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父母必读》2012,(12):79-79
咳嗽是秋冬季小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尤其以各种原因引起的儿童外感咳嗽多发。如果忽视治疗,往往数周不见好转,由外感咳嗽转变成慢性的内伤咳嗽,反复难治,使很多年轻妈妈非常困扰。  相似文献   

2.
咳嗽是肺部疾患中的一种常见症状,其致病原因主要为外部的邪气。此外,痰饮和浊气内生以及气阴两虚,也可引起咳嗽。中医临床上对咳嗽的类型常有外感和内伤之别,外感咳嗽有风寒、风热咳嗽等;内伤咳嗽又分痰热、痰湿、气虚、阴虚咳嗽等类型。  相似文献   

3.
孩子咳嗽有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之分,而外感咳嗽又分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不同类型的咳嗽在用药上是完全不同的,食疗的方法也会不同.  相似文献   

4.
山药酒:鲜山药350克,黄酒2000毫升,蜂蜜适量。山药切片,将黄酒600毫升倒入砂锅中煮沸,放入山药,煮沸后将余酒慢慢添入;山药熟后取出,在酒汁中再加入蜂蜜,煮沸即成。可健脾益气,主治虚劳咳嗽、痰湿咳嗽、脾虚咳嗽或泄泻、小便频数。外感咳嗽忌服。  相似文献   

5.
每到秋冬,孩子咳嗽就成了普遍问题,让很多家长非常困扰。其实,儿童冬季外感咳嗽之所以成为家长的心病,是因为在调理中存在一些误区,调理不得当,自然效果不好。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些误区。  相似文献   

6.
咳嗽是小儿常见呼吸道疾病的症状,临床常见的咳嗽有两大类:过敏性咳嗽和感染性咳嗽。  相似文献   

7.
咳嗽是呼吸道 的一种防卫反射。当气管内误入异物或分泌物积聚时,便会反射性地出现咳嗽,以便将异物或分泌物排出,使气道通畅,保证呼吸功能正常。不同的呼吸道疾病,其咳嗽声音、出现时间、持续时间以及痰液的性状和全身或局部的症状大都有其本身的特点。因此,做父母的应该认真观察孩子的咳嗽,及时向医生反映病情和咳嗽的特点,以便及早诊断,急取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8.
从宝宝哇哇落地的那一刻起,他就成了全家的呵护对象。不论吃喝穿都享有“特权”,只要一不适,如发烧、腹泻等情况的发生,顿时全家手足无措。于是,有的家长马上翻出药物给他灌下,恨不得药到病除。殊不知,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极有可能造成延误病情等严重后果。一戒:见咳就止当小儿患伤风感冒时、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时,常常伴有咳嗽的症状。许多家长往往认为咳嗽应抓紧用药止咳,常不经医生检查病因就给小儿服用止咳药。这种做法属于滥用药物的行为。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人体通过咳嗽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和过多的分泌物,具有清洁和保护呼吸…  相似文献   

9.
孩子有多强大,孩子对世界的认识又有多深刻,我们真的了解吗?每到换季的时候,儿子就爱感冒咳嗽。带着儿子一趟一趟地跑人满为患的医院,听着儿子一声接一声让人揪心的咳嗽,对于我来说简直就是个心力交瘁的噩梦。秋风起的时候,他又感冒咳嗽了。这次还好,没有发烧,坚持给他熬了一个  相似文献   

10.
宝宝到了秋天易内生燥热,不及早防治,严重者将出现咽痛、咳嗽、痰黏难咳、气逆、发热、肛裂出血等病症,妈妈们该怎样让孩子免受秋燥的伤害?专家说:预防"秋燥"从"吃"开始。  相似文献   

11.
刘俊 《母婴世界》2014,(8):30-31
《黄南内经》日:“风者百病之始也……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指出外感风邪引起感冒的论述,故感冒又积伤风。但在不同季节,往往夹时令之气而伤人,如冬季多风寒,春季多风热,梅雨季节多夹湿,夏季多夹暑湿,秋季多夹燥气,因此伤风有寒热之分,即热伤风和冷伤风。而当”伤风”遇上“暑热“,我们可以怎么接招呢?  相似文献   

