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感激每一天遇到的每一个人,他们对我的工作、我的人生都有一定的启发,帮助我成长和成熟。父母和老师的启蒙1977年,李梓萌出生在辽宁省沈阳市一个普通市民家里。她从小就漂亮可爱、聪明活泼,父母都视  相似文献   

2.
找到那根弦     
<正>在刚接手这个班级的时候,小澜就引起了我的注意。小澜是个内向的女孩子,总是不声不响一个人待着,更让我头疼的是,她几乎每天都迟到。我问她迟到的原因,她支支吾吾、欲言又止。于是我打通了她父亲的电话,在电话中我了解到小澜的一些情况:原来在小澜很小的时候她的父母就离异了,她长期和爸爸、  相似文献   

3.
邱兴玉 《师道》2006,(8):56-57
印象之中,给父亲写信最多的时候,是上大学的四年。那时,几乎一个礼拜就要写一封。记忆中的星期日实际上就是“写信日”。去年,带妻子女儿回家看望父亲。回来后,妻子慧萍告诉我,她在老家翻看了我上大学时写给父亲的许多信。她挖苦我说:“你还真能写,不是三四页,就是七八页。每封信上都不提‘钱’字,可每封信实际上就两个字:‘要钱’!”我无言以对。因为她的话不能说不对。她的一番奚落,更让我无地自容。我的父母,一共生养了我们六个儿女。父母在我身上操心最多,花费也最多。印象之中,父亲是非常开朗乐观的。记得有一次,父亲骑自行车捎着我去…  相似文献   

4.
薛峰 《少年文摘》2012,(12):86-87
聋,不能阻止我聆听;哑,不能阻止我歌唱;近视,也不能阻止我前进。1990年7月,她出生在河南南阳一个普通的家庭。像所有的孩子一样,她是父母手心里的宝贝。但是在她两岁那年,一场高烧让她的人生发生了巨变。出院后,她不能再发出声音,想要东西就比划着哭。为了给她治病,1993年,全家人南迁到父亲打工的广东。医生的诊断让人很泄气:听力无法康复。就这样,4岁时,父母开始教她手  相似文献   

5.
新接的班里有一个女生,人送外号"女皇"。她脾气大得很,只要稍不顺心,张嘴就骂,抬手就打,哪怕老师正在上课她也从不收敛。在与前任班主任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她父母离异,她与父亲和继母生活在一起。父亲工作忙,平时无暇顾及她,只是在每次被老师"召见"之后,把她狠狠地打一顿。所以,她总认为挨打是老师造成的,心里记恨老师,跟老师过不去。  相似文献   

6.
《家教世界》2010,(11):40-41
父亲的眼光,一口滚汤咽下去,烫得脸都红了。星期天,我们总要被强迫睡午觉的,我不想睡,又没有理由出去,再说,就是买了那些宝贝也不好突然拿回来——晚上是要整理书包的,而且是在父母面前。正想着,我就被捉到床上去了,母亲伸手过来要帮我脱掉长裤,当她的手碰到长裤口袋时,我呼一下又涨红了脸,挣扎着翻了一个身,喊说"头痛头痛",不肯她碰我。  相似文献   

7.
你能行的     
《学苑教育》2019,(10):F0003-F0003
1973年,20岁的克里斯蒂娜在父母的逼迫下来到美国留学,她是一个非常胆小的姑娘,美国的一切她都无法适应,特别是上体育课,更是让她觉得自己无法在美国多待一天。有一次上棒球课,克里斯蒂娜出尽了洋相,她根本无法把球打出去。几乎一堂课,老师都在教她一个人,别的同学则在球场边观看。克里斯蒂娜的每一个动作都会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就在她含着眼泪准备对体育老师说"我真的做不到"时,她突然隐隐地听到从同学们中传来这样四个字:"你能行的!"  相似文献   

8.
朴素的母爱     
<正>当父母坐了一夜的火车来到银川,母亲第一时间把她亲手做的鞋垫拿出来向我展示的时候,我因为急着安顿他们早早休息,没有多看一眼她的作品,还顺口说了一句现在没人用鞋垫了,即使要用,也到处都能买到。等我有空和父母坐下来拉家常时,父亲告诉我,在来看望我们之前的很多个夜晚,母亲一直在熬夜做鞋垫:母亲说,她闲着心慌,想到等我的孩子结婚时她也许什么都做不成了,不如趁现在眼睛还好使,就先替他备下几双鞋垫。  相似文献   

9.
小然,女,15岁,初三学生。她学习勤奋,各学科成绩优秀;乐于助人,师生关系融洽;心地善良,懂事,父母和亲戚都以她为骄傲。但是上初三后,她的父母要离异,小然陷入了痛苦中。她在第一次来访时告诉我:“父母分居,我目前和母亲生活。我曾和父亲谈过,希望父亲与母亲和好,但没有效果。  相似文献   

10.
薛峰 《高中生》2013,(13):51
1990年7月,她出生在河南南阳一个普通的家庭,像几乎所有的孩子一样,她是父母手心里的宝贝。但是在她两岁那年,一场高烧让她的人生发生了巨变。出院后,她无法听到声音,与人交流时只能比画着哭。为了给她治病,全家南迁到父亲的打工所在地——广东,医生的诊断让全家人都很泄气:她的听力无法恢复。就这样,4岁时,父母开始教她手语、认字、发音。父亲为她编写了一个教学大纲,母亲按照这  相似文献   

