历了这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 :美的“主观论”、“客观论”等单一性规定的形式逻辑 ;第二阶段是 :美的“主客观统一论”等多样统一性规定的辩证逻辑 ;第三阶段是 :美的“真空”论、“一切”论、“无所不在”论等绝对性规定的模糊逻辑。它们的思维空间若用现代数学中的集合来表示 ,那就是 :(0 1)、[0 1]、{0 1}。可以说 ,人类对于美本质的认识 ,迄今 ,所有的定义和解释都不可能超出这三种逻辑形式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三十年代中期所发生的“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两个口号的论争,距今已四十多年。在这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这个问题几经反复,还是莫衷一是。今天,又被重新提起,进行讨论。这不仅必要,而且是历史的必然。这次讨论,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我们确实是进入了科学和学术的春天!“两个口号”之争,关键是对“国防文学”这一口号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所谓“新指针”相关法案,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法案:1.周边事态措施法案;2.自卫队法修正案;3.日美物品劳务相互提供协定.与1978年日美间制定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旧“指针”相比,“新指针”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将日美防卫合作的范围扩大大到日本以外的“周边”地区,远远超出旧指针的范围。“新指针”强调,即使日本未受到直接攻击,如果日本认为所发生的事态对“日本和平与安全会产生重要影响”,日本将全力与美国进行军事合作。这显然超出了“专守防卫”的框架。二是进一步将上述“周边”的范围模糊化。日本政府反复强调“…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向来就有怀旧情结。早在《尚书》里便流传下来了人惟求旧的古训。不过,同是怀旧,由于时代不同、语境不同,怀旧的内涵也各异。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力度的加大,社会心理裂变,怀旧情绪弥漫一时。  相似文献   

11.
事情发生在1998年。陈丹燕的怀旧三部曲《上海的风花雪月》《上海的金枝玉叶》和《上海的红颜遗事>的出版,引起了一股对旧上海的怀旧风潮,再加上王安忆《长恨歌》的推波助澜,以及“张爱玲”热的兴起,一时间,仿佛所有的人都开始怀念起衡山路上破旧而精致的老房子,老唱片中混着杂音的周璇的甜腻嗓音, 织绵缎的旗袍配上尖头高跟鞋……走进书店里,描写旧上海的书——陈列在新书架上,几乎铺天盖地。那些从前极为普通的万年历、明信片成了昂贵的收藏品;咖啡馆、酒吧都迫不及待地仿照30年代的样式装修;越来越多的讲究情调的年轻人费力地在外滩、淮海路寻找旧上海残缺的轮廓。  相似文献   

12.
日本小学教育纵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里,日本所发生的“经济奇迹”为世人所瞩目,不谋而合的是日本学生在国际学业比赛中,其数理学科的学业成绩在美、德、英、法等国的比较研究中居最高水平。这不能不使人们把日本的经济发展归因于教育的成功上。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一上与日本小学教育相关的几个方面,或许从中能窥视到日本教育成功的秘诀,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过去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而被忽视了的作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徐訏便是其中之一。在三、四十年代,徐訏是被公认为“诗文剧三绝”的。徐訏“所著剧作,向以布局之新颖,设想之奇巧,对话之漂亮,文字之美丽,为读者所推崇。”而且数量不少,形式也多种多样,既有悲剧,也有正剧,还有喜剧。本文论述的是他在1950年赴港前的喜剧创作。笔者将他这一整个级段创作的喜剧分成三类:一是“爱的喜剧”;二是“钱的喜剧”;三是“爱与钱的喜剧”。  相似文献   

