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圆怎么画     
某教师上《圆的认识》一课,在学了圆的画法后她对学生说:“老师要在黑板上画一个稍大的圆,可是圆规的脚坏了,怎么办呢?”一时间,学生们眼睛直转。一会儿,一学生从教室后面拿来一个脸盆,说:“把脸盆扣在黑板上,沿着盆口画一圈就行了。”教师当即表扬了他,然后说:“我们学校篮球场的中心圈模糊了,如果要使它清楚,怎么画呢?”马上有学生回答,像体育老师画铅球圈那样画。教师笑着点点头,又说:“我们学校西南边要建一个圆形的水池,这个圆怎么画?”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都想出用绳子来画。至此,听课教师认为这一环节该结束了。哪知,授课教师提出一…  相似文献   

2.
“画”作文     
徐初苗 《师道》2008,(1):40-41
下班回家,见女儿正坐着“咬笔杆子”。 “写什么呀?”我问。 “作文呗。”女儿一脸懊恼地回答。 我凑过去一看,只见稿子上才写了“春天到了”四个字,下面是一片空白。一问才知道是老师今天布置了作文,写春天的。  相似文献   

3.
一天晚上,我和三岁的女儿在床上玩游戏,玩着玩着她突然问我:“爸爸,我们幼儿园怎么没有男阿姨?”这个问题可把我给难住了,半天没答上来。女儿不罢休,一个劲地缠住我问。我想了想,问她:“女阿姨不好吗?”“女阿姨不会练武术,也不会翻跟斗。”女儿答道。幼儿园没有男阿姨,这可不是新问题,看来  相似文献   

4.
女孩怎么了     
我从商场买回来一长一短两支漆黑的玩具枪,一个熟人见了,很惊讶: “你们家不是女孩吗?” “女孩怎么了?”我反问,似乎玩枪玩炮属男孩的专利。 有朋友来家里做客,问我的小女儿: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胡适自传和日记所记各个时期的美术活动和思想的梳理,来说明胡适刊登于《竞业旬报》的两幅“滑稽画”《时世妆》的创作背景、动机和讽喻意义。胡适这些画的发现,有助于我们理解胡适被忽略的别样才华和爱好。  相似文献   

6.
“妈妈,我是怎么到你们家来的?”这是一年来女儿第三次问我这个问题了。女儿一天天长大,她的求知欲望越来越强烈,问的问题也越来越“深奥”。女儿快3岁的时候,第一次问我这个问题。当时,她正在看动画片《葫芦娃》,看着看着,她忽然想起什么似的,问我:妈妈,我是怎么到你们家来的?  相似文献   

7.
一天,小女儿不无忧虑地问我:这一年快过完了,再怎么过呢?我吃了一惊。除了感到一年过得好快以外,可从来没有考虑过如此神圣的问题呀。我跟女儿说:“一年的时间,人们要做好多好多事吧,你做了些什么?”女儿眨眨眼,便讲了许多在她看来是相当“伟大”的小事,然后还拿出好大一叠她画的画:  相似文献   

8.
女儿到13个月时才会叫“爸爸”“妈妈”,用传统的智力观评价,我感觉女儿的言语智能发展一般。女儿到16个月学会独立行走,她是“先会走,后学爬”,如果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角度评价,孩子的运动智能也表现一般。而且女儿见到生人就哭,要人家离开,我又为孩子的“交往智能”表现缺失而遗憾![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彭惠敏 《家长》2024,(4):34-35
<正>“移不动”的苹果一天,笔者到朋友家串门,一进门,看见朋友的女儿聪聪正泪流满面,抽咽不止,赶忙打圆场说:“哎哟,我的小公主,这是怎么了,你爸又惹你生气了?”聪聪上一年级,我们常在一起“讨论”问题,和我关系不错,听我这样一说,破涕为笑,一手擦眼泪,一手指着桌上的书本,委屈地说:“这道题太难了,我做不出来,爸爸凶我!”  相似文献   

10.
孩子,话得看你怎么理解思遥女儿今年10岁了,她生性活泼热情,整天围着你像有说不完的话。一天,有位友人来访,对我说:“这孩子长得多漂亮,又有灵气!”我听了这话,也只是淡淡的一笑。女儿像是摸透了我的心思,板起脸孔接道:“我妈妈可不这么认为,长得漂亮有什么...  相似文献   

