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当前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创造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为在新事物面前有采取对策的能力.体现为善于联想,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对所论问题能作初步的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加工.笔者就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谈谈如何发挥教师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主导作用.一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发散”因素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因此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以宏观体系和微观环节  相似文献   

2.
培养创新能力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建 《天津教育》2000,(11):7-8
“创新是人类文明的源泉”,“不会创新的民族是没希望的民族”。创新教育是一场革命,必须经过教育创新的过程。如何让教育创新过程可行、合理,应研究与培养创新能力相关的诸多因素。   一、 教学观念与创新   我们的教师都是传统教育培养的合格人才,让学生“按部就班”、引导学生“辐合思维”是我们的强项。对发散思维的首创性、灵活性、流畅性理解、运用不很精明,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缺少勇气。其实,现实社会的发展,更需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强调求异。   教师要做到两点: 1.创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气氛 ,营造师生平等交往…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3,(A1):138-139
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创新教育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型人才中起着关键作用,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中学化学教师在创新教育中要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利用教材组织创造性的教与学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政治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深入挖掘教材 ,增强创新意识政治课作为中等职校的一门必修课 ,担负着“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功能 ,其中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政治课的一项特殊而又重要的教育目标。创造是一种高级思维活动 ,它需要借助教材 ,通过知识传递来实现 ,而中等职校政治课教材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条件 ,为教师的创新教育、学生的创造性开发提供了依据 ,因此教师要增强创新意识 ,认真钻研教材 ,深入挖掘教材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容 ,引导和激发学生在生活中理解、分析教材 ,在积极思考…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变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阐述了如何以开放型习题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师在钻研教材设计教案时,要从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角度考虑,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因课而异,鼓励创新,充分发挥学生特长,训练其发散思维,培养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7.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总书记的话对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与要求。全面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作为教师 ,我们每个人都责无旁贷。下面 ,我想就语文教学方面 ,谈谈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一点看法 ,以供大家商榷。本人认为 ,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创新激趣创新激趣 ,就是要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创新思维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认真钻研教材 ,挖掘教材中的创新教育因素 ,找出知识点、思维点 ,以…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江泽民同志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兴起,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个民族的灵魂,是—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然而,“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地理学作为一门探讨人地关系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兼顾文理两科的特点,包含着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丰富素材。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新素材和内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己成为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和当务之急。1增强教师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基础和…  相似文献   

9.
创新精神是指人们愿不愿创新,敢不敢创新的欲望与倾向性,是创新能力品质的基础动力。教材中有许多创新因素,教师要善于挖掘文章中的“扩点、疑点、异点、用点”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1.挖掘“扩点”,引发想象所谓“扩点”即教材中能够激发学生产生扩散性思维的兴奋点。小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教师要利用儿童发散性思维的特点,培养学生用一种新思维、新方法、新途径,超常规解决问题的态度和精神。如在教学《称象》一课时,挖掘文章“扩点”,提出问题:“你还有比曹冲更科学方便的称象方法吗?”学生的回答众说纷纭,有的说:“…  相似文献   

10.
教师要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要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特点,深入挖掘教材的创新素材,在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解题中以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以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以一题多问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教师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本身的思维因素,选择有利于理解深化主题,有利于“双基”掌握,有利于开拓学生思路的发散点,而后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1.多形式表达——抓住文章中的字、词、句、篇,采用多种形式去表达同一个意思进行发散。如教《饲养员赵大叔》一课时,对“赵大叔喂牲口真有意思”一句中的“真有意思”,我引导学生换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内容,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途径,即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视“数形结合”,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联想与猜想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突出解题过程,培养创新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3.
创新能力是未来人才的重要素质,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灵魂.“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造力是蕴藏在每个学生身上最宝贵的资源,如何发掘每个学生潜在的创造因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要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应以教材为媒体, 立足于课堂,创设能诱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活动情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美术教材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创新因素,具有促进学生创新思维潜能开发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为学生提供创新的契机和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送军 《考试周刊》2011,(54):88-9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已成为民族的灵魂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性使用教材,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通过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思维等方式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迎接新世纪科学技术的挑战 ,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伐 ,必须造就成千上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由于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 ,要有意识地注意学生发散思维的激发、培养和训练。以下是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所作的探索。  一、创设氛围 ,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师的思维方式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首先要从教师做起。因此 ,在教学中要坚持教学民主 ,在课堂内创设一个宽松、和谐、信任的氛围。充分利用教材 ,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 ,启动学生创造…  相似文献   

17.
当前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创造。目前,我国教育界十分重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人才。树立创新意识,就是要有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发散思维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环节。教师自觉地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在物理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赵彬 《天津教育》2001,(10):40-42
素质教育既是个理论问题,又是个实践问题。将素质融入到学科教育中,进行科学实验和具体研究,才能增强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才能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除依赖于扎实、丰富的知识和多种思维能力的支持外,更得益于发散思维的培养和发展。所以,我们应大力挖掘数学教材中蕴含着的丰富的创新思维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一、强化知识发生过程教学,强化学生思维,是形成创新思维的基础数学教学过程应是学生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9.
在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加强对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与培养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也是数学教师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课堂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阵地,而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课本例习题的创造性使用来体现并逐步完成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课本习题所具有的典型性、示范性和发展性的作用,深入挖掘例习题潜在的思维发散点,努力为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时机和素材,强化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美术教材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创新因素,具有促进学生创新思维潜能开发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为学生提供创新的契机和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营造兴趣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育家乌斯基明确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孩子探索真理的欲望。”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上,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