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2 毫秒
1.
一缕阳光     
一个甜甜的微笑,似乎太平常了。但它却像一缕温暖的阳光,照亮了一个原本感觉“世界是冰冷无情的”老人的生命,令他临死时都无比感动,并且在遗嘱中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我将我所有的一切都留给那个用甜甜的微笑给我生命带来一缕阳光的小女孩。”  相似文献   

2.
作为人学的教育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人学的教育学”,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命题。说它古老,是因为自从有了教育,人便是教育永恒的对象;说它年轻,是因为随着当代人学内涵的日益丰富,它又被赋予了许多新的意义。它似乎是一个人人皆知的命题,但目前教育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又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教...  相似文献   

3.
时间flying     
叹!时光如水(感!光阴似箭!忽念: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说明一下:不是我有病,在这儿“卖弄文字”,而是切身感受呀!一眨眼(听说眨一次眼不到1/3秒),又是星期五了。想当初,我是盼星星盼月亮地盼着星期五到来,那可真有“绝处逢生”“重见天日”般的感觉,兴奋呀!激动呀!可如今却对它充满畏惧,东躲西藏巴不得它迟到,简直有“闻风丧胆”的感觉。回忆星期一,就像昨天的事情:交作业,读单词,作笔记,背古诗,考试,评讲……想着想着似乎好像又觉得大概也许或者可能就发生在前一刻,咋过得这么快呀?咋又是一周了?咋就到星期五了?后记:虽然小女子怕野人,但…  相似文献   

4.
感觉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名词,声乐评论中,它几乎无所不在,却又常常含糊不清。“感觉不错”或“感觉不好”成了最精辟的结论,在声乐教学的实践里,“感觉”是一种极易捕捉但更易消失的体验,声乐学习者常常会为找到良好的“感觉”欣喜若狂,也会为这种稍纵即逝的“感觉”而万般苦恼。下面我就从更细致的角度,说说自己在学习和教学中在“感觉”方面获得一些心得。  相似文献   

5.
我想:一个作者,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但自然必须是艺术的地——写出一群人的或一面的真实来,这被写的一群人,就称这作品为“讽刺”。“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为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所以它不是“捏造”也不是“诬蔑”;既不是“揭发阴私”,又不是专记骇人听闻的所谓“奇闻”或“怪现状”。它所写的事情是公然的,也是常见的,平时是谁都不以为奇的,而且自然是谁都毫不注意。不过这事情在那时却已经是不合理,可笑,可鄙,甚而至于可恶。但这么行下来了,习惯了,虽在大庭广众之间谁也不觉得奇怪;现在给它特别一提,就动人。譬如罢,洋服青年拜佛,现在是平常事,道学先生发怒,更是平常事,只消几分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2014,(8)
正作为班主任,我总感觉自己每天都很忙碌,又忙而无功;总感觉自己付出了很多,却似乎又没什么收获;总感觉自己不断地写教案、批作业、做记录、整材料,却又似乎说不出有什么成果。在此求助大家,就如何提高班主任日常工作效率支支招!(山西文苑)  相似文献   

7.
麻雀     
我们不要轻视任何人,亦如不能轻视任何一种生灵。在亿万年由自然神奇之手塑造又由它严酷的选择面前,即便是土头灰面的麻雀也显示高贵的物性。诚然,麻雀在人们的眼中也许实在还不能称之为鸟——只是等而下之地谓之雀,它似乎普通平凡得近乎卑微,它死后,“小小的尸体和灰色的羽毛很快地就随风消失”。但你在细细地观察之时,会惊奇地发现,它虽无“鸿鹄之志”,却有“见大人则藐之”的自若;在被人类之手生擒囚在笼中为争取自由时那不屈的灵魂,你还会发现它不屑于人类的“嗟来之食”,“在人生存的地方,却饿死在人的食物面前”。值此,你能不油然而生敬意? 在观察中,发现一种令我们沉思的美或者某种真理的东西——人类是不是经常以自然的生灵为师?  相似文献   

