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现有的版权法律条文不能有效地应对数字出版商们的忧虑.尽管数字作品可以享受和印刷作品同等的版权保护,我们似乎仍然需要新的法律条文和理论来应对数字作品和技术的特殊性质.在面对与数字侵权有关的问题上,美国通过立法、改进美国版权署的职能以及签订国际条约或协定,缓慢开始颁布一些关于数字侵权的条文.数字侵权虽然在庭审中得以应对,但法庭运用的是传统版权概念中的"合理使用"来分析数字侵权.目前,人们只能通过诉讼的方式迫使美国法庭建立一套能充分解决电子侵权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2.
数字复制及分享技术对传统的版权保护构成了新挑战.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短视频版权相关的数字媒体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及技术措施权都有了新的发展,导致以强调法律控制和知识产权保护、知识共享概念为基础的社会参与和公共责任两种传统版权价值体系遭受新的冲击.独创性作为版权产业的核心内容,也是短视频作品版权的逻辑起点.在短视频侵权及其治理中,独创性是争议的焦点;个案实践是独创性判定依据,而创造性的转向也是短视频判定的一大平衡原则.数字平台短视频内容产消关系变革、参与式文化产品的准版权利益博弈、短视频制作中"合理使用"难以明晰、技术中立的"避风港原则"套用,导致数字版权背景下短视频版权治理出现系列困境.在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对象、治理手段上采用制度修正的柔法治理、社会协同治理、平台化过滤治理、法律与技术嵌合治理等,是数字版权背景下的短视频版权治理策略与路径.  相似文献   

3.
德国数字版权法律制度体现了典型的大陆法系的特点。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德国不断对原有版权保护法律制度进行修订,如《规范信息社会著作权法》《附属版权法案》等一些专门针对数字版权保护的法律,对我国数字版权制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日益推动数字版权贸易的发展,相关数字版权贸易理论研究滞后,难以准确解释新版权贸易现象,并更有效地指导中国在双循环新格局下版权贸易的高质量发展实践。本文聚焦数字技术变革对版权贸易基本理论发展的影响,力图助推中国特色数字版权贸易理论体系的创建。通过对数字版权贸易内涵和特征的概括,提炼出数字版权贸易发展中的重要科学问题,构建数字版权贸易理论体系框架,阐释双循环新格局下中国数字版权贸易理论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作为在数字阅读市场中占有较高比重的用户群体,其版权意识相对薄弱,数字盗版行为频发。与此同时,我国数字版权教育面临版权文化土壤根基贫乏、数字版权市场利益现实抑制和网络传播催化盗版泛滥三大困境。而时代需求和发展导向的深刻变化,如知识产权战略、"双创"政策驱动、大数据时代与人工智能等,也为中学生的数字版权教育树立新观念、转变新思路提供了契机和平台。具言之,教育者应立足实现在教育理念上不添加课程负担与数字版权意识培养并行;在教育内容上数字版权经济化教育与数字版权法治化教育并进;在教育手段上现实书本版权教育与虚拟技术版权教育并举;在教育环境上课堂、家庭数字版权教育与社会数字版权教育并施的教育转向。  相似文献   

