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冯悦  李光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14):17-24
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人工智能发展政策的引导与支撑.以时间为序对法国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政策的演变进行阶段性梳理,从指导思想、推动主体、内容特色3个角度出发探讨政策文本背后的考虑和关怀,分析其设计布局的亮点和意义.结合法国经验和我国国情,为我国人工智能政策的发展提出以下几条建议:鼓励政策制定多元化参与,推动产学研一体...  相似文献   

2.
转型发展时期人工智能企业创新出现新情境与新需求,迫切需要系统化思考政策体系设计布局,发挥国家政策积极引导作用。以我国中央层级人工智能政策为对象,基于政策目标网络等政策计量方法识别核心政策目标、核心政策年份、核心政策部门,以及政策目标的时间分布和机构分布,探究我国人工智能政策特征、不足与改进方向,从整体政策体系维度探究人工智能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布局及其演化,为企业创新政策设计提供决策支持。分析发现,我国人工智能政策体系以“创新政策”为核心,具有数量规模化、结构体系化、功能全面化等特征。但也存在政出多门、条块分割、政策多元性与平衡性欠缺、急需构建国际话语体系等不足。未来需要在人工智能组织与管理部门设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多元参与、风险识别与防范以及创新政策组合等6个方面开展优化。  相似文献   

3.
4.
张涛  马海群 《情报杂志》2021,40(1):39-47,24
[目的/意义]随着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智能+”概念,我国各地区将加快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等产业深度融合,而政策是政府调控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因此对人工智能的政策研究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方法/过程]基于文本相似度计算对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我国20个地区发布的人工智能政策文本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结论]数据表明:新兴产业、产业升级、人才队伍、智能服务、社会治理等内容在各地区人工智能政策制定层面整体关注最高,呈现出政策制定的相似性。安徽省、辽宁省所制定的政策比较完整和全面,甘肃省、黑龙江省在政策制定中部分内容较为突出,且逐渐形成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区域特色,呈现出政策制定的差异性。最后从可操作性角度为我国各地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06年至2015年期间广东省颁布的77项人才政策为研究样本,从“政策年度”、“政策类型”、“颁布主体”和“文种类型”四方面,对广东近十年省人才政策进行统计分析,系统阐述2006年至2015年期间广东人才政策的类型分布、主要特点及存在问题,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为下一阶段广东人才政策的制定提供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于科技创新、技术产业和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将深刻改变人类生活与世界格局。近五年中国更是将“人工智能”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通过对中国和德国两个国家在2013-2018年发展政策与战略布局的对比分析,从推动力量、新设机构、政策文件及报告、重点研发领域、重点应用领域等多方面的分析,借鉴与吸取德国经验,获得启示并给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对人工智能政策量化的基础上,研究人工智能政策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并分类探讨我国内地各省市的人工智能政策效应。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政策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正逐渐显露,较早颁布区域性人工智能政策的省市,人工智能政策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也较大,市场拉动型人工智能政策较其它类型政策的效应明显,科技经费投入和制造业就业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吕文晶  陈劲  刘进 《科学学研究》2019,37(10):1765-1774
人工智能是全球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动力,将可能成为未来产业转型的核心。本文以2012年以来新一轮人工智能技术革命为背景,以中国国家层面的21项人工智能相关产业政策为样本,基于政策工具和创新过程的二维分析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当前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制定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计量与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政策需增加需求侧政策工具,并随着产业的成熟制定更多面向人工智能的商业化阶段的政策,尽早开展面向人工智能产业的政策布局。  相似文献   

