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有人说:我努力了,但报酬却很少。”“我拼命干活,但收入却不见涨。”其实,人各有其“天职”,“天职”就是做自己所喜欢的工作,做自己很擅长的事情。有人在插花方面技艺无与伦比,但如果让他去当兵,他就一筹莫展。  相似文献   

2.
从舞蹈艺员、歌手、电影演员到染指电视圈,陈小春都把自已的潜质尽情发挥。他在各方面都有卓越的表现,处处显得充满自信。大家对陈小春的印象大多来自他演的电影,《古惑仔》、《神偷谍影》、《爱上百分百英雄》、《我爱厨房》,陈小春用他投入的表演征服了一大批年轻的观众。虽然他不属于帅哥型,但其憨直的模样自也能吸引不少人。不久前陈小春推出了第二张个人大碟《爱妻号》,换了赵增熹做监制后,整张碟的风格更统一了,感觉更陈小春。在上张碟里陈小春曾尝试作曲,后来他觉得创作不如  相似文献   

3.
11月26日陈小春应城市之音 CITY FM 的邀请来 蓉参加“冰纯嘉士伯释放音乐潮流——陈小春”歌友会。 几年没有来蓉的陈小春依旧一身嘻哈打扮,一向搞怪的 他仍不失幽默本色。在新闻发布会上,一位混进现场的女 粉丝突然冲到小春面前,大声说道:“小春,我想嫁给 你!”如此直接的真情告白,令小春有些尴尬,不停谢谢  相似文献   

4.
陈文磊:好一个狂人,一个满口胡言乱语、行为让人捉摸不定的狂人!然而,他却在书中发现了“吃人”二字。说他狂,其实他的思想很“流畅”。由于过度敏感而“走火入魔”,被关进屋子后更是胡思乱想,他在绝望中却能自我剖析:我也曾吃过人,只不过是  相似文献   

5.
孙娴 《宁夏教育》2006,(3):62-62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那扇“窗户”,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聪明、智慧和内心世界。有些人的“窗户”是始终敞开的、明亮的,一切都让人看得那么清晰,那么透彻。而有些人的“窗户”有时却往往是“关闭”的,只有把它打开。才能看出他的灵性,他的聪颖。  相似文献   

6.
<正>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学问”如何,也常说一个人的“能力”如何。其实,“学问”与“能力”尽管有联系,但却不是一回事。“能力”这个词,含有“学问”范围以外的内容。比如,司马光小时砸缸救人的故事就是一例。司马光的小伙伴们谁都知道石头可以砸破水缸,但是,谁都没能想到要去砸缸救人。司马光砸缸的举动并不表明他的学问如何过人,却表明他的能力比同伴强。在实际生活中,这种例子不胜枚举。有的人读的书很多,但见解不高,能力平平,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活“书架”;有的人所学知识不算多,却能举一反三,善于推理,运用知识,得心应手,往往在一定的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而一个缺乏某种能力的人,硬要去作自己力所不及的事,就只有陷入被动的境地。以陈景润为例,他不可谓数学知识不渊博。但他可以成为一个数学家,却不能胜任一个普通中学的数  相似文献   

7.
马兴贵 《教育文汇》2003,(12):25-25
大卫·高波菲是一个不握魔棒的人。但是不握魔棒的这位世界魔术大师的“中国魔幻之旅”,却让数十万中国观众为之倾倒和着迷。“在大卫的表演中,其实魔术本身没有什么,但他在表演现场中的幽默感和亲和力,是最吸引我的地方。”一位数十次观看过大卫表演的国内魔术师深有感触。原来,不握魔棒的大卫,其实手里一直握着一支看不见却比真实的魔棒更能时时让人感受到它的存在和影响的魔棒——“亲和”。  相似文献   

8.
“校公”就是校长公子的简称,也是他的外号。如此称呼似乎有些别扭,但其实很多人正是冲着这种别扭劲才这么叫的。一开始,我们并不知道他是校长的公子,叫他的大名俞飞。后来听说了就叫他“校公”,他很不耐烦。警告了几次不见效,他开始说:“谁再这么叫就是水里爬的甲壳动物!”他这么恶狠狠地骂,却没  相似文献   

9.
爸爸是我最敬佩的人!他细高的个子,戴着一副金丝边近视眼镜,透过那厚厚的玻璃镜片你看见的是一对充满智慧的眼睛。他对谁都是那么和蔼真诚,可惟独对我却总是那么“狡猾”。这不,我又被他“骗”了一回。“嘿!黄玮浩,数学作业  相似文献   

10.
图中那个脚踩滑轮的人,其实是借助同伴的力量而毫不费劲地向前进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其他三个人不给他支撑,稍一停顿,他就会由于滑轮惯性而摔跟头。这里其实也折射出了一个“怎样做人”的问题。我们知道图中那几个人抬木料很辛苦,但那个脚踩滑轮的人却把他本应付出的劳动加在别人身上。当他为自己的投机取巧洋洋自得时,可想过同伴为此多受的劳累?当与同伴领取同样的薪水时。他是否会脸红?患难  相似文献   

