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题目:(1991年第四届“祖冲之杯”初中数学试题)任意凸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记ΔABO、ΔBCO、ΔCDO、ΔDAO的面积为S1,S2、S3、S4,则下面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相似文献   

2.
邹锦丽 《数学教学》2007,(12):35-36
宁波市200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数学试题第27题,原题如下:四边形一条对角线所在直线上的点,如果到这条对角线的两端点的距离不相等,但到另一对角线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则称这点为这个四  相似文献   

3.
我们已经掌握了许多特殊四边形对角线的性质,本文主要探讨一般凸四边形对角线的性质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2009,(8):47-48,F0004
766.如图1,凸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P,两组对边所在直线交于点Q、R,过点P作PH⊥QR于H,另过点P的直线交对边BC、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学》2011,(12):48-48
841.在对边乘积相等的圆内接凸四边形ABCD中,M为对角线BD的中点.  相似文献   

6.
题目 在凸四边形ABCD中,已知∠ABC=∠CDA=90°,H是点A向BD引垂线的垂足,点S、T分别在边AB、AD上,使得H在△SCT的内部,且么CHS-∠CSB=90°,∠THC-∠DTC=90°.  相似文献   

7.
邹明 《中等数学》2005,(5):19-19
题目 在凸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BD既不是∠ABC的平分线,也不是∠CDA的平分线,点P在四边形ABCD内部,满足∠PBC=∠DBA和∠PDC=∠BDA.证明:四边形ABCD为圆内接四边形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P=CP。  相似文献   

8.
王孔文 《现代语文》2004,(1):23-23,48
1、有一位著名作家曾对他的作品“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这位作家的名字叫。2002年甘肃省2、“一个是阆(làng)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其中的“阆苑仙葩”指的是“美玉无暇”指的是。2002年黑龙江3、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悲欢离合。以上情节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2001年吉林省4、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说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中出现了很多高质量的求解反比例函数“k”值的考题,这些考题既形式多样、灵活多变,又有较大的难度.通过对2022年淄博市张店区九年级期中考试中一道反比例函数试题的深入探究,获得了几个新结论新方法,探索的过程为学生积累了宝贵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10.
凸四边形具有这样一个性质:任意凸四边形被两条对角线分成的两对对顶三角形的面积之积相等。  相似文献   

11.
12.
13.
题目:如图1,任意四边形ABCD被两条对角线分成四个三角形:△OAD、△OBC、△OAB、△OCD,它们的面积分别是S1、S2、S3、S4,则S1·S2=S3·S4.证明:设△OAD边AO上的高为h1,△OAB边OA上的高为h2,则  相似文献   

14.
题目如图1,存凸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过点O任作两条直线分别交边AD、BC、AB、CD于点E、F、G、H,直线GF、EH分别交BD于点I、J.  相似文献   

15.
如图1,四边形ABCD中,AD=CD,∠B=∠D=90°,AB=3,BC=5,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相似文献   

16.
定理1 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E、F分别是对角线AC、BC的中点,则: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各地中考中涌现出不少别具创意、独特新颖的题目.这些题目着重考查学生利用信息进行研究的能力.笔者现举几例2008年中考中有关四边形的创新试题.以期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8.
题目(2013南京)如图1,AD是⊙0的切线,切点为A,AB是⊙O的弦,过点B作BC∥AD,交⊙O于点C,连结AC,过点C作CD∥AB,交AD于点D.连结AO并延长交BC于点M,交过点C的直线于点P,且〈BCP=〈ACD。  相似文献   

19.
从浅层学习的“教教材”到深度学习的“用教材教”,既是创新,又是飞跃;既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指南,又是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这样既能减少学生过重的机械重复练习,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此,教师应结合中考试题的动向分析,探究深度学习的持续性、体验性、关联性、理解性、批判性、探究性与反思性特征,以及核心素养指向下的“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与“怎么评”策略,以为课堂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