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场夭折了的价格战 2002年伊始,就传来了武汉地区报纸大打价格战的消息.<武汉晨报>从1月5日起推出贺岁价1角钱,而同属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的<武汉晚报>,也将报价降到了3角钱.此举无疑是为了针对湖北日报报业集团的<楚天都市报>(该报在武汉地区的销售量极大).<楚天都市报>目前的售价仍是5角钱,但于年前改版推出的它的兄弟报<楚天金报>定价3角出售,价格战由此而起.<武汉晨报>提出了"最便宜的报纸,最精彩的内容"的口号.1月8日的该报称,降价以来已连续两日位居武汉地区销售量第一,降价第一天省内总销量就飙升至62.6万份,刷新了发行纪录.  相似文献   

2.
我们到汉口路309号报到,由副总编辑王维负责接待.在会议室里,他首先代表报社编委会表示欢迎,欢迎我们这些新生力量充实到报社.我打量了一下王维:约四十岁上下,身体壮实,衣着朴素,形如农民,没有架子.我暗忖:这样的领导应是诚信可靠、可以和谐共事的.王维向我们介绍了<解放日报>的沿革、规模、内部结构、人员组成,以及出版、印刷、发行等情况.他说,<解放日报>时下日均发行3 5万份,<文汇报>日均发行1 9万份.  相似文献   

3.
新疆广汇集团禁止<都市消费晨报>(以下简称<晨报>)在其管理的73个居民小区发行的事件,已经闻名全国.广汇集团利用业主们委托的物业管理权,限制1.4万报纸订户的选择权,明显违法,遭到舆论的批评是自然的.然而,报纸一方就那么无辜吗?如果报纸方面为了自身利益,滥用舆论监督权利,是否也该追究呢?  相似文献   

4.
《记者摇篮》2009,(8):43-43
在辽报的发行市场上,除了我们熟悉的红马甲之外,还有一支队伍同样承担着艰巨的任务,这就是华商晨报下辖的发行队伍——黄马甲。"我们主要是填补了红马甲发行公司的一些空白,运用我们的发行网络,在更广的范围内把辽报送到读者手中。"华商晨报发行部主任董新利这样说。  相似文献   

5.
从1999年改版前发行不足3000份的行业报,历经11年改版发展,成长为目前日均发行50余万份、市场占有率超过60%、覆盖吉林省九市州的主流都市报.<新文化报>在吉林黑土地上创造的奇迹,不仅见证了中国都市报的发展历程,更在报业发展史上镌刻下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印记.  相似文献   

6.
"让第一成为标准"是一句在华商晨报非常流行的"口号",从2008年倒推5年,"第一"有这样一些细节:2007年12月31日,沈阳市皇姑区辽河街道松花江社区正式更名为华商晨报社区,这也是全国第一个以媒体命名的社区。2007年6月,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本报记者采访曾宪梓、范徐丽泰……在此之前的另一个时间点,"华商晨报世遗会英文珍藏版(号外)"面市,创辽沈地区媒体之先……这句话的背后还有这样一组数字: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华商晨报发行量突破了50万份,广告销售额一举跨越两亿元大关……  相似文献   

7.
"让第一成为标准"是一句在华商晨报非常流行的"口号",从2008年倒推5年,"第一"有这样一些细节:2007年12月31日,沈阳市皇姑区辽河街道松花江社区正式更名为华商晨报社区,这也是全国第一个以媒体命名的社区。2007年6月,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本报记者采访曾宪梓、范徐丽泰……在此之前的另一个时间点,"华商晨报世遗会英文珍藏版(号外)"面市,创辽沈地区媒体之先……这句话的背后还有这样一组数字: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华商晨报发行量突破了50万份,广告销售额一举跨越两亿元大关……  相似文献   

8.
“让第一成为标准”是一句在华商晨报非常流行的“口号”,从2008年倒推5年,“第一”有这样一些细节: 2007年12月31日,沈阳市皇始区辽河街道松花江社区正式更名为华商晨报社区,这也是全国第一个以媒体命名的社区。 2007年6月,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本报记者采访曾宪梓、范徐丽泰…… 在此之前的另一个时间点,“华商晨报世遗会英文珍藏版(号外)”面市,创辽沈地区媒体之先…… 这句话的背后还有这样一组数字: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华商晨报发行量突破了50万份,广告销售额一举跨越两亿元大关……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形势下,法国女性周刊仍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无论是老品牌还是新创办的女性周刊,始终受到读者的青睐.据法国<世界报>2010年1月25日公布的数字,普里斯玛集团(Prisma)的<今日妇女>(Femme actuelle)2009年发行了96万份,<费加罗夫人>(Madame Figaro)发行了42万份;<她>(ELLE)发行了35.7万份.虽然目前全球经济尚未复苏,2010年2月12日法国玛丽·克莱尔集团推出了新杂志<羡慕>(Envy).  相似文献   

