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虽不是绝对真理,但至少是普遍的经验事实。因而言之者甚众。然不少言者似有口无心,虽言之而不得教益,盖缺乏必要的考究与思忖也。[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现在,职业学校学生学费全免,每个月圜国家还会发放生活补助,这虽然是对职业教育的扶持,但更多是给了贫困学生一个网梦的机会。除此之外,四川省的“9+3”免费政策也给了牧区孩子一个走出大山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真理的过程性、思维的非至上性与至上性决定了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与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在不同的论域里说明真理辩证性质的两对概念、不能简单混同。重新解读两对概念的内涵,走出真理的“迷梦”,为解决人们的认识问题提供一定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4.
苏轼词作的超旷风格主要由道家(庄子)哲学精神的影响所造成;此种精神即康德在《判断力批判》“美之分析”中所分析的“美”。在与辛弃疾词作的对比讨论中,通过苏词阐释了“美”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之特质。  相似文献   

5.
完善经验是个体经验形成与发展是一种理想状态,指个体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经验,通过反思与改进形成一个良性的、有效的、协调的、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体系。现阶段,我国的学校教育存在着只注重间接的、抽象的、符号的经验学习,忽略感觉的、直接的、具体的经验学习;重视集体经验的共同性和普遍性,忽视个体经验的特殊性、多样性和多元性;重视经验获得的结果,忽视经验获得的过程;认知经验、行动经验、情感经验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基于本文提出的完善经验教育变革,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关注直接的、具体的、个人的经验,体现经验的多样性、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注重反思经验和复杂经验的形成,注重给学生提供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中获取经验的机会和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出发点应关注个人经验,学习评价提倡对经验形成和改造过程进行多元评价。  相似文献   

6.
7.
"受教育"就一般意义上讲就是"接受教育",从两个极端意义上讲就是"忍受教育"和"享受教育",但需要说明的是,"忍受教育"对人的一生来说并非完全是坏事."接受教育"有顺其自然的平淡意味,"忍受教育"有忍受教育之枯苦酷的负面意味,"享受教育"可谓"真""善""美"的统一."真"追求正确地认知人与世界,使人走向真实远离虚假;"善"追求对行为意义的高远阐释,使人走向高尚远离平庸;"美"追求对审美意象之气韵、神韵的领悟,使人走向高雅远离低俗.一句话,"受教育"的终极价值追求就是实现人的智慧存在,让人能早日过上"真""善""美"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8.
"受教育"就一般意义上讲就是"接受教育",从两个极端意义上讲就是"忍受教育"和"享受教育",但需要说明的是,"忍受教育"对人的一生来说并非完全是坏事."接受教育"有顺其自然的平淡意味,"忍受教育"有忍受教育之枯苦酷的负面意味,"享受教育"可谓"真""善""美"的统一."真"追求正确地认知人与世界,使人走向真实远离虚假;"善"追求对行为意义的高远阐释,使人走向高尚远离平庸;"美"追求对审美意象之气韵、神韵的领悟,使人走向高雅远离低俗.一句话,"受教育"的终极价值追求就是实现人的智慧存在,让人能早日过上"真""善""美"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9.
社会发展与需求会催生新的新闻报道形式,"心理新闻"就是一例.而为论述"心理新闻"存在的合理性,可以正式提出"心理事实"这一概念.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但在实际生活中,所谓"事实"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物理事实,二是社会事实,三是心理事实.传统新闻理论和实践过多强调了对前两类"事实"的报道,而对第三种"事实"有所忽略.所谓"心理新闻",就是时近期发生的、积累了一定阶段的"心理事实"的报道.目前,在新闻实践中,这种新闻产品已经出现,但尚处于感性认识阶段,急需理论上的探讨与完善,以期对新闻实践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相对论提出了崭新的时空观概念,相对论力学的建立;对于人类正确认识空观世界揭开了新的一页,本文从相对论的创新出发,介绍相对论的时空观,从而阐述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相对论包括广义相对论和狭义相对论,文中涉及范围属于狭义相对论)。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规划倡导的“穷人经济学”的新命题,为高职教育新发展进而为“和谐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构建“平民化”、“个性化”、“全人化”的“三位一体”的现代高职教育新体系是着眼现实、面向未来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师生对立统一"等命题是绝对真理,有助于从宏观上澄清认识。"学生第二"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等命题是相对真理,理论上有失偏颇,但能有效驱动实践,并激活和发展绝对真理。教育实践者应相信自己的直觉和判断,同时保持开放性,把相对真理上升为绝对真理,追求更加理想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任何国家甚至任何时代的司法裁判都是以事实为根据,只不过人们对裁判事实的理解有差异。客观事实说、主观事实说、证据(事实)说、程序事实说等均具有一定合理性,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某些片面性或缺陷。法律事实说是基于法律事实多元属性的统一体,它融合了其它学说的优点,弥补了它们的缺陷,是对已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坚持法律事实说对司法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与辛弃疾、陈维崧词作的对比 ,本文从哲学视角检讨了苏轼词作中“用世志意”的真实原因 ,指出这种志意与儒家精神并不完全相侔。反倒是其由道家 (庄子 )哲学精神的影响所造成超旷风格 ,更能完成向儒家精神的过渡。此种辨析对苏轼词风的深入了解应有助益 ,同时也可以澄清常州词派词学理论中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30、40年代的平民教育思潮在中国农村掀起的波澜是非常壮观的,从晏阳初、梁漱溟到陶行知,他们代表的是当时农村知识分子中的精英对农村发展的一种认识,这即使在今天也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温总理今天强调的穷人教育学,正是在新时期下具有新特点的平民教育.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的经验论和现象学的交互主体性理论在许多内容上都具有潜在一致性。比较陶行知与胡塞尔、范梅南等人的哲学观,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陶行知关于教育与生活、教育与经验的论述,丰富了现象学教育学思想,并对当今的教育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旅游业中的"穷人经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穷人经济”要将穷人作为消费者和受助对象结合起来考虑。旅游业一方面要挖掘穷人旅游市场,发展穷人旅游经济;同时还要实施旅游扶贫战略,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实现旅游扶贫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8.
遭遇“意外”→善待“意外”→期待新的“意外”,课堂“意外”的这“三步曲”,饱含着教师应有的教育教学新理念。偶然的、非预期的课堂“意外”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它是真实课堂中师生的共同“遭遇”,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教学内容“不确定性”的表现,也是课堂生活中人与人积极互动的结果。但只要教师用智慧去善待“意外”,及时捕捉它,做课堂的“麦田守望者”;让思想冲破牢笼,做学生的“共同遭遇者”;适度主导,做“意外”的“助产士”,就能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只有充分预设,才能创造生成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舞蹈演员的舞台经验与生活经验的呼应,是艺术家对自身经验和情感与生活的融合,发自内心的艺术创作,最终塑造出具有独特创造性和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并把观众带入丰富的情感世界,使生活绽放异彩。演员作为创作的主体,不断充实思想与发展自身素质,舞蹈表演与舞台表演值得每个舞蹈演员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是马克思主义真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正确理解这一命题,对于正确认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澄清在真理问题上的模糊观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