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第三章运动和力 (一) 基本要求 1.使学生确信一切物体都在运动,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够选择参照物,初步判断物体的运动。 2.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掌握速度的概念和公式,知道什么是变速直线运动,掌握平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初步掌握惯性的概念和牛顿第一定  相似文献   

2.
(一)重点解读1.参照物的选择在描述物体运动的情况时,被事先选定为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这里要注意三点:(1)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通常情况下都选地面作为参照物;(2)对同一物体,由于参照物的选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可能不同。如坐在汽车里的乘客,相对于汽车是静止的,而相对于公路两岸的树木则是运动的。(3)在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应选取同一个参照物。2.匀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而且运动的快慢程度始终不变,这种运动被称为匀速直线运动。这里“匀速”二字的意思是“…  相似文献   

3.
我感到现行高中物理教材上册第二章第十节“运动的合成”中没有提及合运动、分运动的参照物。为此,我在教学中对该节内容进行了一些改革。明确提出速度合成定理。具体讲述以下几个问题。一、运动是绝对的,但描述运动是相对的。质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必须在明确了参照物之后才有意义。一个质点的运动,选不同的参照物,它的运动描述就会不同。如在作匀速直线运动的车厢中自由下落的物体,以车厢为参照物,物体做直线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做抛物线运动。小船渡河的运动,以岸为参照物,小船作匀速直线运动,时间t内位移是  相似文献   

4.
一、判断题1.相对于不同参照物,物体可能是静止的,也可能是运动的.()2在任何时刻运动快慢一样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3.平均速度仅能用在变速运动中.()4速度仅能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5.研究汽车的运动情况,选择汽车为参照物最方便.()6.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越大,其运动的路程越长.()7发声体一定在不断地振动着.()8.一切物质均能传播声音.且传播一样快.()二、填空题1.机械运动指的是物体,它是宇宙中的现象.2太阳东升西落是以为参照物.月亮在云中走,是以为参照物.3.匀速直线运动是经…  相似文献   

5.
知道1.能说出什么叫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最普遍现象.2.能说*什么叫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来说的.3.能识别物体运动还是静止,能识别选择对么作参照物.4.能说出什么叫匀速直线运动.5能说*什么叫天速运动。6能说出什么叫平均速度.理牌1.说*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的物理意义和定义.2.理解速度单位及其换算.3.理解公式v一s八的物理含义,用公式求速度、路程或时间掌握1.掌握测量平均速度所需器材.2.会用利度尺和钟表测平均速度.《简单的运动》学习目标@黄奕评  相似文献   

6.
⑧简单的运动【知识要点】一、机械运动和参照物1.物理学里把物体叫机械运动.在判断物体位置是否发生变化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2.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两运动物体相对静止的条件是、.二、匀速直线运动和速度1.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2.速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计算公式是.3.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主单位是交通运输中常用的速度单位是.72km/h=_______m/s.4.是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我们可以用来表示运动物体的平均快慢程度.三、平均速度1.会用、…  相似文献   

7.
一、概念·规律·技能 运动和力的内容主要包括物体运动的规律和牛顿运动定律。 (一)物体运动的规律 物体运动主要有两大类:1、直线运动(如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等);2、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简谐振动和波等)。对于这些运动必须掌握表达式(公式如图象)。下面以匀变速直线运动为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8.
物体怎样运动(包括运动性质和运动轨迹),取决于它所受的合力和初始条件。牛顿运动定律提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关系如下:F=0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恒力(1)F与v0在同一直线上匀变速直线运动(2)F与v0成某一角度匀变速曲线运动变力(1)F的方向始终与v在一直线上变变速直线运动(2)F的大小不变,方向总与速度垂直匀速圆周运动(3)F的大小与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成正比,方向与位移相反简谐运动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反过来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反映出物体的受力情况。从物体的受力情况去推断物体运动情况;或从物体运动情况探求物体的受力特征是动…  相似文献   

