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古代一种极为重要的政权组织形式,它始于秦汉时期,终于辛亥革命,其贯穿于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它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历史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扮演着举重若轻的角色和地位,对中国社会发展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与作用。在本文中,笔者就管见所及,主要针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发展历程以及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阐述,从而概括性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历史上产生的影响及作用,以资求教。  相似文献   

2.
顾准是中国当代最具个性和独创性的思想家和历史学家。他历史思想的核心是对中国专制主义的本质作出新的批判性解释。顾准历史思想的特点之一是强调历史比较,并在比较中将重点放在考察中西方历史之间的本质差异上。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专制主义与资本主义、专制主义与民主政治这两大主题,从而证明决不能轻率地将西方历史往中国历史上生搬硬套。因为中国历史的本质是绝对专制主义。专制主义在顾准的历史思想中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总体范畴,它不仅是指政治层面的专制制度,而且还包括经济层面的生产方式,以及思想层面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3.
自然经济(小农经济)是封建专制主义必不可少的生存土壤,它为之供给物质能量和经济支撑,并从根本上规定了封建专制主义内部架构、内在品格与外在表征。自然经济是封建专制主义最深层的运行机理与形态特征。自然经济具有不自由与受强制性,小农经济是中国传统社会自然经济的基本表现形态,并衍生出一系列的小农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4.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它经历了初步形成,确立,巩固,完善,加强,新发展,强化几个阶段,章认为元行省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并且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这个问题,即,从设置行省的目的,行省的作用,行省的权力。  相似文献   

5.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它经历了初步形成,确立,巩固,完善,加强,新发展,强化几个阶段,文章认为元行省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并且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这个问题。即:从设置行省的目的;行省的作用;行省的权力。  相似文献   

6.
孟德斯鸠认为东方专制主义与欧洲君主政体的主要区别在于君主治国是否遵从已制定的法律,而东方专制主义区别于欧洲君主政体的显著特征是普遍的政治奴隶制。进而他解释东方专制主义根源于亚洲炎热的气候和国土的辽阔,另外宗教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关于专制主义对中国文化发展影响的历史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专制主义不仅无情地摧残了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与学说,使中国文化的多元性遭到破坏,而且排斥和打击了儒学许多优秀的东西,扭曲了处于“一尊”地位的儒学。专制主义统治渗透到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作为文化深层结构的思维模式也受到专制主义的影响。专制主义今天虽已不复存在,但其影响下的思维方式仍在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和创造力,依然是阻碍文化发展的消极因素。要振兴民族文化,必须予以彻底肃清。  相似文献   

8.
法家是极端专制思想的鼓吹者,也是最早的专制政体创建者的精神导师。在实践中,秦始皇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以法家学说为治国思想,实行全面的专制统治。儒学的理论本质与专制主义没有必然的联系。尽管儒家思想有被专制统治者利用的成分,但中国传统社会专制主义的罪魁祸首却不是儒家,而是法家。  相似文献   

9.
许多学术界的同仁都知道,谢天佑教授是倒在书桌上的。我当时作为先生的研究生,亲睹了他打破生活常规、夜以继日撰述《专制主义统治下的臣民心理》(以下简称《心理》的感人场景。半部遗著后略经整理,先于1989年6月由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出版;翌年7月,又作为吉林文史出版社“历史反思丛书”的一种,在大陆付梓刊行。专制主义作为一种国家体制、统治形式,锲入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每一个角落,制约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则。以君臣关系、臣民心理为切口,剖析专制主义的内涵和辐射,富有开创意义。《心理》把历史和逻辑的方法结合起来,从专制主义的产生、权力结构的确定到臣民心态的种种表现,将扑朔迷离的官场沉浮、血雨腥风的名利争斗,淋漓尽致地显露在世人眼前。  相似文献   

10.
专制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在世界史上是极为少见的。在古代,专制主义可谓是深入人心,成为中国古代普遍社会心态的一部分。直到近现代,专制主义的幽灵仍在中国的大地上游荡。为什么专制主义会有这么大的魔力,影响中国几千年呢?这里,笔者想通过对中国历史上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传统文化、社会心态的分析,来探讨其原因。一古代中国,幅员辽阔,文明发祥地主要是地处暖温带的黄河中下游和地处亚热带的长江中下游。那里有着极为广阔的肥沃的土壤,且灌溉较为便利,这样的地理生态系统,易于发展农业生产。正因为如此,中国在母系氏族公社后期,就形成了…  相似文献   