6.
论版权产业发展与现代版权管理技术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版权管理目前在我国主要是一种行政性的事务活动与监督手段,而在国外,版权管理借助于先进的版权管理技术措施、版权信息管理软件、数字权利管理技术等,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并由此推动了版权贸易和版权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近年备受争议的谷歌"版权门"事件为研究起点,在对数字版权相关概念的确认基础上,分析我国传统出版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种种尴尬困境,在此基础上结合美国、日本的已有经验,探索我国数字版权的构建之路,对我国的数字化版权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常馨予 《出版广角》2015,(6):100-101
本文将数字版权作为研究对象,以版权交易作为切入点,分析了目前数字版权交易制度存在的法律问题。在完善数字出版法律制度方面,对数字版权交易中最重要的基本法律制度和数字版权转让制度进行详细论述,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以期能够促进我国数字出版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问题摭谈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秦珂 《河北科技图苑》2001,14(2):21-22,43
调整版权制度,建立适应作品创作、传播、利用的新的技术背景和满足数字时代权利分配与利益调和需要的新的利益平衡机制,是解决数字图书馆版权问题的关键。文章从数字技术对版权制度的影响。重新界定图书馆合理使用的范围,加强对权利人合法权益保护等方面对此问题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冉华庆 《出版广角》2017,(21):51-53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云计算成为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合理使用数字版权是数字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在云计算环境下,数字版权侵权形势严峻,其法律保护面临一些问题,包括云服务提供商侵权问题、云计算环境下作品出租权问题和数字版权的临时性复制问题等.只有遵循技术中立原则,加强立法,才可能实现云计算环境下数字版权的法律保护,促使数字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钱炜 《河南图书馆学刊》2023,(7):117-119+135
区块链技术在图书馆数字版权管理中的全链条应用,有利于提高数字资源的服务经济性与合法公正性,保障版权所有人的经济收益。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展图书馆数字版权管理实践,具有独特的理念、技术和方法优势。文章介绍了图书馆数字版权管理工作和区块链技术,阐述了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的图书馆数字版权管理体制,分析了目前区块链技术在图书馆数字版权管理中的应用缺陷和深化区块链技术应用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2.
借助区块链技术对数字图书馆数字版权进行全链条管理,不仅有助于增强馆方数字资源服务的公正性、经济性与合法性,还可持续提高数字版权主体收益。清华大学数字图书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版权管理实践,在管理理念、方法与技术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比较优势:创建基于分布式存储技术的版权确权机制,确保数字版权利益相关者权责利对等;应用基于一致性哈希算法的收益分配模式,促进数字版权资源优化配置;打造基于智能合约的数字版权众包式监管平台,有效规制数字版权侵权行为。该做法对提升数字图书馆数字版权区块链管理效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余庆  彭文波 《出版科学》2012,20(5):10-12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数字化学习的进程。数字技术打破了原有的版权作品创造者、使用者以及传播者之间的利益结构。本文对数字化学习平台的版权归属、合理使用和UGC运营模式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版权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数字资源采访实践工作中,图书馆面临着极大的版权风险。基于近年来图书馆数字资源相关版权纠纷统计分析,总结采购数字资源中的版权风险主要包括数字资源中含侵权作品、合同风险、服务风险等。图书馆应该对我国著作权相关法律中图书馆的版权例外保护条款和数字资源采访中的版权风险有充分而深入的认识,积极参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加强对数字资源供应商、资源合法性和合同的审查,强化数字资源服务中的技术保护措施、注意和告知义务,并制定图书馆版权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5.
在线教育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表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也暴露出作品定性不清、版权归属不明、侵权行为隐蔽、维权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在线教育数字版权保护难题实际上是保护技术和法律法规发展的滞后性与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难以得到调和的结果,数字版权保护困境的根源在于在线教育作品版权保护利益错综复杂、"合理使用"的不当扩张以及在线教育作品版权保护意识的薄弱.在线教育作品版权保护困境的多元破解机制建构需要从以下方面发力:构建在线教育出版发展的长效机制;发展区块链技术保护数字版权;完善数字版权法律保护机制;建构版权补偿金制度.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P2P的技术原理、版权侵权的特点及对版权人的权益造成的危害,分析了P2P技术下数字版权问题的难点,介绍国外有关P2P技术的版权案例和立法趋向,并提出解决版权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李慧 《兰台世界》2010,(9):21-22
本文就数字档案建设的版权问题做一些研究,使版权人、档案馆、用户的利益共存共荣,维护版权人的利益,促进档案数字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的现状及其现有的数字版权管理常用技术中作者、出版者、及其读者的关系和权益保护等情况,指出现有的数字版权管理技术及其研发过程中存在对版权所有者利益过于关注,而忽视了普通用户的相关利益。提出应该借助公平离线电子现金原理中的几项技术改进现有的数字版权管系统,以达到兼顾各方利益。    相似文献   

19.
档案数字化中的版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就数字档案建设的版权问题做一些研究,使版权人、档案馆、用户的利益共存共荣.维护版权人的利益,促进档案数字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大热,众多领域纷纷讨论其领域与区块链相结合的可行性,版权领域也不例外。然而,热技术下更应冷静思考,故本文从区块链的原理入手,尝试将区块链技术与数字版权的管理与保护相结合,通过比较区块链技术与数字版权相结合的优势与现存的难题,最终给出对于区块链运用在数字版权领域的思考、建议与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