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学校要尊重学生的"体育人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竞技体育已逐渐在中国不少高校体育定位中形成强势地位,这损害了大学生的体育权益。为保证高校体育公平公正地得以实施,本提出了“体育人权”的定义,并从伦理学、经济学和法理学的角度对体育人权的定义及其内涵进行了多元分析。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分析德育课“满堂灌”的弊端入题,肯定了在德育课教学中适时、适量地进行“课堂辩论”的积极意义,并就如何实施和组织“课堂辩论”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3.
论新时期高校政工干部应具备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的观念被打破,新观念和新思维的逐步形成,对高校政工干部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从引导、教育和服务青年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角度,探讨现代高校政工干部必须具备“讲政治”、“做人”、“生存”和“正确评价他人”的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公平性、合理性、合法性和科学性等视角对学生实行“末位淘汰”制所存在的若干缺陷进行了分析,并从高校内部改革的角度论述了遏制大学生混学分、混文凭等“不良”现象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
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欲在实践中彻底解决此问题,就必须在思想认识上实现从科学“不费分文”到“科学价值库”的飞跃。马克思的“不费分文”生产力论,是“科学价值库”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依据。“科学价值库”中的价值存在形式是潜在的,是科研人员所创造的所有剩余价值的总和。实现从科学“不费分文”到科学价值库的认识飞跃,对于全面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重新认识超额利润的实质、解决“无人工厂”中的价值来源问题、从全新的角度理解教育的社会功能及理解、贯彻党和国家制定的有关方针政策等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前修时贤从古注、辞例、语境、来源等角度挟发了“少负不羁之才”中“负”的“缺少,没有”义。本文从词义引申、表义框架两方面加以正反中论,使这一结论更为信而有征。  相似文献   

7.
从唯物主义的角度高度评价了“重估一切价值”的价值,认为尼采哲学之可贵就在于它能唤醒并激励人们的思想,并使人们摆脱“教条主义的昏睡”;同时文章认为,“价值的重估”是人类每处于精种信仰危机时所必然面临的问题,并且提示中国在从政治时代向经济时代的过渡中,同样面临着新的价值世界的选择问题;最后文章客观地分析了“重估一切价值”学说乃是唯心主义的、非理性主义的、贵族主义学说。  相似文献   

8.
高校“青椒”专业发展的困境现实表现为身份归属之惑、价值认识之惑、重点领域之惑、目标定位之惑与动力倾向之惑。基于此,本文通过宏观环境层面的反思、中观组织层面的归因及微观个体层面的溯源,深度剖析了两难困境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破解高校“青椒”专业发展两难困境的路径需要社会、高校、教师“三级联动”,协同发力,在社会环境层面创设和谐氛围,在高校组织层面完善配套建设,在教师个体层面提升内核价值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葛民建 《文教资料》2021,(3):114-115
本文从内涵及时代背景、“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实施路径尝试、时代价值四个角度,探究“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10.
德育课是培养和造就德艺双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必不可少的课程,是各级各类职校学生的必修课。但在当前的德育课教学中,德育课的功能没能充分发挥。尽管围绕德育课课程的设置、教材建设及教学方法而开展的讨论,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改革之势风起云涌。但实践中的德育课却仍然见效微。笔者认为,德育课教学改革要真正取得成效,必须从教学管理到课堂要素,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以及如何“考”等都要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一、全面更新德育教学理念目前,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整个社会急功近利之风和浮躁之风盛行,…  相似文献   

11.
顾骅珊 《文教资料》2010,(5):182-184
本文在借鉴其他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立足本校经济学专业建设的实际,提出了“三维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模式,即从实验、实训、实习的角度.通过设计不同的实践教学活动.最终形成“立体化、全方位、多角度、重实效”的实践教学体系,接着从实践教学方式体系、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平台体系等角度探讨了不同的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安排,最后提出了构建这一实践教学体系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现行小学语文教学对感悟的培养大多局限于阅读教学,其教学策咯基本是诵读、体验、联想、想象而已,学生所获只是些皮毛之悟,造成大量的伪感悟。我们应正确认识感悟,并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去培养学生感悟。创设“愤”“悱”情境,寻求“感悟”机缘,让学生获得认识上的飞跃。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它著述中多次提到要“重建个人所有制”,杜林称之为“深奥的辩证法之谜”,我国理论界也讨论了多年,但人们仍是众说纷纭,难以达成一致。联系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的他称之为“历史之谜”的“社会进步与人的价值贬损的同行并存的事实”,或可得出一条求解的新思路:“辩证法之迷”正是对“历史之迷”的破解,要克服异化,就必须重建个人所有制。  相似文献   

14.
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在丧葬习俗上有许多相同、相似之处。“烧饭”、“面”是具有草原特色的游牧民族的丧葬习俗之一。本文从“烧饭”、“面”习俗的纵向研究,试图从文化传承的理论角度,寻求“烧饭”之礼残留至今,“面”之俗却于中世纪湮没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15.
以英国著名哲学家休谟在其《人性论》中提出的“是”与“应当”之间的不可通约问题作为出发点,通过对当代西方一些著名伦理学家的相关论述,从理论、逻辑的角度论证了“是”与“应当”、事实与价值之间的不可通约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6.
德育课教学是一门说理性很强的学科,往往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要想使学生对德育课的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必须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最终能达到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中的“乐学”境界。要使学生从知学,至好学,进而达到乐学的境界,除了智力因素之外,最重要的莫过于“兴趣”这个非智力因素了,这就要靠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与驾驭。  相似文献   

17.
德育课是高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是培养“四有”新人不可或缺的环节。长期以来,高校德育课成效不够理想。如何提高德育课教学质量,是德育教育工作所面临和必须解决的问题。当前德育课教学难度大的原因主要来自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等四个方面。拙仅从学校和教师两方面提出高校管理要从意识、体制、内容和方法上给予德育课以足够的重视;高校德育工作在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加强自身修养。  相似文献   

18.
唯物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切实提高高校思政课实效性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方法密钥。“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辩证法自觉既是思政课之需,也是辩证法之要,善于以辩证思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哲学辩思中审视和厘清“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辩证法逻辑,在对立统一规律中擎画和推进“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辩证法进路,不仅是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应然之义,而且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然之道。  相似文献   

19.
浅议德育课的吸引力、规范力、战斗力张文枢“职工高校是否也应该把德育放在首位?”“要不要开设德育课?”这些问题现在已经取得共识。然而,“德育课能否受到学生的欢迎?”“如何组织德育课的教学?”“德育课能否切实解决学生的一些思想问题?”这是在职工高校开设德...  相似文献   

20.
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思想资源,“四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助力培养大学生文化素养、文化自信的关键举措,更是高校达成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基础所在。鉴于此,从“四史”教育有机融入的价值意蕴分析入手,阐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四史”教育有效融合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