11.
等着我     
<正>《等着我》仅录了三回,我就知道,在这个节目中,不是我付出了,而是我得到了。就说说她吧,白化病女孩,她一上台就把我震住了。她说:"我走在大街上,回头率比你们名人高,有一个男孩为了看我,头都撞到树上了。"她一米四几的个子,顿时就在你面前高大起来了。她说,她清楚地记得父亲是怎样抛弃她的。那时她已经  相似文献   

12.
每一位班主任,对于班级管理都有自己独到的经验和体会。我眼中的班级管理,就像一个母亲要培养好她的几十个孩子,处处动真心、用真情。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给妈妈洗脚的那则公益广告大家都非常熟悉——"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说明父母是孩子最直接、最具体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犹如  相似文献   

13.
贪吃的女孩     
一个周三,我正在校心理辅导室里准备着教案,走进来一位五十开外的学生家长。她带着浓厚福建乡音的普通话诉说女儿陈扬自私的霸道行为,并急切地要求我给她的女儿“治一治”。从她那饱含苦涩的神态和期盼的语气中,我知道了陈扬有严重的“行为问题”。一、非常自私。在家里,一旦有好吃的不顾父母,一个人独吃。越是美味食品,她越吃;越是父母准备留下来送给亲朋好友的贵重食品,她就越吃;吃不完宁可藏起来也不给家里其他的人吃。父母都认为她太霸道。二、易激怒。在家里爱发“无名火”,对家里人敌视无礼,常用尖刻的语言顶撞父母,对父亲的管教和母…  相似文献   

14.
正Survey调查除了父母给取的正式名字,现在大多数人都还有另一个名字,那就是网名,俗称"马甲"。这件"马甲"就如一件华丽丽的外衣,掩盖或者张扬着我们内心众多的隐秘。曾经我和同桌,在一个周末约好去上人生的第一次网,当时,她正暗恋一个男生,于是想叫"一个人的地老天荒",谁知道被人用了,而我知道那男生喜欢的是别的女孩子,便建议同桌叫"三个人的地老天荒",她听了,顺利注册成功!每一个网名,都代表了一段回忆、一种情绪,你是否还记得最初的那一刻心悸?  相似文献   

15.
说到青春期,好像家长对这一时期的孩子都比较头痛,其中最担心的就是孩子早恋。遇到这样的问题,卢勤会怎么处理呢?听听卢勤怎么说吧——青春期的孩子有秘密,开始对异性感兴趣,这是很正常的,他们这时候正处于心理断乳期,需要尊重、理解和信任,也需要一个自已成长的空间。父母要在关键时刻为他们指点迷津,而不能粗暴干涉。我认识一位父亲,有一天他还是中学生的儿子对他说:"我看上了一个女生,人漂亮、聪明、好学,我想和她结婚。"他父亲问:"好啊,你能看上她,她看上你了吗?"儿子自豪地说:"她也看上我了。"父亲又说:  相似文献   

16.
"我爱我的家,儿子、女儿、我亲爱的她……"每当听到这首歌时,我总是被歌曲中一家人温暖、甜蜜的感觉感动、包围着,很久很久。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每一个人从出生开始的幸福港湾。可现今就有许多的孩子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被父母关爱的甜蜜。我们班上很多孩子的父母都在外地工作,我时常与家长沟通怎样使孩子感到他们的爱。小宇的爸爸是海员,长期出海,一年半载都难碰面,可孩子对爸爸一点也不陌生,爸爸每到一个地方,就打电话给儿子,讲述儿子感兴趣的事,让他知道爸爸的行程。想爸爸的时候,小宇也可  相似文献   

17.
<正>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要提高孩子的素质,首先要提高父母的素质。父母的素质,其实质就是"前素质教育"。前素质教育的成败,决定着整个素质教育的成败。一个人从他(她)做了父亲或母亲起,就需要一种特殊的素质——教育素质,即教育孩子所  相似文献   

18.
挑战     
<正>美好的青春岁月,每天都接受着大小不一的挑战。而挑战,也刷新着我每一天的生活。翻看着那一本手册,一个接着一个的名字映入我的眼帘,一个个名字又被圈出,划出。"她,上次平了纪录;她,每次测试都是三分出头;她,是班里最快的;她,上次拿了第二个……"我轻声嘀咕着,心被一次次揪紧,一滴泪从眼眶溢出,径直到达手册上,清脆的"嗒"声就像一道闪电划过寂静的夜空,我自己也被吓了一  相似文献   

19.
<正>去年寒假,由于我父母都有工作在身,我要一个人回老家同爷爷奶奶过年。出发的那天早上,父亲坚持要亲自把我送到火车站。我一想到在老家可以想干啥就干啥,便打心底里地高兴。去火车站的路上父亲给我讲了许多注意事项,但我根本没有去记。临近过年,火车站内人山人海,嘈杂无比。我跟在父亲后面,父亲肩上背着两个十分沉重的背包,他弓着背,一手紧拉着我,  相似文献   

20.
并不是所有的南方,都代表着温暖。苏晓芮三岁时父母就离了婚,当父母问她跟谁时,懵懵懂懂的她根本不知道"跟谁"是什么意思,怯生生地说了一个"爸"。理由是,父亲经常为她买五毛一支的柠檬味棒棒糖。于是,房子给了母亲。父亲带着苏晓芮还有—部分财产,坐着绿皮火车,轰隆隆地来到南方。父亲带她找到已出租的老房子,想让房客搬出去,谁知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