11.
秦朝李斯是一个历史上争议颇多的人物,或称之为“干实事的人”,是“千古一相”,或视之为利欲熏心的小人,对其嗤之以鼻;他也曾位极人臣、风光无限,但最终却身首异处、殃及三族,以悲剧而收场。透过其人生轨迹对李斯的功过是非,导致其人生悲喜的主要原因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喜欢柳永     
喜欢宋词。   但是我最喜欢的词人不是豪迈的苏轼,优雅的李清照,高贵的李煜,而是柳永。   是的,我喜欢柳永。喜欢柳词的人不少,但喜欢柳永的人却不多,因为他一生中那些为士大夫所“不齿”的经历。   是的,我喜欢柳永。但绝不仅仅喜欢他的“杨柳岸,晓风残月”,也不仅为那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还喜欢透过他的词句读到的他的人。   柳永一生参加了 4次科举,但是对他的一生影响最大的是第二次和第三次。第一次应试不第,他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了五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中,…  相似文献   

13.
“透过现象看本质”是高考对发展等级作文的要求之一。见解新,给人惊喜,毕竟是暂时的、表层的。若要让人感动,让人深省,让人难忘,还要开掘深刻,立意深邃,“发人所未发”。别人只看到表面现象,你却看到了隐藏在深层的本质;别人只能“知其然”,你却能“知其所以然”。这就能给人启迪,催人深思,发人深省。那么,怎样才能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呢?  相似文献   

14.
卧床不起,常指的是因生病而不得不老是躺在床上。这是通常的一种解释,但是我对“卧床不起”却还有另一种看法。我也曾经有一段“卧床不起”的经历,那是在寒假,我其实也就是发了点烧,但却整天躺在床上,一日三餐由人送到嘴边,药也定时定量服用,却总不见好转。终于感到好了一些,却还总要头晕,不能下地。于是乎,就这么着躺了好几天。正好有一天,我的表弟来了,我知道他怕无聊,就下床和他玩了一会儿。起初还有点儿头晕,后来竟越玩越带劲,一上午玩下来,人又重新活蹦乱跳起来了,就这么着,我的病好了。我想,其实我的“病”一定早…  相似文献   

15.
一位“北漂”朋友,从南方来京闯荡10多年。由于“天生我才”,他混得算不错:收入“中产”了,房子车子都有了,他似乎不该有太多苦恼。他的苦恼我知道。他属于所谓“绿卡”族,拥有在京“居住工作”权,但没有北京户口。户口对他夫妻其实也无所谓,但对14岁的女儿可就有所谓了。虽然从小学到初二,都没遇到什么麻烦,但女儿今后的教育,却越来越令他烦心。在北京上高中,找找关系问题也不大,但高中之后呢?女儿不是“北京人”,按规定只能回原籍高考。然而,一直在北京上学,连教材都不一样,更重要的是北京升学竞争不像原籍那么激烈,相对而言没有“魔鬼训…  相似文献   

16.
吴若增 《学习之友》2012,(10):51-51
许多中国人的行为,其实是有两套系统的。比方说他既尊崇“威武不屈,富贵不淫”,却也信奉“大丈夫能屈能伸”“好汉不吃眼前亏”;既尊崇“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却也信奉“见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既尊崇“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却也信奉“随遇而安”;既尊崇“兼济天下”,却也信奉“独善其身”……  相似文献   

17.
露航  屈忠义 《神州学人》2004,(10):27-29
侯先至说:“我不喜欢内蒙古的气候,我喜欢海边”,但他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却没有留在国外。归国后,夫人和女儿都在北京,他又放弃了留在北京的机会,回到了内蒙古。13年来,他和夫人一直两地分居,对女儿更是一直心存欠疚;作为学者,他潜心研究,先后完成多项重大科研项目;他被称为平民校长,但他说:“其实我内心很倔。”很多人对他如此执著地留在内蒙大为不解,也有很多猜测,他平静地说:“我不去解释,反正我是没走。”他用自己的行动朴素地诠释着为人、为学的坦诚和执著,他也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人们:“我是爱国爱家乡的,没有这一点基础,我不会回来”!  相似文献   

18.
《鹿鼎记》在全国各地电视台热播,“韦小宝”陈小春的人气也随之上升,同时,饰演康熙皇帝的马嗽浚伟也开始受人瞩目。今年二十八岁的马浚伟是做歌  相似文献   

19.
李俊 《成才之路》2009,(17):I0001-I0001
其实和你一样:他出身卑微,却心怀远大理想。多年前。他在1983年版的《射雕英雄传》中扮演那个宋兵乙,为增添一点点戏份,他请求导演安排“梅超风”用两掌打死他,结果被告知“只能被一掌打死”。这个年轻时被称作“死跑龙套”的卑微小人物,第一次当着导演的面谈到演技的时候。在场的人无一例外都哄堂大笑。但他仍然不断思索、不断向导演“进谏”。直至2002年自己当上导演。那年。他获得了金像奖“最佳导演奖”。  相似文献   

20.
其实偷偷地喜欢一个人是很幸福的,他不知道你的存在,但你却可以默默地注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