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宽容是人们对待世间事物的一种态度,宽容教育就是对教育及教育过程中的人与事给予一定限度的包容。在对宽容教育的概念进行厘定的基础上,对教师实施的宽容教育进行分类并分析对学生实施宽容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方式方法,探讨教师对学生进行宽容教育的限度。  相似文献   

2.
宽容也是教育,但宽容不是纵容,更不是无原则的退让。宽容包括宽容学生的口不择言,宽容学生的再三过失,宽容学生青春期的偏激,宽容学生的暂时抵触。  相似文献   

3.
张丽威 《考试周刊》2010,(53):222-223
宽容是无私的爱,也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用更多的爱去发现、发掘学生的优点,"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让每个学生都能正视自己、正视未来.教育不是对所有学生简单意义的平等,因材施教、推己及人,作为良师益友与学生们共同面对成长中的问题,促进、引导她们有意识地自我培养,在老师的欣赏和鼓励中养成好习惯、塑造好品格,以优异的职业素养适应即将面临的岗位诉求.  相似文献   

4.
宽容是在理智状态下流露出的爱,它能有效地改善师生关系,令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是实现教育爱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6.
宽容是什么?宽容是一种教育智慧,是一种教育修养,是一种最高贵的美德,是一种最崇高的境界,是一种对学生成长的耐心期待。对学生的宽容洋溢着教师人格的魅力,感染着每一个有待升华的心灵。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7,(A5):1-2
赏识教育主要指的是教师对学生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进步给予适时适当的赞赏和鼓励的一种教学方式。本人的实践教学管理经验证明,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较为明显的增加高职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和热情。  相似文献   

8.
《教师》2016,(20)
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伟大工程,教育需要一颗宽容的心,宽容是一种幸福,拥有宽容,就拥有了一颗善良的心。教育是一个润物无声的伟大工程,教育工作者只有拥有了眼里揉沙的勇气和魄力,才能够与学生们一同幸福成长。  相似文献   

9.
古语有言: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人们常用这句话劝慰别人或告慰自己——做人要宽容。先贤荀子也说:君子贤而能容黑,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我想君子之所以为君子,皆出于宽容乎!  相似文献   

10.
哲学家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优雅、豁达的康德大概不会因为某些不如意或不愉快的事情而暴跳如雷,他的心情似乎都是晴天,不会有暴风骤雨。的确,如果我们因为别人犯的错误而暴跳如雷,失去理智,那么最后犯错的有可能就变成自己了。在成长的过程中,处处需要宽容,因为宽容能给人风和Et丽般的温暖。宽容,能让人在快乐中成长。  相似文献   

11.
多元社会宽容的价值与宽容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宽容是人们应对当今社会多元与差异性的一种基本品质,也是建设和谐、民主社会,直面价值多元的需要。宽容意识的形成、对宽容误解的消除以及宽容边界意识的形成,都需要教育。宽容教育成为多元社会的新主题,它应该致力于培养具有现代人的宽容品质,包括不干涉意识、尊重意识、公共理性、公正意识以及全球视野与胸怀。  相似文献   

12.
论教育宽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宽容是人们对待世间事物的一种态度。教育宽容就是对教育及教育过程中的人与事给予一定限度的包容。它具有历史哲学、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以及知识论等方面的依据。教育宽容既包括对教育的宽容,也包括对教师的宽容和对学生的宽容。教育宽容并不是无限制的。从宽容的主体出发,教育宽容的原则是有理互利。从宽容的客体出发,教育宽容的原则是公正。  相似文献   

13.
陆重庆 《成才之路》2013,(14):21-21
偶然间看到这样一则故事:春秋时期,一位有名的智者路过一片稻田。他看到一个农夫赶着两头牛奋力地耕田,就随意地问道:"你的哪头牛干活儿更好一些?"老农没有回答,等到了田边他把两头牛拴好、喂上料,才来到智者身旁,背对着牛小声对智者说:"就那头正摇尾巴的家伙,干起活儿来特卖力。"智者大为不  相似文献   

14.
15.
每位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对自己的人格、知识和付出的劳动,都希望得到尊重,当这些希望达不到要求时就会影响他们的积极性,甚至破罐破摔,事事和教师对着干。在许多情况下,教师宽容的态度、理解的语言和欣赏的微笑,远远比严肃的批评更有效。以宽容之心包容学生的错,走进学生的内心,让自己成为学生心中可亲、可近、可推心置腹的人,才能顺利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退一步天高地阔,让三分心平气和。”这就是自古以来被人们所推崇的宽容。  相似文献   

17.
学生是在面对和解决问题中长大的,只要看到问题背后正向的动机,找到有效的应对方法,引发出学生自信、坚韧的力量,问题就会成为促进学生成长的资源.作为教师,应多关注学生的优点,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动力和资源,发动班级的力量,给与心理支持,促进问题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一、学生幸福的缺失 教育宽容的提出 笔者认为,幸福教育是一种源于生活而最终又回归于生活的教育,是一种教育者呵护学生成长的教育,是一种充满师生心灵沟通和对话的教育,是一种有动力性、意义性和终极价值的教育追求。所谓的动力性是指使学生个体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对真、善、美的不懈地追求;意义性是指学生个体在受教育过程中认识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终极性指学生个体通过教育获得最高的善和智慧,得到心灵的极大的愉悦。我们现实的教育实际情况和幸福教育的目标相差很远,这和我们的教育传统和现存教育的问题有很大关系。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演变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求同”、“统一”、“标准”的心态,已成为人们一种难以割舍的文化情结和根深蒂固的传统,它盘踞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浸染在人们的观念、思想、言语、行动等各个方面,成了一种挥之不去的集体“无意识”。我国现存教育体制和制度的僵化,加上中国人自古以来的“道尊”、“师尊”文化,使得一些缺乏宽容的教师在“师道尊严”的幌子下,使用专制、独断的方式来“教育”、“统制”学生。在教育现实中,有的老师甚至见孩子犯错误张口就骂,举手就打;有的声色俱厉、暴风骤雨、严加训斥、变相体罚、摧残心灵;有的失去信心撒手不管,任其发展,最后辍学,走向犯罪的道路。所有这些都是极端的不宽容做法,严重破坏了师生的和谐亲密关系,使学生失去了最好的教育时机。在这种情况下,宽容的“缺席”成了一种屡见不鲜的现象,成了教育实践中难以根除的痼疾。学生个体在受教育中,个性受到压抑,想象力受到抹杀,创造性不能很好地发挥,没有自己的民主自由的空间,甚至身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教育的培养目标,学生很难感觉在教育中的自由、民主和幸福。用宽容精神真心呵护学生的成长是进行幸福教育的时代呼唤。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本质不仅在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更在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对学生的成长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他们认识世界、感知社会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成长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怎样构建成长课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有部分学者在提倡宽容和宽容教育,然而,当今我国社会最需要的是法治、公正,而非宽容.中国自古以来缺乏法治与规则意识,强调退让、容忍,"中国式宽容"即纵容,即软弱、怯懦、隐忍,即冷漠.现今,我国社会还存在一定范围的利益冲突,一味倡导宽容,很可能阻碍法治与公正的实现,阻碍公民规则与法律意识的形成,且与"全面从严治党"以及"规矩意识"等相背离.提出置宽容教育于法治与公正教育的前提之下的"三水平六层次"的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