9.
本部分内容是研究物体的运动,并且是运动中比较简单的形式——直线运动.而高中研究的直线运动中又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这部分内容主要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一、本专题高考常考的题型1.通过图象法和运动学公式法结合分析物体的运动;2.利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求物体的速度、加速度;3.追及相遇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二力平衡的知识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内容之一。这一知识对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 ,求平衡力中的未知力以及进一步学习摩擦力、浮力等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知道力的平衡的概念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 ,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学习这一定义要明确 :1 .定义中指的“物体”是指一个物体 ,而且是受力物体 ;“几个力”都作用在这个物体上。“几个力”指至少有两个力。2 .由定义可知 ,当物体受到的力平衡时 ,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保持何种运动状态 ,决定于物体原来的运动状态。物体原来是…  相似文献   

11.
路程和速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概念,路程是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物体经过的路线的长度,路程用长度的单位来计量。而速度则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计量速度的单位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成。初中物理是这样定义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的:“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在数值上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样的定义能把速度和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两个概念区别开来,而它们的联系只是在数值上的相等。如何求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初中物理课本指出:“只要用时间去除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相似文献   

12.
一、惯性定律的意义1.指出了不受外力作用是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的条件.2.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3.表明了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要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二、惯性概念的理解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如果不施加力的作用,物体就要维持它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物体原来是静止的,将继续保持静止状态;原来是运动的,将继续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这种特性叫做惯性.理解惯性概念,要抓住三点:第一,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而且是一切物体都固有的属性…  相似文献   

13.
中学教材中,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在原来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上加上一个力,方向和运动方向一致,如果这个力越来越小,那物体的速度将减小还是增大?为什么?许多学生弄不明白,究其原因,就是对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理解不够.  相似文献   

14.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这个定律包含两个重要概念 :第一 ,定律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去维持 ,只有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 ,才需要力的作用。第二 ,定律说明物体具有能够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在物理学中把物体这种固有的、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科学地说明了力和惯性这两个概念 ,正确地解释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是物理学中一条基本的规律。然而 ,不少人在学习和生活中对这条定律还…  相似文献   

15.
分析全国各地历年中考物理试题,本意考点有三个.考点一力和运动例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就不能维持运动;B.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只能处于静止状态;D.力的作用不是使物体运动,而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1993年,湖北省武汉市)分析与解牛顿第一定律明确告诉我们:“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因此物体不受外力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选项A说法错误,选项B说法正确.因为在平衡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力和运动”一章是学习了最简单的运动规律,在建立了力的概念的基础上,将这些知识综合研究,从而初步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这一章涉及的概念有:惯性、摩擦力和二力平衡;要求掌握的基本规律有: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的条件.本章是初中力学的重点内容,也是继续学习力学的基础.本文拟对“力和运动”一章的重点进行分析、研究.一、考查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概念的认识、理解和运用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  相似文献   

17.
<正>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又称惯性定律,它科学地阐明了力和惯性这两个物理概念。正确地解释了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并提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的属性——惯性。和实际情况较接近的说法是:任何物体在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时,都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即原来静止的继续静止,原来运动的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对历年高考关于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习  相似文献   

18.
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靠力来维持.物体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由于物体受到了阻力.对牛顿第一定律中"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可以理解为: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  相似文献   

19.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例1一列磁悬浮列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在1min内通过的路程为1.8km.那么,它在后0.6km的路程上的速度是m/s.解析:本题的关键就是对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的理解和应用.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时间或任何路程上的速度都相等,或者是在任何相同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相等.解法一:v=s/t:1800m/60s=30m/s.由于列车在整个路程中的速度不变,故后  相似文献   

20.
1.力与运动的关系说明: (1)“物体不受力”:是指物体在运动方向上不受力. (2)“保持”:运动的物体以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静止的物体仍静止.即动者恒动, 静者恒静. (3)“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物体的速度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