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孙天阳  成丽红 《科学学研究》2019,37(8):1498-1505
企业不仅嵌入于物理意义的地理单元,更嵌入于社会意义的企业社群,社群成为企业的异质性资源,跨界协作成为企业研发的新常态。现有研究仅选取了特定行业合作研发的数据,无法展现我国协同创新的全局特征。基于此,通过社会网络研究方法,利用联合申请专利的大样本数据构建了1999-2007年中国协同创新网络,探索协同创新网络的拓扑结构和企业、大学和科研单位的网络地位及格局演化。研究发现:(1)中国专利申请和协同创新的数量整体上逐年增加,而且增速不断加快。(2)中国协同创新最密集的地区分别为京津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协同创新网络逐渐由“几支独秀”向“遍地开花”的格局转变。③协同创新网络的核心节点主要为大型集团公司及其旗下子公司和分公司、国内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和垄断资源行业企业。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粤港澳区域协同创新的演化历程及影响因素,选取粤港澳区域的地级市及以上城市作为基本分析单元,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2011—2020年国内发明专利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了区域创新网络,对粤港澳区域创新网络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研究发现:2011—2020年,粤港澳区域的协同创新程度越来越紧密,区域中的所有地级以上的城市都纳入了创新网络;在区域创新网络中,存在明显的创新核心区和边缘区,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巩固,而韶关、揭阳、潮州始终徘徊在网络的边缘区域,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些城市的边缘化趋势更加明显;区域的两大核心城市——香港、澳门,在区域创新网络的地位和影响力与其经济实力不相符,在合作专利的联合申请上没有表现出强的合作性和带动性,有很大的提升潜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创新资源分布存在明显的失衡现象,加快区域科技创新网络的构建是促进科技创新资源流动共享、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缩小区域创新差距的重要途径。以专利转移为视角构建中国区域科技创新网络,利用31个省份1990—2020年有关数据,并划分1990—2000年、2001—2010年、2011—2020年3个时间段,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及和弦图揭示其时空演化特征,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探究其演化的邻近性机制,为促进区域创新资源流动共享、创新主体合作互惠、创新成果有效转化及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结果显示:(1)中国区域科技创新网络向复杂网络演化,网络连接同配性与异配性并存;(2)网络通达性与技术转移效率显著提高,小世界特征明显;(3)网络空间分布失衡,梯度差异明显;(4)“核心-边缘”格局不断强化,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并存;(5)地理邻近、经济邻近显著促进区域科技创新网络的演化,技术邻近、认知邻近、产业邻近显著抑制区域科技创新网络的演化。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专利交易机制、推进科技创新网络向多中心多层级结构演变和充分发挥中介省份桥梁作用等,促进中国科技创新网络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区域创新网络是解决当前东西部区域经济差距,助推关中-天水经济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组织工具",积极构建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创新网络,应扬长(优势因子)避短(劣势因子),通过选择区域创新网络的重点"区位"、培育并完善区域创新网络主体功能、优化区域创新网络环境、选择区域创新网络运行模式以及强化政府在区域创新网络构建中的主导作用等途径和措施实现。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创新网络的构建和发展可能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和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5.
苏屹  曹铮 《科研管理》2023,(3):43-55
以2006—2020年京津冀区域联合申请专利数据为样本,构建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对协同创新网络结构进行分析,对影响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的空间交易成本邻近性、技术邻近性、地理邻近性、社会邻近性和制度邻近性进行必要性检验与充分性检验,构建二次指派程序(QAP)回归模型研究五个邻近维度对协同创新网络演化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京津冀区域各节点城市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最大节点在三个阶段内吸收资源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相对其他节点无明显变化,协同创新网络满足以北京市为核心的小世界特征,北京和天津分别占据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网络中第一、第二核心位置,协同创新网络中的节点在网络中地位、控制能力和自主性方面呈现不同梯度且十年间均有所提高,网络由核心节点为主转变为多节点协同发展的态势;空间交易成本邻近性为影响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的充分必要条件,其余邻近维度均为影响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空间交易成本邻近性和地理邻近性对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影响的显著程度逐阶段降低,技术邻近性对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的影响较为显著且显著程度呈现出倒U型态势,社会邻近性和制度邻近性...  相似文献   

6.
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QAP分析模型,归纳区域创新网络格局和演化特征,通过多维邻近性探讨区域创新网络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区域创新形式以合作创新为主,呈现多边化、开放化、深度化等趋势,创新主体呈现以企业为核心,高校为中介枢纽的显著特征;(2)区域创新网络演化尺度敏感性显著,呈现强中心多极网络化发展趋势,边界效应和路径依赖较强,网络不断极化发展;(3)多维邻近性对江苏省区域创新网络影响效应表现为促进、调节、交互及极值效应。  相似文献   