11.
张慧 《政治思想史》2019,(4):138-159,200
拉里维埃是法国重农学派政治思想的主要阐述者。他构建了"自然秩序"理论,表述了以财产权为基础的自由观和以交换为基础的平等观,反对了等级社会中的特权制度,捍卫了个人的自然权利。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合法专制"理论,将君权认定为一种源自社会契约的监护权力。在这一理论中,君主掌握立法权和执行权,司法权另置,同时有一套从地方到中央的议会体系。此外,司法官员和公共舆论也是约束王权的重要力量。从实践上,"合法专制"和绝对君主制时代的政治实践具有连续性,即保守性;但从目的上,它对捍卫个人自由和平等而言具有激进性。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在培养目标和教学手段上强调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我国课堂专制教学扼杀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期能够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吴虞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由于特定的时代的原因,以吴虞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先驱们把“非孝”作为反封建的突破口,希望通过对传统儒家孝观念的否定,从而推翻专制政治,使中国传统的思想形态出现重大转折,逐步走向民主与自由。而吴虞“非孝”观念的产生又与其家庭生活有着密切关系。吴虞对儒家孝文化的批判是深刻的,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但同时也有着明显的缺陷。  相似文献   

14.
在《商君书》中,比较早地出现“自治”一词。此处之“自治”,其意即在法制的框架内,民众做好自己的份内的职事;它并不主张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而是要求在专制主义下无条件的服从。因此,《商君书》中的“自治”观,不能作为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和政治资源。  相似文献   

15.
民本思想是我国古代德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政治哲学的精华,它对政治理念和政治思维的影响是深刻而长久的,人们时时处处仍可见其余绪,其务实精神和辩证思维尤值称道,借鉴意义自不待言。一般否定是不足取的。但民本思想毕竟是专制主义时代的产物,其历史和和阶级的局限性在今天已暴露无遗,消极影响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已有所彰显,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批判的分析,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摒弃其专制性的糟粕,使之成为当代德治思想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6.
现代新儒家中的主要人物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反传统”都进行过多角度的反思,其中以徐复观的反思最具代表性。他的反思主要体现在反对颠倒学术思想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强调对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与传统思想文化应加以区分;拒绝形而上的穷究,强调传统与现代并不矛盾,力主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疏释;主张不应有中西之争,反对全盘西化,重视传统思想文化的历史考索;客观评价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强调知识分子对传统和对历史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提出了“文化自觉”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17.
本以唐代名史学家刘知凡为中心,探讨了传统史家权力意识的历史和化根源,着重分析了史权与以皇权为代表的专制主义势力间矛盾冲突的原因和表现,同时也对这种史权意识在刘知几身上的特殊表现了作了一定的探析。  相似文献   

18.
谭嗣同的民权思想有人民选举罢免君主,抨击封建专制,反对封建纲常名教的伦理道德,主张妇女解放等内容。这些思想较之同时代的其他人远为激进,但却充满了两重性,说明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动摇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包含人自我身心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三个逻辑层次,以此为思想基础,封建社会各家各派的思想家们设想出了他们所认为的理想社会,概括起来主要有大同社会和小国寡民社会。但因历史的局限性,封建社会的思想家们所追求的理想社会都无法成为现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传统和谐思想实现了现代转换,和谐社会的内涵也得到了拓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科学发展、共创共享、公正平等、民主法治的社会。  相似文献   

20.
董仲舒和他的《士不遇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仲舒的<士不遇赋>真实地表现了他个人的不遇悲慨,也典型地体现了一代士人在大一统一人专制政治下普遍化的不遇境况.但与西汉众多不遇赋不同的是,不管是对现实的批判,还是对不遇之感的消解,这篇赋都表现出至为浓厚的儒者的色彩.我们从这篇赋中,能够真切地体会到董仲舒作为儒者的高尚的人格与志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