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学界关于《水浒传》中"宋江征方腊"的历史史实问题争议颇大,不少专家学者也对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考证。根据历史记载,可推断《水浒传》中的"宋江征方腊"实乃虚构。但不排除《水浒传》作者在编撰"征方腊"细节之时,以历史事件为框架,参照了朱元璋征张士诚的某些历史史实。《水浒传》中"征方腊"的某些细节也与历史中的朱元璋征张士诚非常相似,从某一方面支撑了这种设想。  相似文献   

2.
冯娇 《考试周刊》2011,(5):25-26
小说《水浒传》通过描写众位好汉被逼上梁山的遭遇,展现了北宋末年的社会状况。宋江的活动贯串《水浒传》全书,正确评价宋江,关系到正确评价《水浒传》。本文以忠义为线索,分析宋江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展现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3.
宋江是《水浒传》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个重要人物,其性格的核心在于“忠义”二字。忠与义矛盾地交织在宋江的一生中,构成了宋江性格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4.
文书是官僚行政的工具,宋代以降官文书一般用装叙法行文,层层嵌套摘引每一个经手衙暑的处理意见并交代传递关系和行移文类,这使通过对一件文书结构分析来复原一件公务的整个行政流程成为可能.本文以《山东经会录》卷首公移为例,考辨文书术语辨析承转层次,揭示明代省级财政册籍编纂的行政流程,对缺乏系统档案资料的明朝而言,这不失为考察行政流程细节的可行办法;但利用官文书资料需要注意文书的留存形态差异.  相似文献   

5.
从<奉使辽金行程录>看,宋人使辽途中所记载的聚落按功能可分为四种:衔接型聚落;投下军州;为守护驿馆而设的居民点;为看护佛寺而设的聚落.关于州城及其附近的聚落规模很小,可能到了辽后期才在州城附近聚集起众多的人口.至于这些聚落的生活面貌,在村落中有集市等交易场所,并且形成了汉、契丹、奚人等民族杂处一起从事生产的场面.  相似文献   

6.
宋江是一个外表忠厚、内心奸诈的小人,一个封建社会忠实的卫道七,一个腐朽思想和功名利禄的奴才。他处心积虑地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只为向朝廷换得一官半职以封妻荫子、光宗耀祖。为招安,他奴相百出;为效忠,他心狠手辣;为了当奴才,他牺牲了很多人的生命,最后也搭上了自己。  相似文献   

7.
张敏 《考试周刊》2009,(24):23-24
李贽在《忠义水浒传》中对宋江形象略有点评,但处在读者鉴赏地位的他对宋江形象的解读有异变现象。不同于传统看法和作者本意的理解,李贽重点是从宋江假道学面目对其进行评定,认为其行事表面仁义道德,背后却有自己的利害打算。但从客观立场出发,李贽还是肯定宋江对父行孝、对友散财的性格及行为,并认为他是一个善于领导。有益于社会朝廷的良丞形象。纵观全书,李贽对宋江形象的评点或多或少受到他个人身世遭遇、性格特征诸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8.
《水浒传》中人物所作的诗词仅有十首,其中酒后诗有五首,而这之中有四首是宋江所作,这一叙事现象在《水浒传》众多人物的许多相似塑造中显得独特。因为酒后诗是宋江冲破理性樊笼的心理的真实写照,分析这四首酒后诗,能清楚认识宋江的"忠"与"义"的相互关系以及他的人性的发展和其中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9.
《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里有三员女将:母大虫顾大嫂,母夜叉孙二娘,一丈青扈三娘。眉粗眼大,胖面肥腰的顾大嫂诨号母大虫,也就是我  相似文献   

10.
宋江作为《水浒传》的主人公,当前对其研究不可谓不详。但对于水浒故事流传过程中就已经产生的宋江字"公明",以及到了《水浒传》才赋予宋江"面黑"的介绍一直以来缺少应有的关注。实际上,《水浒传》的作者是按照瘟神的意蕴塑造宋江这一人物形象,这也是《水浒传》开始便铺张扬厉叙写瘟疫的原因所在。如此,宋江字"公明"以及"面黑"的介绍便得到合理的解释。另外,这也可以从小说的结构布局、创作意图两个方面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11.
景德元年八月,辽大举南下、宋朝野震动,宋真宗诏令且御驾亲征.双方于十二月初达成停战协议即“澶渊之盟“.“澶渊之盟“结束了宋辽战事,使边界得以长期安定,促进了双方融合交流.两族之间原有的避垒,随辽宋两个王朝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面逐渐消除,从而为中国实现牢固的统一创造了某些必要的前提,在中华民族统一和发展的历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实施间谍战略、及时了解敌方信息,做到知彼知己,是北宋对辽边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宋从宋太宗时就设置了机宜司、缘边安抚使司等专、兼职间谍管理机构,负责间谍的日常管理工作。北宋在以重金招募和赏赐间谍的同时,在法律层面采取了防范辽方间谍的严密措施,在对辽边防建设上发挥了较为积极的作用。从总体来看,北宋在用谍方面并不十分理想,而且这一策略在宋辽订立澶渊之盟后,随着两国关系的缓和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南宋时地方士人直接参与地方官学修建活动,并以资金直接参与和非资金参与两种方式发挥自己的作用。南宋时期士人群体的壮大及"以天下为己任"意识的增强,促使士人参与官学修建,某些地方政府在官学修建中的"缺位"给士人参与带来契机,不同地域的社会习惯决定了当地士人的参与程度。通过不同方式参与官学修建,南宋士人获得了一定的社会声望。  相似文献   

14.
宋代对官员经济犯罪的制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员的经济犯罪对社会机体有巨大的侵蚀、破坏作用,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对其进行防治。文章以宋代官员的经济犯罪为视角,集中论述了官员经济犯罪制约机制的建立、实施及效果。  相似文献   

15.
沈括使辽不但没有地界误朝,反而坚定地捍卫了宋朝的领土主权,维护了宋朝的利益,所谓的沈括使辽地界误朝说只是一种没有事实根据的诬蔑之词。  相似文献   

16.
宋朝吏治腐败十分严重,几达触目惊心的地步.造成胥吏腐败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是胥吏自身素质不高导致,也与宋朝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文化多元化冲击以及法律不健全、官僚体制弊端有关.胥吏腐败危害极大,不仅破坏经济发展,扰乱社会秩序,而且加剧了宋朝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冲突.对此,本文试图在以前学者论述的基础上,从体制、法律、文化等角度对宋朝治吏之弊作初浅梳理.  相似文献   

17.
宋代条约考     
条约作为一种法律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中后期,到了两宋,其使用已经非常广泛,涉及内诸如地方行政、科举、赋税征收及边疆事务管理等方面,并且已经形成严格的制定程序,包括提请、看详、审批三个步骤,在这其中,君主起着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宋承汉唐之制,在地方县级行政单位中普遍设置县佐。宋代是县佐制度的完善时期,不仅沿袭唐代任用品官担任县佐的办法,而且选差初仕的进士任县佐,既提高了县佐群体的文化素质和行政能力,又发挥了县佐辅治县事的作用,对维护地方稳定起了很大作用。宋代县佐的设置、职掌及其迁转反映了两宋地方行政单位管理的利弊得失。  相似文献   

19.
宋代是中国古代家训发展的高峰时期,家训编写方式灵活,内容涉及广泛,家训作者除了教育子孙要孝悌睦亲、居家治生、勤勉治学外,往往结合自身在宦海沉浮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为官之道的教育,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的行使职权和履行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