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安报》从1987年复刊以来,有2300多篇稿件被全国、省、市新闻单位转载刊用,135篇稿件获得全国、省、市新闻奖。其中,l篇稿件荣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这是陕西报界的第一个中国新闻奖,8次获得陕西新闻奖一等奖,5位同志被破格转干,7位同志被选拔为乡镇、部局领导干部,向省、市新闻单位输送了2名企业骨干。、近年来新闻竞争愈来愈激烈,新闻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谁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谁就必须重视新闻人才。11年来,长安报社历届领导注重新闻人才的选拔培养,下功夫造就了一批优秀新闻人才。通过多年来的不断实践…  相似文献   

2.
真令人难以置信,一位无职称、无文凭、从未受过专业培训的农民,羊年竟有6篇稿件在全国、全省好新闻评选中获奖,10篇稿件获得省、市新闻单位好稿奖。他,就是长安县委中心通讯组组长、《长安报》聘用记者张宝贵。张宝贵参过军,当过生产队会计。1982年,改革的春风使农村巨变,张宝贵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写了篇  相似文献   

3.
也算楔子   一位   新闻奇才   的   成功之路   当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田园报春花──张宝贵获奖新闻作品选》一书寄到我的手上,印在封面的这四行字落入眼帘的时候,我的心里颇有一点儿不以为然。“奇才” ?如果是出版社特意如此设计,怕有蓄意炒作之嫌;如果是作者本人执意这样标榜,怕有自吹自擂之意……   打开了书才知道,此言不虚 !  作为一个农民,张宝贵 1988年年初才被陕西省长安县长安报社聘为记者。但是, 12年来,他已经 85次获得市级、省级乃至全国性的新闻奖。其中,有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有全国现场短新闻…  相似文献   

4.
张宝贵 现年44岁,大专文化,中共党员。参过军,干过副业工,当过多年农村生产队会计,先后受聘于长安县镐京乡政府通讯报道员和《长安报》记者,1993年6月被西安市人事局破格转干,1992年11月至今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10多年来,张宝贵坚持运用毛主席哲学思想指导新闻实践,长期坚持深入基层采访,坚  相似文献   

5.
我酷爱新闻事业,在省市县新闻单位领导和编辑记者老师的指导下,我采写新闻的能力明显提高,5年获得全国、全省好新闻奖16个(其中,《女麦客王转战陕甘宁》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长安田头出现招手停》获得全国第二届现场短新闻二等奖),4年获得了5个全省好新闻一等奖。最近,我回顾了自己10年新闻生涯,请教了一些老师,觉得我连年获奖可能与“五个一点”有很大关系。“五个一点”是:多向思维有一点,哲学思想学一点,求实精神强一点,创新意识多一点,无冕王气少一点。 多向思维有一点 多年来采写新闻的实践使我逐步明白了一个道理:新闻是历史的记录,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多元化  相似文献   

6.
农民的儿子     
《今传媒》1998,(4)
陕西省长安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长安报》社社长张宝贵,经常说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因为,他不但是一位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而且还一直在这块黄土地上为自己的农民弟兄父老乡亲摇笔杆子;多年来更以一个农民的身分从事党务和新闻采编工作。这位农民的儿子,从...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空军报》“基层在线”专版中的《热线点击》栏目颇受基层官兵欢迎。2005年,该栏目获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暨全国副刊年赛栏目一等奖,该专版也获得版面二等奖。“聚焦连队话传统”系列微型调查中的《我帮厨,我快乐》一稿,在读者中产生了强烈反响。这篇稿件的编辑过程说明:只有深入部队基层生活,才能提取出深受基层官兵欢迎的新闻主题。  相似文献   

8.
全国新闻核心期刊《新闻爱好者》杂志的热心订户和读者──今年38岁的《南阳日报》“十优通讯员”许记民,1981年高考落榜,然而他想:榜上无名,脚下有路。他白天随父亲荷锄生产,晚上挑灯夜战,贪婪地读书,鲁迅、茅盾、巴金等名家名著,能找到的他都找到细读、精读。从此,他开始做起了作家梦,与爬格子结了缘。当年,记民就在当时的《河南农民报》上发表了一篇读者来信,获得了县委宣传部三等奖。1997年地受聘在苗店镇政府当新闻干事时写的《专家被围在苗店集》,刊登在6月17日《河南日报农村专版》头版头条。他和郭金发同…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几乎每年都有副刊作品在江苏省、华东地区和全国新闻作品的评比、竞赛中获奖。在第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我的散文《乡里乡亲》荣获二等奖,在副刊类作品中位列邵云环烈士遗作《没有灯光的漫漫长夜》和李向群父亲所写的《说说儿子向群》之后,是近两年来江苏省在中国新闻奖评比中所获得的最高奖项。此前,这篇作品还曾在全国报纸副刊评比中获得金奖。 作为一名以社会新闻采编为“主业”的记者,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新闻     
检阅我国1991年度新闻工作实绩的第二届“中国新闻奖”评选近日揭晓,江苏省新闻界获得全面丰收。这次评选中,新华日报的通讯《洪泽湖不会忘记》和新闻摄影《江总书记急切奔灾区》获一等奖,江苏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专题《金三角的呼唤》获二等奖,另有三篇获三等奖,它们是:南京日报的消息《全国药交会开幕  相似文献   

