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智 《华夏文化》2004,(1):54-55
中国是艺术的国度,传统音乐是五千年中华文化与艺术的重要组成。没有音乐的民族不仅缺乏精神享受和心理愉悦,而且是孤独寂寞、了无情趣的。自原始社会起,中国古代的先民们,就用他们的聪明智慧和艺术天赋,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乐器和灿烂辉煌的古典音乐,尽情抒发着他们的喜怒哀乐,表达他们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之情,从而使他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饶有情调。  相似文献   

2.
执手礼溯源     
胡发贵 《寻根》2007,(3):84-85
中华民族自古是讲究文明礼仪的民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礼节特别多,如揖、拜、跪、稽首等等。这些礼数的形式不一,行礼的方法也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宾主之间相向行礼,没有任何肢体上的接触。有论者据此认为,中国古代没有“握手礼”,这一礼仪是外来的。  相似文献   

3.
陈四海  卫雪怡 《寻根》2006,(1):31-36
“鼓”是一种古老的打击乐器,属“八音”中的革类。在众多的鼓类中,建鼓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建鼓在古时常用于战争、宫廷、祭祀、娱乐等场合之中,从目前各地出土的汉画像石来看,建鼓图像纹样屡见不鲜,这些丰富多彩的图片资料,为我们进一步了解、研究建鼓的形制、演奏方式及发展变化,提供了更为直观的线索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常认为"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之"李约瑟难题"是在1964年提出的。实际上,在1944年浙江大学研讨会上,李约瑟就与我国一批学者较深入地探讨了这个问题。清末民初,严复、梁启超、冯友兰、任鸿隽、王阧等都不同深度地论及和研究了这个问题。1944年,李约瑟的观点已经形成。李约瑟坚持社会因素决定了中国未能产生近代科学,与他1930年参加第一次科技史国际会议、受苏联学者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在列车穿梭、人头攒动的纽约地铁站台,每天都有许多身怀绝技的艺人或艺术家来到这里进行即兴表演,其中有画家、有魔术家,但最多的要算是音乐家了。在这里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不同肤色的乐手或音乐家所演奏的不同乐器,这些艺术家们的表演把纽约地铁车站变成了一个大剧院,  相似文献   

6.
今年2月10日,作为中法互办文化年中“中国文化年”重要项目之一的《中国古代乐器展》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开幕。展厅内琳琅满目,风格各异的中国古代乐器将8000余年中国音乐文化的历史呈现在法国观众眼前,生动地告诉观众,自中华文明曙光初现,中国音乐便随之诞生。8000余年来,中国音乐记述了中华民族的世代悲欢。中国乐器是中国音乐史重要的组成部分,种类繁多、历史悠久是其主要特征。从种类而言,可分体鸣乐器、膜鸣乐器、弦鸣乐器、气鸣乐器等四大类;就其发展而言,可分远古时期(约公元前6000—前711年)、先秦时期(公元前711—前256年)、秦汉隋…  相似文献   

7.
当年,一个叫西德尼·比切尔的人把萨克斯带到了爵士乐队,人们猛然发现——这里才是萨克斯应该呆的地方。从此,人们称西德尼·比切尔是萨克斯之父。尽管他不是萨克斯的发明人,但他给萨克斯找到了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一个能充分释放能量的空间。经过一代代萨克斯手、爵士乐手的努力,如今萨克斯在爵士乐中已成为一面魅力四射的旗帜。它吸引着无数热爱爵士音乐的人走近它、拥抱它。好的乐手都是吹爵士音乐的日前,记者采访了我国第一代涉足爵士音乐的萨克斯管演奏家陆廷荃。实在太大了。我们的其他乐器与国外相比虽也有差距,但出国参赛也…  相似文献   

8.
今年3月,由韩国古乐器研究协会主办的首届国际箜篌艺术节分别在汉城及金州市举办。来自中国、日本、朝鲜、缅甸及韩国的箜篌演奏家、学者和乐器制造者齐聚一堂,这是亚洲箜篌发展史上的首次盛会。中国著名箜篌演奏家崔君芝与其学生吴茜,代表中国箜篌界与会,并分别在金州艺术剧院及汉城国家音乐厅的两场国际箜篌音乐会上精彩演奏,此行她们带去了著名作曲家刘锡津的《袍修罗兰箜篌套曲》等箜篌名曲。崔君芝的箜篌演奏,颇具现代感染力。1979年,崔君芝从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毕业,她对重获新生的箜篌一见钟情,义无反顾地投入并视其为事业。因当时无…  相似文献   

