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010年,网络上盛传"给力"这样一个词语,QQ聊天、各大论坛甚至纸质媒体也纷纷使用.网络词语"给力"来源于日和动画配音,其语义及构词特点值得进行语言学角度上的分析.网络词语的产生有其社会价值,它的发展体现了社会对于草根文化的包容.  相似文献   

2.
在日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中,有许多形容走路形态的词语,由于各自的语言习惯不同以及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这两种语言在表达走路这一动作时,不但表达方式有很多种,而且意义有相同也有区别。本文通过列举和分析日语和英语表达走路的形态词语的例句,对日语英语中形容走路形态的词做比较。  相似文献   

3.
扣住词语展开阅读教学,将研读与品析文本的着眼点放在词语之上,借助于词语帮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整体感知与深入解读,是阅读教学的一种有效策略。教学中,应以词为"媒",把握整体;以词为"矛",突破重点;以词为"桥",沟通读写;以词为"核",提升感悟。  相似文献   

4.
词语教学既是第一学段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怎样在丰富学生词语积累的同时,避免给他们加重负担呢?具体来说,教师需要做到"三动",即引导学生动口,咀嚼词语色彩;引导学生动手,演绎词语情感;引导学生动脑,想象词语画面。  相似文献   

5.
随着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海峡两岸词语的相互影响也在不断加强。在内地传播及被吸收的台湾词语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收入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的台湾词语;第二类是在内地使用但未被收入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的台湾词语。进入大陆的台湾词语具有的特征:从形式上看以双音节为主;从内容上看,包括:与大陆存在相对应词语的"同实异名"词、与大陆词形相同但意义有差别的"同名异实"词语、台湾特有词语。台湾词语能够进入内地传播使用主要有外部原因、内部原因以及心理原因。  相似文献   

6.
课文中有鲜活生动的、灵动蓬勃的词语,如何在词语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言?本文首先对词语教学的低效现象进行了分析,同时从"创设语境,词语教学从孤立走向整体;咀嚼品味,词语教学从解词走向悟意;激活表达,词语教学从积累走向运用"几方面阐述优化词语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课文中有鲜活生动的、灵动蓬勃的词语,如何在词语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言?本文首先对词语教学的低效现象进行了分析,同时从"创设语境,词语教学从孤立走向整体;咀嚼品味,词语教学从解词走向悟意;激活表达,词语教学从积累走向运用"几方面阐述优化词语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相关词语的研究分析了《释名》中的三类问题:(1)改字。毕沅校改"撤毁"为"彻毁"、改"连"为"联",从词汇发展的角度看,前是后非。(2)词语考释。经考证,"樝牙",叠韵联绵词,义为牙齿上下不平,引申指像牙齿类的事物。"幕络"的意义为连缀成整体,释为"稀疏""总计物数""纷乱"均不妥,"幕络"不是"无虑""孟浪"系列中的词。"诜诜",或形容紧的状态,或形容此起彼伏、阵阵紧急的痛感。"婴",为喉下的部位,而非喉下的革带。(3)标点。"漂轻"是中古新词,《释地》"漂"条的正确标点应该是"土白曰漂。漂轻飞散也。"  相似文献   

9.
张怀瓘书论中表达“效法”概念的有“师、模、祖、效、范、仿、规、宪、述、则”等词,共同形成了以这些词及其组合成的词语为核心的概念词语系统。其中“师”、“模”二词类聚能力最强,在书论中场内组合最多;“则”类聚能力最弱,在书论中场内、场外组合均没有;其他诸词场内、场外组合均只有一个;“模”“祖”“仿”三词则没有场外组合。词语类聚情况亦反应了同一概念场内成员地位具有不平等性,在使用频率和构词能力方面具有差异性。在辞书编纂方面,要在特定的范围内,对同一概念场中的成语进行穷尽式的搜索、考查,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提高编纂的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聂晶 《科技文萃》2011,(6):I0040-I0040
生命最大的魅力就是每一个生命都是不一样的。生命是不可以被规定的,这是一个本质的、原则的出发点。我们喜欢过于简单地把生活词语化,词汇是用来形容生活、形容行为的,但是时间长了之后,它已经开始规定和限制我们的生活和行为了。我们的争执和苦恼很多缘于词语的定义,如果我们摆脱词汇的束缚,我们会快乐。”  相似文献   

11.
废寝忘食     
胡漪 《少年月刊》2014,(Z2):28-29
词语含义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成语出处战国,列御寇,《列子·开瑞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相似文献   

12.
小学的语文人教版教材中,"词语盘点"是每个单元的要掌握的词语汇总,其中包括了"读读记记"和"读读写写"两栏,前者的要求是能够认识,后者则是要求能够读写的词语。"词语盘点"的设计出发点在于让学生对单元的词汇进行回顾,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积累词汇。本文就词语盘点教法进行了探析,以我上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八册第二单位为例,对课堂教学进行了设计,一共有七个教学环节,希望能够提高词语盘点的教学质量,让词语盘点的教法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从而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积累词汇。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情境创设,品味词语;多种游戏,积累词语;变换方式,活用词语"三个方面入手,关注小学语文词语趣味教学。  相似文献   

14.
近期流行的网络词语"给力"主要用作形容词,有其特定的意义,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与词组"给力"的区分.  相似文献   

15.
钟开付 《生活教育》2014,(2):43-44,53
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也是阅读教学中最积极最活跃的教学元素。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要带领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对词语进行品读、涵咏、比较、积累。本文认为可以通过四条途径使词语教学"丰厚"起来:词文结合,点染词语的亮度;互换品析,比出词语的精度;模拟表演,点亮词语的活度;内化积累,铺展词语的厚度。  相似文献   

16.
给力     
"给力"读音为gei li,中国北方的土话表示"给劲、带劲"的意思。最近网上这个词出现得太频繁了,"给力"一词最初的火热源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中文配音版中悟空的一句抱怨:"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老湿!"所谓"不给力"就是形容和预想目标相差甚远,而"给力"一般理解为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在2010年世界杯期间,由于"给力网"的网友对该词的广泛运用,"给力"开始  相似文献   

17.
汉语词汇中,有许许多多直接表"人"的词语,也有不少词语本来不是表"人"的,只是人们通过比喻的方式,使其具有了表"人"的意义,或者使本来表示彼种"人"的词语,具有了表示此种"人"的含义.前者如老黄牛、并蒂莲、脓包等,后者如园丁、阿斗、钳工等.本文拟就现代汉语词汇中表"人"比喻义词语作些粗略分析,主要是探讨此类词语的来源及其比喻义形成的一般规律,同时也将讨论修辞上的比喻手法同词语比喻义之间的关系,以及具有比喻义的词语本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寓言十九",许多想象奇特、构思精巧的寓言故事在给后人以教益的同时,也让后人获得了许多精彩的典故词语和有趣的表达方法。例如《庄子·则阳》中触国与蛮国交战的寓言故事就很有趣:"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  相似文献   

19.
理解词语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但低年级孩子思维具体形象,以词解词,字典式地理解,很难接受。为此,提出"以读解词",即在朗读文本内容中寻找词语的意思;在朗读表演中体悟词语的意思;在朗读文本,模仿运用中,意会词语的意思。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四个发面阐述了如何使小学词语内化的策略,分别是联系"生活"内化词语、寻找"异同"内化词语、聆听"声音"内化词语和把握"内涵"内化词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