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自进入近现代以来,几次面临"向何处去"的困境和选择。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先从学习西方到学习苏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走俄国人的革命道路到走自己的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又从学习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到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改革开放后,从突破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道路经历了从移植到自主的生成历程,它带给我们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2.
【专题导读】 从新中国的建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为第一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关键词是“巩固”和“过渡”,主要内容是新政权的建立、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完成。三大运动和“三反”“五反”运动的实施、恢复发展经济主要围绕的是新政权的巩固,但没收官僚资本、合理调整工商业等措施也已开始为社会主义过渡作准备;三大改造、一届人大和宪法的颁布等则以过渡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3.
《滁州学院学报》2019,(4):24-28
从旧式道路、理论、制度的屡试屡败到选择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道路;从马克思主义指引的道路的成功实践到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实现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有机统一;从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到跨入新世纪、站上新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再到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体系的确立和完备,这一演进过程客观、全面地再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形成发展的历史逻辑。搞清楚这一历史逻辑,对我们更加自觉地坚定"四个自信"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推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多维发展,实现了理论维度从邓小平理论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功能维度从政治主导到多元协调的立体演进;价值取向维度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与升华;世界维度从定位中国发展到寻求国际认同的质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继续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实现改革开放与意识形态建设的互促互进、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三反、五反”运动是建国以后在党政机关和私营工商业中开展的重要运动,它直接影响到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与方式,对新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教训是相当深刻的,值得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有一个过程,人们对这一理论的认识和概括也有一个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历了从"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演进过程.与之相适应,其体系概括,则经历了从"邓小平理论体系"框架到"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体系"框架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框架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从历史进程看,"三个代表"要求的提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中间环节;从理论逻辑看,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三个代表"要求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而作为"系统的科学理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包含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进一步回答,是"三个代表"要求的具体展开.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育科学的建设和发展至今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教育科学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它经历了从建国初期的学习苏联教育学到"文革"中批判苏联教育学;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科教兴国";从封闭自守到改革开放;从教育学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中国教育科学正越来越贴近现实、贴近群众、走向世界。然而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还需要正确处理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关系、外国教育经验与本土经验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由此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历史、把握现实、谋划未来!  相似文献   

9.
戴建兵 《人民教育》2021,(10):27-30
一、西柏坡精神的形成与内涵 20世纪40年代后期,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移驻西柏坡,这个普通的小山村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新旧中国的分水岭在这里形成;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伟大思想道路在这里交融;中国革命从战争到和平、从农村到城市、从革命到建设的三大转变在这里酝酿;中国共产党人全面执政的"赶考"之旅在这里启程;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相似文献   

10.
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发生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两次失误,这两次失误使中国的政治经济陷入危机.这种危机是社会主义体制性危机.危机带来了严重后果,中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同时,危机集中地暴露了传统社会主义体制的弊病,也促使人们以批判的眼光重新审视传统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为改革和发展社会主义提供了有益的参照.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历史经验,从中国国情出发,对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体制进行了深入改革,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摆脱了社会主义体制危机.  相似文献   

11.
王美玲 《天中学刊》2013,28(4):40-42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同时胜利"论到列宁的"一国胜利"论,社会主义模式经历了从经典的社会主义模式到革命的经典社会主义模式再到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演变。社会主义模式的演变启示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更广泛的中国化,确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逐步掌握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厘清了发展的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分别形成了建国初与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时期发展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理念。纵观这些发展理念与思想,他们具有以"工农"到"经济"到"人民"为中心的侧重逻辑,以"矛盾"到"改革"到"创新"为核心的动力逻辑,从"征服"到"利用"到"尊重"自然的理念逻辑和从"解难"到"脱险"到"圆梦"的实践逻辑。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观的逻辑演进,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建设"到"发展"党的十三大以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十七大报告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之变饱含着深刻内涵,表明我们党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开始了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4.
学界目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起点的定位基本上在建国后,特别是50年代后,这与十二大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是有很大关系的,随着十六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正式确立,以及十七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笔者认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特别是对它的起点的认定,直接影响到我们对这个概念本身的理解。作为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起点也是丰富的、多层次的,而决不是单一的、绝对的。  相似文献   

15.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指导思想,经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提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到国庆30周年讲话全面确定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纲领和提出开创"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再到<历史决议>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提出这条正确道路的科学内涵和具体路径,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实践中不断作出新概括,对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认识越来越具体、丰富、系统,到十二大开幕,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对这一科学命题提出的历史过程作出评析,有助于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60年代前期,为了整顿干部中滋生的资产阶级思想作风,打击新生的资产阶级分子,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了一场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分散主义、反对官僚主义的运动。根据中央精神,江苏省有步骤地开展了"五反"运动:进行阶级教育、领导干部"洗澡下楼"、反对贪污盗窃与投机倒把、复查与划阶级。"五反"运动有一定的消极作用,但是远低于它在密切干群关系与改善干部作风、改进管理体制与发展国民经济、打击犯罪活动与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产生的积极作用。究其原因,与"五反"中制定的一些正确和比较正确的政策,并且不断地纠正偏差,从而减轻运动所造成的危害有关。  相似文献   

17.
1951年12月到1952年6月,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内部进行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运动(简称"三反"运动)的同时,在工商界中进行了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窃国家资财、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运动(简称"五反"运动),这是我国过渡时期五大运动之一,是工人阶级和全国人民对于资产阶级的一场严重斗争.这场斗争集中地反映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谁战胜谁"的斗争,反映了国家限制和资产阶级反限制的尖锐斗争.通过这场斗争,打  相似文献   

18.
从建国初到"八大"前后,毛泽东同志对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有益探索。他认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正确地对待国内外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选择是一个关系到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重要问题.以毛泽东、邓小平为代表的两代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各自确定的社会主义发展目标,进行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伟大探索.从毛泽东"大同"理想到邓小平"小康"社会,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模式选择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变.从这一转变中,能发现一些具有规律性的东西,这对我们今天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有重要启迪作用的.  相似文献   

20.
"民本位"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的一种,是伦理政治的一种理论形态.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遗产,进行从"民本位"思想到民本主义的改造,到民本主义的实现,理论上讲,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现时代的科学运用,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质;实践上讲,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结合的必然产物,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与世俱融的品格.这种改造和发展必将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乃至全人类文明进步事业,都将起到重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