9.
话说唢呐     
岳岩 《华夏文化》2003,(2):48-49
唢呐 ,又称喇叭、海笛 ,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双簧气鸣乐器。它历史悠久 ,品种繁多 ,发音高亢、嘹亮 ,过去多在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 ,丰富了演奏技巧 ,提高了表现力 ,已成为颇富特色的独奏乐器 ,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早在 170 0多年前的西晋时期 ( 2 65—3 16) ,唢呐已在新疆拜城一带 (古称龟兹 )流传 ,新疆克孜尔千佛洞第 3 8窟 (开凿于公元3世纪 )壁画中有其图像。北魏时期 ( 3 86—5 3 4)开凿的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第 10洞也有演奏唢呐的伎乐人雕刻。这种唢呐的哨、管身和喇叭…  相似文献   

10.
日本的“三曲”(Sankyoku),并不是三首曲子,而是一种日本古典器乐演奏的艺术形式。这里的“曲”是指乐器,简单地说,“三曲”就是三种乐器进行合奏的意思。三种乐器中.筝和三味线是固定的,第三种乐器是胡弓或尺八。  相似文献   

11.
朱汉杰 《寻根》2006,(6):113-114
朱姓历史古老源长,同其他姓氏群体一样,源头很多,其中以始祖轩辕之孙、颛顼高阳帝的苗裔晏安曹国一邾挟邾国一沛国朱氏为主源头,朱姓家族从。。个普通民族,繁衍成长为中华著名姓氏,在当代中国大姓中排第14位,总人口近两千万。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阅读日本文学作品或者新闻报道的时候,不时会碰到一些怪字,查<新华字典>找不到.比如日本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和迁哲郎(1889~1960年),这个"迁"(tsuji)字就不多见.还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同样一个字,日语原文和翻译过来的汉文不是一个字,比如日本前首相小渊,日文中写的是"小渕"(kobuti).日本字不是都来自中国吗?怎么会有我们字典中没有的字呢?  相似文献   

13.
苗姓源流     
牛思涌  苗兆文  卢化南 《寻根》2007,(2):123-125
一苗姓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古老姓氏。公元前11世纪,西周建国后,封黄帝的后裔熊绎为楚王。传16世到庄王。楚庄王九年(前605年),任楚国令尹的若敖氏反叛,很快被楚王扑灭,若敖氏族子贲皇害怕被杀逃亡到了晋国。  相似文献   

14.
神主探源     
樊德昌 《寻根》2007,(3):31-33
“神主”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牌位。 在我国古代的灿烂文化里,祭祀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上古时期,面对浩瀚神秘的大自然,人类是那样地无奈,因此,不得不把所有无法理解、无法解释、无法对付的自然现象统统归结为“神”,而且,又不得不以虔诚的言行来祈求“神灵”庇佑苍生,降福黎民。  相似文献   

15.
张慕华  朱迎平 《寻根》2007,(5):94-100
古代散文文体形成的重要途径是“随事立体”,即根据社会生活的需求不断创立出新文体。这就造成了古代散文体类的繁多,也使有些文体的功能十分狭窄,“上梁文”就是典型的一种。  相似文献   

16.
一 近年,据传媒的报道,有些佛家寺院腊月八日,煮腊八粥施众,不仅佛教信徒,即一般民众也乐往喝一碗腊八粥.谈腊八粥的民俗与其起源,不能不谈它与佛家的因缘.南朝梁时僧佑<释迦谱>说释迦牟尼因长时间苦修,身形消瘦,有若枯木.有一牧羊女献上乳粥,释迦牟尼喝后,体力恢复,因而成道.其成道日,正是腊月八日,后世佛教徒遂于此日煮粥、喝粥,以表示对释迦牟尼的纪念.  相似文献   

17.
张翠霞 《寻根》2011,(2):110-115
在民间日常生活中,"神"作为人想象幻化的单一或诸多事物灵魂的主宰,无具体形象可言。然而在对神的敬祀供奉活动中,人们却需要一个可资参拜敬祀的物质对象,由此,  相似文献   

18.
周放 《寻根》2007,(3):41-45
世界文化是在东西方不同民族长期互相交往中形成的。这在东西方语文各有不同的“中国”名称而语词却同出一源这一点上也得到了印证。对于“中国”一词的外文译名出于同一词源,学术界争议并不大;至今依然无法做定论的问题是,这个词源究竟确指什么?就阿拉伯语“中国”一词而言,“隋尼”(Sīn)究竟是对中国地名或朝代名称(秦或隋)的音译,还是对中国特产(丝、瓷、茶、粳等)名称的中国发音的模拟?  相似文献   

19.
范毓周 《寻根》2009,(2):4-8
魏晋风度亦称魏晋风流,是魏晋之际自竹林七贤开始形成的名士风范。究其要素,不过是服药、饮酒、清谈和雅量,但其本质却是追求理想化的人生,因而影响了其后千余年的士人,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向往不已的人格典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