7.
区域创新网络演化的阶段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研究区域创新网络(RIN)演化的阶段性,在分析了PIN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的阶段性之后,提出了PIN演化的一个阶段模式,并剖析了PIN演化时每一个阶段的内涵和任务。研究结果表明,可以将PIN的演化分为三个阶段,这样能够比较合理地融合理论界在PIN演化上的研究成果,也比较符合PIN发展的实际情况.也可以增强PIN理论研究的针对性、系统性,能够为PIN演化的继续研究提供一个可资参照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8.
环渤海区域知识创新网络问题解析与机制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和知识创新网络特征分析出发,基于环渤海区域知识创新网络现状分析,指出存在资源配置低效与核心功能缺位等主要问题,围绕问题剖析环渤海区域创新资源的体制割裂;知识创新链、技术创新链、产业链相互脱节;"点对点"线性模式的产学研合作等成因,提出环渤海区域知识创新网络机制与体制建设的目标、关键点与实施路径,进一步针对环渤海区域知识创新网络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实施的关键因素以及推进实施的主要措施进行了政策分析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创新集群跨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研究述评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随着技术创新模式逐渐趋于创新资源集成化和行为主体协同化,协同创新正成为一个热点研究领域。综述了创新集群跨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的理论溯源,从协同理论视角梳理和分析了创新集群跨区域协同研究在影响因素、网络机制、网络构建等方面的新进展;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以中国各省份为结点、省份间协同创新绩效为联结的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网络,以负二项回归模型探究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得出如下结论:个体网络的网络规模、中心度、结构洞,以及整体网络的中心势均对中国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整体网络层面的中心势和密度负向调节个体网络层面的网络规模、中心度和结构洞对跨区域产学协同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作用。当前,应扩大我国各省产学协同创新网络规模,促进知识流动和扩散,提高地方创新效率,辅以有效的政府资源配置,提高国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从生态学和复杂网络角度分析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不稳定性、开放性以及随机涨落等自组织特性。根据产业集群生态特性,以Logistic模型对产业集群演化进行描述,通过自组织的动力机制方程描述产业集群创新网络自组织演化过程,找出集群创新网络自组织演化关键影响因素,构建集群创新网络自组织的演化机制,为改善集群创新网络的演化机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We analyse the role of creative workers in the region as a source and foundational element of regional innovation in the European Union. We show the empirical relevance of this factor – which we label inspiration – within the structure of a recursive model of regional innovation for a set of 83 European regions. We show that, when differentiated from the presence of regional intelligence – as measured by the availability of human capital – and from technological infrastructure, inspiration, along with the degree of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and regional institutions, has the strongest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n regional patenting activity.  相似文献   

13.
基于201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距离函数模型,分析科技金融结构对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科技金融总投入占GDP的比例、公共科技金融占市场科技金融的比例、风险投资投资额占科技资本市场筹资额的比例与科技创新效率呈显著负相关;风险投资投资额占商业银行科技信贷总额的比例与科技创新效率并无显著相关关系;科技资本市场筹资额占商业银行科技信贷总额的比例与科技创新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区域创新系统信用环境的营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经济发展依靠区域创新系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不但依靠创新投入 ,还与区域创新环境密切相关。信用环境是区域创新系统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创新企业的创立、创新系统知识流动和创新企业成长环境等方面阐明良好的信用环境对创新系统的重要作用。在分析我国信用环境状况的基础上 ,提出道德建设 ,法制建设和中介机构建设是提高我国区域创新系统信用环境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基于服务主导逻辑,从服务价值网络出发探讨双元创新对高质量服务供给的影响机制,考察网络强度对高质量服务供给的影响及网络强度在双元创新与高质量服务供给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在服务价值网络中,双元创新中的利用性创新与探索性创新均同高质量服务供给呈倒U型关系;网络强度正向影响高质量服务供给并增强了利用性创新与高质量服务供...  相似文献   

16.
王灏 《科研管理》2013,34(1):37-45
光电子产业的多技术融合和产品应用广泛特征决定了其创新的网络化趋势,但其创新网络构建和演化机理尚待研究。本文以德国柏林州-勃兰登堡州地区光电子产业创新网络为例,借助复杂网络理论的部分方法,说明了丰富的历史积淀、强大的原生性科研力量和中介组织在网络构建中的作用。研究表明,光电子产业的创新网络构建取决于产业和技术特征,网络密度存在增长后趋稳的现象。网络演化的动力逐步由最初来自于"织网人"的撮合转化为创新主体的主动合作。  相似文献   

17.
从高校图书馆资源视角出发,以“211工程”及省部共建高等学校为研究对象,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考察了高校技术转移、高校图书馆资源在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过程中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高校政府科技投入正向影响区域创新能力;高校技术转移在政府科技投入与区域创新能力间承接中介作用;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和文献资源在高校政府科技投入与高校技术转移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区域创新系统动态演化的博弈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创新系统是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创新、学习决策和动态博弈的系统。为揭示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的复杂性及其动态演化路径,把学习竞争模型和演化博弈模型引入区域创新系统动态演化研究来分析区域创新系统动态演化的初始条件、内在决定因素、动态环境下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创新过程以及合作创新模式的演变。分析表明: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方向与博弈双方的支付矩阵、学习行为和能力、系统演化的初始状态等相关,而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创新的协同收益、引致风险损失、初始成本以及双方的贴现因子则是影响区域创新系统动态演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dynamics of a government sponsored collaboration network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lar photovoltaics (PV) technologies in China, and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network evolution on the subsequent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network actors. Network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attribute proximity variables are jointly examined through a bibliometric methodology based on scientific publication and patent data. In address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government sponsored collaboration network, this study has identified that actors are more likely to engage in collaboration with prior partners, partners of direct & indirect partners, and partners with similar attributes. These collaboration patterns, in turn, negatively impact direct ties and network efficiency, and increase the attribute proximity of an actor’s network. On the other hand, the estim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direct ties have an inverted U-shaped effect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while indirect ties are found to be positively related to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s expected, a positive effect of network efficiency is found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of attribute proximity variables suggest geographical proximity is negatively related to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aken together, the collaboration patterns in the government sponsored network might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network actors. The empirical findings extend the network literature that collaboration network matters differently in different research contexts, and it is no longer appropriate to simply assume that collaboration is purely a good thing. As such, 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network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in further policy design.  相似文献   

20.
Departing from a number of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from which rationales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STI) policy can be extracte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ree questions. First, what rationales for public intervention can be derived from different economic theories, including theories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spatial dynamics and territorial relationships? Second, what policy instruments or policy-mixes can be associated with the various rationales? Third, what do these theories and associated rationales tell us about the territorial level or levels at which STI policies can usefully be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