8.
大个子沈放     
被男孩子喜欢当然是一件好事,但被沈放这样又丑又笨的家伙喜欢,感觉可就不那么美了。女孩青雨不断地给沈放制造难堪,而沈放却似乎并不在意,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相似文献   

9.
张轶 《中文自修》2004,(12):14-14
一个被叫做“它”的孩子。在母亲非人性的虐待下倔强地活下来;在过多呵护下,慢慢成熟被“杀死”的我们。这两者是不是能作类比?但后者在深省中痛感生命也曾同样地“受虐”。这是一代孩子们共同的心声:“仍未停滞——我还在成长。还在重生……”习作者以凝重的笔触,写出了对身处这种环境下成长的感觉与思考,其见地振聋发聩又不同凡响。  相似文献   

10.
<正> 我似乎没有多少必要来重新提出这个问题付诸讨论。盖因“意识形态”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早已是众所周知的术语。而且在一段时间里又被某些“精英”们作为“软科学”大加张扬,似乎一个社会的发展,经济基础的作用已被意识形态所取代,到了当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论构架已经倾斜。于是,有些人就在意识形态上大做起文章来。诸如鼓吹“人的思想自由度”的问题,一切均“跟着感觉走”的问题,以及“国家的机构如何设置,如何活动,主要取决于人们的思想要求,取决于占主导地位的人们的思想”等等。也有人无休止、无限度地强调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性”,以建构社会对“意识”和“主体”已失去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迎向风雨     
我曾经因为有几个大学生登山迷途丧生,而访问某位登山专家。其中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们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应该怎么办” 登山专家说:“你应该向山顶走。” “为什么不往山下跑?山顶风雨不是更大吗?”我怀疑地问。 “往山顶走,固然风雨可能更大,却不足以威胁你的生命。至于向山下跑,看来风雨小些,似乎比较安全,但却可能遇到暴发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登山专家严肃地说,“对于风雨,逃避它,你只有被卷入洪流;迎向它,你却能获得生存!” 除了登山,在人生的战场上,不也是如此吗?迎向风雨@刘墉  相似文献   

12.
迎向风雨     
我曾经因为有几个大学生登山迷途丧生,而访问某位登山专家。其中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们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应该怎么办?”登山专家说:“你应该向山顶走。”“为什么不往山下跑?山顶风雨不是更大吗?”我怀疑地问。“往山顶走,固然风雨可能更大,却不足以威胁你的生命。至于向山下跑,看来风雨小些,似乎比较安全,但却可能遇到暴发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登山专家严肃地说:“对于风雨,逃避它,你只有被卷入洪流;迎向它,你却能获得生存!”除了登山,在人生的战场上,不也是如此吗?迎向风雨@刘墉  相似文献   

13.
生命的盛意     
“生命”是一个硕大无朋的命题,不论是在堂皇的剧院,还是暗夜里的独自思忖;不论是用声音还是用眼睛“读”出它们、抚摸它们,我想,它的后面紧跟着的决不是逗号,而应该是感叹号、破折号或省略号……它太重了,让我们没法轻薄;它太庄严了,让一切傲慢在它面前瞬息萎顿;它太妙曼了,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却又被它牵引着走过一个又一个流程。万物蓬勃、星移斗转的世间,人并非惟一的主宰,从蜉蝣到大象,生命无处不在,关于生命的论述也从未停歇。但是,没有一个确切的词语表明——这就叫“生命”,没有!生命从来不是一个僵硬的物件,而是鲜亮的、跃动的、流畅的,如草儿的葱笼、马儿的舞驰、河流的蜿蜒、笑容的灿烂……我看见“生命”在那儿一动不动地“行走”,带着厚义和深情……——主持人:飒飒  相似文献   