10.
2004年10月1日,美国<生活>杂志以每周五增刊的形式,夹在美国各地70多份报纸中发行了,其中包括<纽约时报>、<芝加哥论坛报>、<迈阿密先驱报>、<纽约每日新闻报>和<丹佛邮报>等多家大报.这是<生活>杂志第二次复刊,其初期发行量为1200万份,沿用当年红白两色的图标.<生活>杂志执行编辑比尔·夏庇诺说:"<生活>杂志是我们对历史的记录.那些照片和形象已经烙在我们的脑海中.我希望并相信新的<生活>杂志将同样能够做到."  相似文献   

11.
创刊于2004年8月25日的<重庆时报>,是华商传媒集团在重庆运营的一份综合类都市报,由重庆市总工会主管主办,前身为<现代工人报>.  相似文献   

12.
据央视<新闻联播>和新华网报道,辽宁日报进入沈阳市内1000多家报亭、报摊.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日销售量从不足千份,跃至万份以上,目前稳定在1.4万份左右,创造了省级党报直接面向市场零售发行的奇迹.辽宁报业传媒集团探索引导舆论大市场的报业改革,改变了多年来群众对党报"视而不见、见而不阅"的状况,辽宁日报作为地方主流媒体的舆论影响力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3.
舆论监督与倾斜保护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起扣报事件与舆论监督的新发展 近来有两起事件引起了新闻界内外对舆论监督的强烈关注。 5月12日辽宁《华商晨报》因刊登沈阳皇站区行政执法人员在清查占道商贩的过程中与商贩发生斗殴事件,被皇姑区行政执法人员收缴,《华商晨报》记者前往采访此事,又被执法人员扣留殴打; 8月28日,《人民日报》在视点  相似文献   

14.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在新闻竞争中,报纸能否成功地获取更多的注意力资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标题的制作.<楚天都市报>作为一份面向湖北全省发行的市民生活报,在新闻标题制作方面,有自己的风格.笔者翻阅了2009年3月份的<楚天都市报>,发现许多标题在思想内容和语言表达上都有鲜明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省局下达我们长沙市1999年征订<湖南档案>的任务是1350份,到<湖南档案>征订发行工作全部结束时止,全市实际征订份数为2387份,完成任务达177%,继续保持了全省先进.我们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16.
长沙县连续两年发行<湖南档案>超过400份,今年该县在往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抓发行征订工作.到12月15日止,全县<湖南档案>发行突破500份,达560份,创下了该县发行<湖南档案>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17.
<晨报>原为研究系的机关报,其副刊毫无影响力.李大钊接手<晨报副刊>后将其改版为宣传马克思主义、介绍各种进步思想的舞台,为新文化运动开辟了新的阵地.本文从<晨报>前身<晨钟报>溯源,对<晨报副刊>的改版作了分析,从中透析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角色、思想的多重转变.  相似文献   

18.
2009年4月16日,新疆<都市消费晨报>的投递员在多家小区受阻,被保安拦下禁止进入小区投递该报;几十家小区居民的<都市消费晨报>报箱被统一拆除.阻拦该报投递的新疆广汇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在乌鲁木齐市管理着73个居民小区、近7万户业主客户.为何不许<都市消费晨报>进入居民小区?广汇物业的说法是,该报曾夹带违禁宣传品.而报社在否定这个说法的同时透露,4月3日该报刊发了针对新疆广汇集团的舆论监督稿件.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下半年,世纪华文对合肥都市报零售市场进行了连续监测.所监测的报纸为<合肥晚报><新安晚报><江淮晨报><安徽商报>和<安徽市场报>5份都市报.与上半年相比.<合肥晚报><汀淮晨报><安徽市场报>市场份额得到增长,其他两份报纸出现下降,排名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都市消费晨报>创刊十周年.市民报纸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大中城市涌现市民报,是中国新闻事业的新发展.<都市消费晨报>(以下简称<晨报>)的创刊揭开了乌鲁木齐市民报纸的历史首页.十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宣传部的关心指导下,她得到了乌市各阶层读者的认同,并且成为了大家喜欢的精神食粮,成为了市民订阅报纸的首选.<晨报>经历了十年的探索,今天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现在各地的市民报普遍被同质化现象困扰着,<晨报>同仁也在深思这个问题,这里仅以管见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