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在生物学教学中,比较注重“引言”这个环节,想方设法尽量将引言讲得生动有趣,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实践证明效果很好。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 一、初一《生物》课程 九年义务教育《生物》教材第一册(上)的“探索生物的奥秘”这节课,引言就相当重要,因为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一,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学习生物知识,如果引言引得好,就会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果引言引得不好,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听起来觉得乏味,提不起学习的兴趣,那么以后的教学就会变得非常被动。这节课我是这样引入新课的: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下面简称课标)强调,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任务驱动教学法正是适应课标要求的教学新方法,通过“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一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课程改革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3.
王秋月 《考试周刊》2011,(58):169-169
在《生活与哲学》课教学实践中,经常有学生反映该课“抽象”、“枯燥”、“无味”,有相当部分学生对之兴趣不高,因此教师要把这门课程教好,让学生自觉地喜欢上这门课程,更快地找到学习哲学课程的乐趣,让沉闷的教学课堂变得津津有味。  相似文献   

4.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是课程改革后依然保留的一节教材。它虽不是学生生物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内容,但却很适宜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因此这一节课受到了许多教师的重视。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模式教学,辅以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以问题教学模式上好这节课,问题的设计自然十分关键。问题的设计应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我在多次教学中,不断改进,设计了以下一组问题,启迪学生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以往,我们更多强调学生课中参与探究、课后参与反馈,忽视了课前参与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6.
我虽然从事生物教学达26年,但我还是很想在生物教学方面能更多地向别人学习,了解当前生物教改的动态,以便推动本校的生物教学改革。因此,尽管我任教高三生物,要外出三四天,担心会影响教学。为了不失去这次学习机会,就将一周9节课集中在周六和周一两天上完。人累极了,因为这累争得了一个学习机会,所以累得值得。三天听了11节生物优秀课,收获确实不小,大体可以分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我深切感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真  相似文献   

7.
张林 《物理教师》2000,21(4):12-12
现行物理教材必修本(第二册)第八章“光的本性”中的第一节“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是较难教的一节内容,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如下几条:(1)本节内容基本上是叙述微粒说和波动说的发展史,没有练习量,课堂时间显得多了,出现“没事干”的现象.(2)有些教师不重视本节内容的教学,认为各类考试根本不会考查这些内容,因此上课时照本宣科,上不出新意,从而心理上惧怕上这节课.(3)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认识不足,甚至把本节课当作是听历史故事,弄不清楚本节内容在本章中的地位. 由于这些原因的存在,对本节课的处理出现了两…  相似文献   

8.
1教材分析 1.1地位作用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一“分子和细胞”中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细胞的化学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既能帮助学生巩固前面的知识,又能为学生学习细胞的代谢作好铺垫,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课标(实验版)》把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四个学习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都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教学要求,因此,笔者认为落实三维目标,是把握教学的根本,从三维目标来把握教学,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条件之一“想象”,开发与利用实施有效教学的课程资源,另一方面要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提供必要的范画、图片、资料、多媒体等物质条件,努力丰富表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有人把中学阶段(大约12岁到18岁)称为人生的黄金时代,这一黄金时代的大部分宝贵光阴是在课堂里度过的。一年12个月,大约有9个月在上课,每个学期要上六百多节课,一年要上一千多节课。因此,一个学生如果不把上课作为学习的中心环节,那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相似文献   

11.
苏霍姆林斯基有个重要的观点,他认为:儿童在课堂上要掌握的抽象真理和概括越多,这种脑力劳动就越紧张,那么,儿童就应当经常地到知识的源泉──自然界里去。因此,他常到自然界去上生物认历史认语文课……为的是“不让校门把)L童的意识与周围世界隔绝起来”。他上的这节课叫(自然界的生物与非生物)。他没把现成结论直接告诉学生,因为他认为:“用记忆代替思考,用背诵来代替鲜明的感知和观察,只会使学生变得愚笨,以至最终丧失学习欲望。”他是通过)Li在直接的观察比较中完成抽象思维的训练的。这节课上自始至终他没有一句越沉代…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 :(略)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化教学设备、教学软盘、课文录音。教学过程 :一、初步谈话 ,引入新课。同学们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不做“小马虎”》 ,知道了马虎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学习、做事马马虎虎会耽误事情 ,危害很大。学习、做事时要认真、仔细 ,不能马虎 ,养成好的习惯。今天 ,我们学习新的一课 ,要养成另一种好习惯 ,这就是“抓紧时间做”。(板书课题 :2 抓紧时间做)二、看图学文 ,明白道理。1 结合图1—3,学习第1—3节。提问 :乐乐是怎样抓紧时间学习的?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小结 :乐乐做功课先做好准备(板书 :做好…  相似文献   

13.
小语教学八法庐江县小山小学张成厚(一)内容显示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要教学任务应当由学生完成。每节课教师首先应让学生知道学什么”,然后再指点(或师生共同研究)“怎样学”。为此,教师应在课前把本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告诉学生;课中,师生围绕既定任务进行有...  相似文献   

14.
“人类遗传病与优生”是高中《生物》第二册第六章第五节的内容。新课标对本节课内容要求相对较低,只要求学生知道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及优生知识,且教材可读性较强,因此,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是让学生阅读课本后在其中做标记来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如果我们精心设计,也能把这节课上得生动而活泼,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王志存 《学周刊C版》2014,(10):149-149
对学生的评价是新课程教学中实现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在新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学习做出有效的评价,评价的结果直接影响学生本节课乃至后续课程的学习效率。因此对学生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在新课程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一、精简讲读课,增加自学课语文教学要改变“少、慢、差、费”的现状,就必须在‘精讲”上下功夫。近年来,我压缩了讲读课,增加了学生的自学时间。每周5节语文课,我精讲2节,指导学生作文2节,学生自学1节。在语文自学课上,学生完全成了学习的主人,他们可读课文,可写日记,可阅读课外书籍…··总之,学生可在语文知识的海洋里邀游。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除了上好课外,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外活动。()诗文朗诵会。学生或朗读课…  相似文献   

17.
当前,教师的教学设计偏重于对教材的研读和挖掘,忽视了学生已有经验可能对学习产生的影响,对学生可能的误解缺乏相应策略的预设,于是,在课堂教学中便不太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对学生的误解也往往缺乏学生层面的思考和分析。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此,研究“学生经验的课程”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下面笔者结合苏科版教材八年级第九章第一节《反比例函数》(第一课时)来谈谈对基于学生经验的数学概念课设计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农村学校由于课堂学习的单一性与学科的封闭性,中小学生的学习被禁锢在课堂与教学课本中,课外阅读活动成了农村学生的奢望。自上海课程改革以来,语文学科中安排了1—2节“阅读”课,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架起了桥梁。但由于受单一课程观的长期束缚,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还不尽如人意。因此,我们有必要围绕  相似文献   

19.
对学生的评价是新课程教学中实现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在新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对学生的学习做出有效的评价,评价的结果直接影响学生本节课乃至后续课程的学习效率。因此对学生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在新课程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生物化学课程是农业院校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文章在分析生物化学课程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以“学”为中心的“三环节+双主体+双提高”教学模式,通过抓好课前、课中和课后“三环节”,激活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互动共振,实现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双提高”,探索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推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