14.
Z轨迹     
此刻,我只是静静地注视着树下的那棵草,它随着风在不停地变化着自己的形态。它的头向下低垂着,身体分明就是一个“Z”。我仍然静静地盯着这个“Z”。我诧异于我的异想。而那棵草似乎也渐渐地幻化着自己。真真切切地,它终于成了一个“Z”。我抬起了头,目光落在了那草后的树上,但是它此时也幻化成了“Z”。我终于无可奈何地寄望于蓝天,偷偷地,我瞥见了我最爱的蓝天,而我却又再次被无助击倒了,那片天竟也被云彩绘成了满目的“Z”。一时间,在我的世界里,所有的一切都被深深地烙上了“Z”。终于,我昏倒了——在令人眼花缭乱的“Z…  相似文献   

15.
人的感觉是一种“神秘”的东西,有时候它会牵着你的鼻子走,有时候它会被你领着走,有时候它与你又素不相识。所以你可能疑惑,可能矛盾,可能有不同的感觉:自己是一个“女巫”,未卜先知;自己是上帝的仆人,由“缘分”主宰;自己是一个小人物,不知何去何从。这就是飘渺、神秘的第六感  相似文献   

16.
欣赏自我     
人每天都活在自己的感觉里,却常常被它所欺骗:你原可以自信,却莫名地自卑;你原可以成为飞翔的星星,却自惭形秽。欣赏你自己——你可以成为一个天才;上帝赐予你独特的天赋与才能常常被深深地覆盖,不为你所知。所以,柏拉图说了“认识你自己”,才成了人类永远的难题。生活是一本可以让你随时  相似文献   

17.
心情日记     
×月×日15岁,像花,又像雨。我不明白,我的15岁像什么呢?但有一点我似乎明白,它绝不该是整日徜徉在书的茂林中。朋友曾经煽情地说:“哦,朋友,如果明天没有太阳,请不要忧伤,因为你有月亮。”我不知道,如果太阳没有了,月亮又怎样让世人看见她呢?就像我知道,如果15岁被读书、练习完全占据以后,我再去哪儿找我逝去的15岁呢?难道只有书中、梦中,才有15岁的花和雨吗?×月×日经常会有一种溺水的感觉,我拼命地往前划,却怎么也看不到岸。俗话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当我回过头,看到的是一片白茫茫的水,我知道,那绝不是岸。看来,“苦海无边”是真…  相似文献   

18.
原绿色 《河南教育》2014,(11):28-29
文化,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但文化究竟是什么,都包括哪些内容,恐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校文化也一样,说丰富就无所不包,从物质、制度、理念到行为等,似乎和学校相关的所有人和事,都承载着所谓的文化。但是,文化似乎又很“虚”,总感觉应该是游离于这些物质表象和载体之外的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不甚具体但大家又自觉遵守,说不明但大家又感觉存在的有约束力、有普遍价值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必须是一个精神王国,而只有当学校出现了一个  相似文献   

19.
当前学校的班会活动课普遍存在两种状况:一种是老师单纯地说教或者布置任务,学生只有听的份却没有参与的权利,甚至有时成了班主任老师发泄怨气、惩罚学生的“审堂问罪课”,这种班会课的特点充其量就是用传授的方式让学生道德认知;第二种班会课是一种“艺术展示”课,学生围绕一个德育主题又是唱歌又是跳舞,有时还有相声、小品等,煞是热闹,但学生在班会活动结束后只感觉好玩,并没有深切的情感体验和感悟,这种形式在学校对外展示的时候经常出现。  相似文献   

20.
清爽是什么     
许博渊 《教育》2012,(10):56-56
这是一个古怪的问题,但如果高考语文试卷上有这么一道题,你怎么回答?你一定会郑重其事地写道:清爽是人的一种感觉,它可以是触觉,也可以是视觉和味觉。如果要你用“清爽”造句,你会这么造:天气闷热,满身是汗,我洗了一个澡,出浴后又恰好迎面吹来一阵凉风,感觉特清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