14.
某日整理旧书刊 ,在一份1987年的旧杂志的尾页上瞥见一栏“鹊桥”广告 ,约有十五、六则的样子。因为此前曾有人说80年代人征婚喜欢说自己是“文学青年” ,我便留心打量了一下 ,别说 ,还真找到了三条。其中两条大约只是泛泛提到“兴趣高雅 ,喜爱文学”之类 ,而另一条就特别强调地说 ,“自中学时就热爱文学 ,曾在地市级报刊发表过两篇作品” ,后面括号里还特别注明是“散文诗” ,因此 ,“愿寻志同道合者为伴侣”。还记得80年代曾有一案例 ,一骗钱骗物骗色的罪犯 ,曾以“作家”、“诗人”身份为幌子到处行骗。俱往矣。文学在80年代虽…  相似文献   

15.
三仙姑论     
三仙姑是作家赵树理在《小二黑结婚》中塑造的一个艺术典型。从四十年代初问世以来,她一直成为我国旧农村那种品德不端、行为一贯放荡的“坏女人”的代称。应该怎样全面认识和评价这一典型,本文想谈些粗浅看法。一三仙姑是怎样一个典型。应该说三仙姑是一个悲剧人物,是我国旧农村中一个落后  相似文献   

16.
“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如果我们套用黑格尔的这句名言来看待四十年代中国小说界,就不难看到,在英雄主义浪漫主义的战争小说成为一种时代合唱的同时,还存着一些作家的独特声调,张爱玲就是其中的一个。张爱玲的幼年时代是一个旧制度被摧毁,而新制度尚未完全建立起井然有条的秩序的时代,由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不彻底性,使得张氏这种满清时代的高门巨族在民国时代仍得以延续其繁华的生活。虽然张爱玲父母的关系并不融洽,然而对于成天被仆人们所包围的小爱玲来说,生活依然是温暖原陇的,耶是一段授红色的岁月。她睁大眼睛,好奇地…  相似文献   

17.
“一、二,不过三.”旧小说的回目里,民间的俗语中,常常出现“三”字.翻开中外哲学史,“三”还确实多见.十个数字里,人们为什么最喜欢“三”?古希腊以“数”建立起哲学体系的毕达哥拉斯认为“一”是创造者,由“一”产生原始的运动,“二”接着就产生“三”,“三”就是宇宙.  相似文献   

18.
苏轼以他对生命的全部体验为基础,致力于他的人生哲理的更真实、更深刻的把握和探求。他的词作本身所透射的人生思辨性,展现人生所应有的价值取向,即人生的三种境界。一、“地狱”之境:“人生如梦”。这是人生的缺陷。勇敢的承认本身,就是一种醒觉与超越。二、“净界”之境:“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弥补缺陷的强烈而美好的愿望。从而获得人格上的尊贵和心境上的愉悦,即精神的自由。三、“天堂”之境:“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认识弥补并超越,使缺陷不再成为缺陷时,人才真正地达到一种至高境界,人生的自由的王国。也才真正的领受到大千世界的无穷之美。  相似文献   

19.
从1896年开始     
1896年是什么样的年代呢?我不知道。可我还是会想起1896年,因为一本书,和那样的一份淡淡的情绪。三联书店就是这么慧眼独具,在出版了《浮世绘影:老月份牌中的上海生活》的同时,也为我们这些热衷于怀旧的现代人提供了一份最集中的怀旧内容,而书页间老照片月份牌上精雕细琢出来的人与事,却始终都是历久弥新的感觉。真真是“浮世”的“绘影”。那人世间是飘浮起来的天地,没有着落般的虚空,美丽是“浮华”,忙碌是“浮躁”,所以这世界就自然是“浮世”了。上海本身就是一个传奇,用不着太多的笔墨去解释。1843年开埠之后…  相似文献   

20.
著名女作家谢冰莹的名字,在今天青年一代的记忆里,已是个陌生的名字。但当我们翻开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的文艺创作时,他那一本又一本的著作,不断地映现到我们的眼帘。她的自传体小说《一个女兵的自传》记下了一个天真、幼稚、倔强的女孩子,在“五四”新思想的熏陶下,她终于从一个封建家庭的少女,变成新时代的女战士。跳跃在她作品里的思想和感情,是充满着一个新女性的青春的活力抒发了她对美的生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