9.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竞相发展人工智能,以创新创业见长的以色列在人工智能方面也作出了重要部署,并有突出的表现.本文基于以色列创新署发布的《2019年创新报告》等报告及数据,着重分析了以色列近年来在人工智能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当前发展所面临的障碍,以及以色列为保持现有优势并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举措,旨在为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由于我国不同区域产业结构不同导致产业政策存在差异。对人工智能产业政策进行比较,可以清晰识别政策的布局,为进一步优化产业政策奠定基础。[方法/过程]以京津冀、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2015—2019年出台的人工智能产业政策为研究对象,构建"政策属性—政策结构"分析框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自然语言处理和主题识别等方法,对比分析《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发布前后阶段各区域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发展态势。[结果/结论]政策属性方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发布后各区域政策发文数量明显增加,并趋向强管控态势,但文种"缺位"明显。政策结构方面,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的主体合作发文逐渐增加,京津冀区域则呈下降趋势。京津冀区域侧重基础研发和打造产业集群,长三角区域侧重智能应用和智慧城市建设,珠三角区域依托国际市场环境,侧重人工智能合作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开展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的科技比较研究,有助于以世界眼光看待中国,认清中国科技在世界中的位置,把握世界主要国家科技发展的动态,明晰中国的优势和差距;有助于借鉴国际经验,制订有效的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有效规划与管理科技活动。本文归纳分析了中国与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和英国这5个世界上科技最发达国家科技的比较研究要点,从中可以看到中国科技的发展,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税收、金融、财政、人才、科技、产业、知识产权政策等方面构建了创新政策体系框架,并对北京、上海、深圳三市的创新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创新政策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应逐渐从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为主,逐步向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营造综合创新环境方面转变。三市创新政策体系均需进一步完善,但上海略领先于北京和深圳。  相似文献   

13.
从SCI合著论文角度看中法科技合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对1995—2006年中国与法国SCI合著科技论文的增长情况、学科分布、论文质量、热点领域以及院校、科研机构合作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根据统计分析结果探讨中法合著科技论文的特点,揭示当前科技合作中的潜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后对跨国科技合作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4.
对中美政府关于高校科研项目资助政策的比较研究发现,我国现行科研资助政策中不支付在职研究人员科研工资的规定与高校实际不相符,现行科研间接成本补偿比例不足以补偿高校对政府科研项目的实际支持成本。建议政府根据科研项目投入时间从科研经费中支付科研工资,根据不同高校对政府科研项目的支持程度充分补偿科研间接成本。  相似文献   

15.
瞿华 《未来与发展》2007,28(8):21-24,20
我国服务业发展和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的。服务业政策具有市场化、国际化和较强的时代性等特点。目前我国服务业发展中还仍存在一些不足,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采取有效政策措施进一步推进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欧盟和中国创新政策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灿 《科学学研究》2004,22(2):212-217
本文采用欧盟创新趋势图表(EuropeanTrendChartonInnovation)项目中对创新政策的分类体系,介绍和比较了欧盟和中国的创新政策,并指出了双方创新政策实践上的差异和差距。最后提出未来中国创新政策制定和执行可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产业链的中国风电装备制造业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风电装备制造业作为风电产业的上游产业,已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本文基于产业链的视角,在分析国内外风电装备制造业现状的基础上,从分工协作、交易成本及产业集聚等角度剖析了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发展滞后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如坚持风电国产化、加强资源整合力度、提高产业集聚程度等。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创新政策的涵义界定与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科学、技术、创新政策的研究主要是从四方面展开的:一是科技政策和创新政策的一般理论研究,二是各项具体政策的实证研究,三是各国政策的比较研究[1],四是政策的评估研究。然而对于科学、技术、创新政策的内涵、区别和实证研究却较少。在系统地阐述了三种政策内涵的基础上,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剖析科学、技术、创新政策的区别和内在机制,为科学、技术、创新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谭红玲  李非 《科研管理》2014,35(12):94-102
科学技术创新政策研究是国际上一个新兴的、前沿性的交叉学科研究领域,一个新的研究范式。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相继开展"为政策的科学"研究,我国相关研究却刚刚起步。基于政策与科学互动的科学技术创新政策,运用政府-创新者"反馈环"构建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四位一体"螺旋式科学技术创新政策机制,耦合"为政策的科学"和"为科学的政策",增加科学、技术和创新预期效用,为经济增长或社会效益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