12.
鲁迅素谙写人的技法,往往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个呼之欲出的艺术形象。但在描写小栓咳嗽这一细节上,却是用墨如泼。他这样六次描写了小栓的咳嗽:①“里边的小屋子里,也发出一阵咳嗽。”(《药》第一部分)②“那屋子里面,正在窸窸窣窣地响,接着便是一通咳嗽。”(同上)③“小栓便禁不住心跳起来,按着胸膛,又是一阵咳嗽。”(《药》第二部分)④“……里边睡着的小栓也合伙咳嗽起来。”(《药》第三部分)  相似文献   

13.
小时候,我是村里出了名的“跟屁虫”。因为我爱说、爱唱,还爱跟在别人身后模仿别人。 记得在我三四岁的时候,有一天,哥哥在家看电视,我在他身后“干工作”。哥哥时不时挠挠头,我也使劲挠挠头。哥哥咳嗽一声,我也使劲咳嗽一声。哥哥说我“讨厌”,我就还他两声“讨厌”。哥哥忍无可忍,便把我拖到院子里,然后锁上门,只留我一个人在院子里“哇哇”大哭。  相似文献   

14.
妻子自从生下儿子后,就得了个咳嗽的毛病。她的咳嗽好发于春季和秋季,每当发病,先是几声慢咳,后来是轻一阵急一阵,再后来就是咳得嘴合不起来,腰直不起来,眼冒金星,天旋地转。夜里睡着了又咳醒了,披衣下床,捂着肚子佝偻着背,咳得房动地颤,咳得倒海翻江。将吃的全都吐了出来。为此,妻子是出了小医院,又进大医院,化验,拍片,都说没什么问题,只是普通的气管发炎而已,消消炎就可以了。回来舌吃药打针,双管齐下来消炎。  相似文献   

15.
杜丽 《教育文汇》2013,(5):39-39
春日的暖风,吹得我心里痒痒的。一不小心,感冒了,连续打了七天的点滴,仍旧高烧不退,一直咳嗽。医生让我再休息一段时间,可我心中实在放不下班里的60多个孩子,还是坚持来学校上班了。  相似文献   

16.
夏令时节,用按摩手法治疗小儿咳喘,临床上鲜为报道,笔者根据前人“冬病夏治”之经验,遵《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之原则于每年夏季“三伏”天,采用按摩方法,对39例小儿咳喘,进行诊断与防治获良好效果。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童19例,女童20例,8个月~2岁11例,2岁~6岁18例,6岁~9岁10例。辩证分为:外感咳嗽29例;内伤咳嗽8例;  相似文献   

17.
最近,小刚在电脑活动小组的同学的笔记本上偶然发现一个公式:叫什么“伦敦”十“油条”=“爱咳嗽”。小刚思考了好久,就是想不出来?如果不重要, 他怎么会记在电脑记录簿上了,一定有什么玄机! 于是,小刚一到了电脑活动课,就“迫不及待”地去找答案,可是找来找去都没有答案,小刚只好求教  相似文献   

18.
“气肚脐”     
陈春 《母婴世界》2008,(5):50-51
1个成长方案宝宝又哭了。怎么肚脐这儿鼓起来了?有些宝宝,脐带脱落后.在肚脐处会有一个向外突出的圆形肿块,在宝宝哭闹、咳嗽、排便时更加明显,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脐疝".这在6个月以下的宝宝是比较常见的。  相似文献   

19.
牛娜 《山东教育》2020,(5):103-104
正值初冬,又一年的呼吸系统疾病高峰期开始了,门诊病人人满为患。"咳咳咳",一个2岁多的小男孩被妈妈急匆匆地抱进诊室,一坐下,妈妈就开始叙述孩子病情:孩子咳嗽5天了,开始不发热,只是咳嗽,家里给孩子用了止咳药,今天孩子开始发热。简单了解过病史后,经检查发现孩子双肺听诊布满水泡音,呼吸急促,三凹征阳性,我询问家长在家给孩子吃的药。"哐当"一声,一大包药放在桌子上,妈妈说:"这些都是孩子这几天吃的药"。  相似文献   

20.
前段时间,特别是收割庄稼的时候,一到傍晚天上就会下一场奇怪的"雾",浓雾弥漫,熏得人睁不开眼,呛得人不住咳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