11.
苏雪林是现代一位奇异的女作家、教授和学者,也是一位活了一百多岁的长寿老人。胡适仅给她教了一年书,但她一生对胡适特别崇敬,逾到晚年“老而弥笃”。在胡适死后,谁要对胡适说声“不”,她就会站出来捍卫胡适的。  相似文献   

12.
“胡适之问”可以表述为:我们何以没有一所“像样的大学”?在胡适心目中,“像样的大学”有两个最核心的“真义”,即“研究”和“独立”。“胡适之问”是胡适站在自由主义的立场上,以西方一流大学为参照,对近代中国大学的质疑和批判,集中反映了他的大学观及其科学与民主的价值取向,体现了时代的特征,也不失历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5岁的女儿从幼儿园回到家,忙不迭地从书包里拿出一幅画,得意地说:“爸爸,老师说,今天我画的苹果是班上画得最好的。”我接过来一看,只见画面上画着一个  相似文献   

14.
画海若蓝     
天气热了,胃口差了:蚊虫多了,睡眠少了:防晒指数高了,游戏指数少了……夏天已经带着它特有的性格悄悄地来了。为了给本期《快乐度夏》的特别企划领领思路,我准备带女儿去三亚看海, 同时也想以一次“防暑预演“来丰富实战经验。  相似文献   

15.
杨凯 《教育文汇》2014,(2):14-14
近日,邻居小赵的女儿在幼儿园过生日。小赵去蛋糕店订了一个大蛋糕,还去超市买了很多小零食和巧克力准备送去。她说:“不买不行,现在孩子都流行在幼儿园里过生日,买蛋糕和吃的也攀比。”  相似文献   

16.
<正>说到语言的繁与简,必先想到文言文和白话文。想到一段轶事。民国“文化疯子”黄侃先生反对白话文,有一次拿“新文学先锋”胡适开玩笑。说假如胡适的老婆死了,写一封电报,白话文必是“你的太太病死了,快回来呀!”11个字,浪费邮资。文言文只要四个字“妻亡速归”,言简意赅,省钱。后来,胡适讲白话文,提到自己拒绝政府邀请出任官员,请学生帮忙拟文拒绝。学生说:“才疏学浅,恐难胜任,另请高明。”胡适直接一句“干不了!”。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课本《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本 )《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章中 ,有多处提到胡适 ,当然也有应当提到而未提及的地方。解放初期 ,大陆曾展开过大规模的批判胡适运动 ,胡适被称为“帝国主义走狗”、“买办资产阶级思想的代表”、“反动文人”、“国民党反动派的代言人”等等。改革开放以来 ,国内学术界对胡适重新评价 ,在许多方面得出了比较客观公允的结论。因此 ,中学教师在现今向学生授课时 ,如何介绍胡适 ,掌握怎样的褒贬尺度 ,就成为需要注意的问题。一、如何从整体上认识、介绍胡适首先在学术上 ,胡适是开风气之先的…  相似文献   

18.
1917年10月,胡适把他一年来写作的白话诗编成《尝试集》,给钱玄同看,并请他作序。钱玄同和胡适还没见面时,1917年7月,他就对胡适发表在《新青年》上的一些新诗提出过意见,说胡适的“白话诗”“犹未能脱尽言的窠臼”。胡适看了钱玄同的批评,给钱玄同复信里说:“此等诤言,最不易得……”所以胡适后来在北京所写的白话诗。就都不用言了。  相似文献   

19.
一就一般的史料所言,郁达夫与胡适的交往始于一九二二年“夕阳楼”论争之后,近读中华书局出版的《胡适来往书信选》方知此说是不确切的,实际上早在“文学革命”开始时,他们就有书信联系了。一九一七年胡适、陈独秀等人发动“文学革命”,唤起了一批希望改革,谋求民主的青年知识分子的觉悟。当时留学日本的郁达夫就是如此。他对胡适在《文学改良刍  相似文献   

20.
辨析胡适语言观念的哲学内核,提炼胡适语言思想的进化观、实证观和实用观,梳理出一条以胡适的语言观念为内在逻辑的语言路线.即:从1917年开始的“白话文运动”,经过1920年代“文学研究会”,到1920年代末“文学研究会”分化出来的“开明作家群”和左翼作家茅盾的“社会剖析小说”,再到1930年代瞿秋白呼吁的“文腔革命”并进而推动的“大众语”讨论和“拉丁化运动”,最后到毛泽东发动的“延安整风运动”.或者更简练地说,从“胡适之体”到“毛文体”,客观上呈现出一条注重语言的实用性、工具性和规范化的胡适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