11.
简讯     
△河南油田炼油厂和河南石油报联办的“炼青杯”现场短新闻征文比赛,于9月初结束。历时半年的比赛共收到稿件50多篇,河南石油报择优发表27篇。共评出一等奖两篇、二等奖五篇、三等奖八篇。这次征文活动成绩显著,写出了一批质量较高的作品,其中荣获全国企业报首届现场短新闻二等奖一篇三等奖两篇。克龙蒲石△1990年春,通许县委宣传部召开的通讯报道工作表彰会上,长智乡倒数有名。会议刚刚结束,长智乡广播站站长李维士就风风火火地赶回乡里,向党委提出建议,要搞好通讯报道工作。并立志到年终登上领奖台。党委采纳了他的建议,成立了以党委副书记任组长,他为副组长的通讯报道组。招聘2名爱好通  相似文献   

12.
柏建华 柏建华,现任临潼县委中心通讯组组长,县委宣传部新闻科长,近两年连续被县委、县政府、陕西日报社、西安日报社、《西安人民广播电台》、《西安电视台》评为优秀通讯员,分别荣获标兵奖、一等奖等荣誉称号。他采写的《滚烫年华写春秋——记全国劳模高玉峰》等10多篇消息、通讯、言论稿件先后荣获一等奖。近3年来,他在中央、省、市新闻单位刊发各类新闻稿件共1000多篇,其中报纸头版头条稿件和广播电视头题新闻稿件50多篇。他经常深入基层,认真调查研究,采写重要稿件,创造了去年12月22日一天同在《三秦晚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刊发3个头版头条的新纪录。同时每年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发稿10多篇。及时地反映了临潼县在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3.
今年四月,新闻刊院学员鲁俊被河南科技出版社《农家乐》杂志社聘请为特约编辑。鲁俊同志曾在河南省清丰县委宣传部从事新闻工作。他从一九八三年开始就为《农家乐》杂志撰稿。参加西北新闻刊授学习后,写作水平进一步提高,截止目前已在报刊上发表稿件三十多篇。当他收到《农家乐》杂志社寄来的特约编辑证书时,激动地对前来向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我的作品《小凉山有位美丽的美籍女教师》在《丽江日报》发表后荣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二等奖、“云南新闻奖”一等奖和“全国少数民族州盟地市报新闻”三等奖。一篇平平淡淡的文章,同时获得四五个奖项,我感到既荣幸又受之有愧。荣幸的是文章因主人公尹蕊兰的事迹感人而获奖,惭愧的是自己才疏学浅,却出乎意料地获得如此众多荣誉。  相似文献   

15.
《新闻前哨》2003,(4):39-41
犤简介犦胡成,重庆市垫江县人,198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他曾先后在湖北日报政宣部、驻郧阳记者站、群工部、《湖北农民报》、《江汉早报》工作,现任群工部副主任、主任记者。他采写的报道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1件、“湖北新闻奖”一等奖5件、“湖北新闻佳作奖”1件,并荣获首届“全国农民报十佳新闻工作者”称号。  相似文献   

16.
我担任乡里的通讯员只有两年多的时间,但已有300余篇稿件被省和中央级报刊、电台采用。有两篇稿件分别获得全国优秀广播稿二等奖和江苏省优秀广播稿一等奖,有5篇稿件被选人中国广播出版社出版的《社会新闻集锦》一书。两年来,我写的全部稿件的特点可用一句话概  相似文献   

17.
在苏、鲁交界的微山湖畔,有一位青年被人们誉为“农民记者”。他就是铜山县利国乡通讯员贺天飞。他,刚到而立之年,搞专职新闻报道不到三年,已有300余篇稿件被中央、省、市、县报纸、电台录用,其中有3篇广播稿被评为江苏省、全国好新闻一、二等奖,有5篇被中国广播出版社编入《社会新闻集锦》一书。还有10多篇写作体会文章在《新闻通讯》、《新闻记者》、《新闻与写作》等刊物发表。然而,却很少有人知晓,在这成功的道路上,他克服了多少困难,付出了多么艰辛的劳动啊!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报道:“感谢部队的培养教育,也感谢新闻报道,让我拥有了新的就业机会……”今年1月2日,武警湖南总队二支队政治处就收到刚刚退伍不久的报道员张钢的来信,小张在信中欣喜地告诉队领导和战友:经过自己的一番努力,现已顺利受聘于《河源晚报》社,当上了一名政法记者。张钢2001年底入伍,曾是武警湖南总队二支队政治处报道员。服役期间,他认真学习新闻业务,笔耕不辍,先后两次参加了解放军报社新闻函授学习,并被评为“优秀学员”,累计在中央、省市20多家媒体上发表稿件260余篇,其中有11篇稿件被评为优质稿件。因报道成绩突出,小张连续两年被…  相似文献   

19.
我采写的《我能摸摸火车吗——首耥“庐山号”随车目击记》(载1996年9月6日《江西日报·星期刊》),一下“摸”到4个奖——第七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全国党报好新闻三等奖、江西省好新闻一等奖及江西省副刊好作品一等奖。回想起来,这篇作品之所以能问世、能得奖,关键在于创造和把握住了稍纵即逝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周新谟,早就熟悉的名字。翻开《河南日报》、《河南农民报》或者《郑州晚报》《河南工商报》,经常可以看到由他撰写的新闻稿件。就是打开电视机、收音机,也会时常听到“通讯员周新谟报道……。”我心里暗自揣测,他一定是县委通讯组的通讯专干。一次我到巩县采访,想顺便采访一下这位虽没见面却很“熟悉”的同行。当我踏进县委宣传部的门坎时,通讯组长王金僚却向我介绍说,周新谟是位业余农民通讯员。去年,他一人就在市以上新闻单位发表各类稿件122篇,是全县的发稿状元,被郑州市委宣传部命名为模范通讯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