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御玺,可以说是文物中最为特殊的一类。只有它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是皇帝亲自使用过的。因此在它所呈现的历史事件面前,材质、艺术性这些平日衡量文物价值的关键因素则退居次位。  相似文献   

2.
右图是伫立在威海市中心环翠楼公园广场上的一尊铜像,他就是在甲午黄海大战中指挥战舰勇冲敌阵的“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你留意一下,铜像的侧旁还卧着一只猎犬,它就是邓世昌豢养的那只后来被人们赋以“义犬”之称的太阳犬。  相似文献   

3.
中学英语中,有些词组只有一个冠词的区别,意义却相差甚远,学习和记忆起来很困难,现将这方面的部分词组归纳如下。1.attable用餐atthetable在桌旁Theywereattablewhenwecalled.我们去拜访他们时,他们正在用餐。Severalpeoplesatatthetable,talkingandlaughing.几个人坐在桌旁,又说又笑。2.in/atschool在上学intheschool在学校里Myboysarestillatschool.我的孩子们仍在上学。Hisfatherisacookintheschool.他父亲在这个学校当厨师。3.in/atchurch做礼拜inthechurch在教堂里Isawthematchurch.我看见他们正在做礼拜。Theyareinthechurch.他们…  相似文献   

4.
a,an和one译成英语时,都有“一”的意思。但它们在用法上有所不同。从词性上看,a,an是冠词中的不定冠词,one是数词或代词。其区别如下: 一、a,an的作用之一是分类,即说明其后面的单数名词属哪种类别;One作数词时表示数量,说明它后面的名词数量只有一个。试比较: I have a pen.我有(一支)钢笔。(重点放在钢笔,而不是其它什么东西上面。) I have one pen.我有一支钢笔。(重点放在“一支”上面,而不是“两支”、“三支”。) 注:正因为a,an数目概念不强,故在很多句子中a,an不译出来。例如:  相似文献   

5.
唐代诗人高適在任两浙观察使期间的一天,去台州巡察,路过杭州清风岭,住在一间僧房中。在房中的墙壁上,他写了一首诗:  相似文献   

6.
有yǒu人rén说shuō:“天tiān不bú怕pà,地dì不bú怕pà,最zuì怕pà外wài国5uó人rén说shuō中zhōn5国5uó话huà。”你nǐ同tón5意yì这zhè种zhǒn5说shuō法fǎ吗m相似文献   

7.
“史料实证”并非传统史料教学的延续。史料教学更多的是依靠教师个人的能力素养,而“史料实证”中“获取史料”的诉求则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涵育奠定了基础,顺应了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以前有很多人问我最喜欢哪些历史人物?如果让我选,我最想当哪个历史人物?其实中国历史上最舒服的人就是乾隆皇帝,他一生下来就是皇帝人选,也没皇位争夺问题,一生舒舒服服当个太平皇帝,还为中国扩张了很大的版图,享受荣华富贵至死。他的人生算是很圆满的。  相似文献   

9.
历史教学不能浮于表面。但现实中,很多教师只热衷于讲授历史的片段,而没有深入地挖掘和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如有些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八上《历史与社会》中《西欧封建社会与基督教文明》一课时分两条线处理:一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二是基督教文明,未能揭示两者间的深层次联系。当历史教学变成碎片,历史课也就失去它该有的味道。笔者认为历史学习需要寻找历史的连接点,让学生在由史料构建的历史网络中寻找历史事物发展的动因,构建学生自己的历史解释。为此,笔者对这一课进行了再设计。  相似文献   

10.
越来越多的材料选择题,呈现出这样的设计思路:命题人只是提供了名人关于一个历史现象的阐释,然后要求学生判断名人阐释背后“立论”的依据。面对这类材料选择题,正常的分析思路应该是:学生首先应从提供的名人论述中准确梳理出名人所持的基本观点,然后依据一定的“历史语境”,深刻剖析该观点,以加深对观点的理解。所谓的“历史语境”,即指与该史料直接或间接有关的各种史学信息及历史背景的总和,只有把提供的史料置于一定的历史语境中进行分析,才能真正理解史料的“原意”或“本意”,避免望文生义,误读史料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同学们都知道,英语中的不可数名词是不能像可数名词那样加s变为复数形式的。可有些时候.某些不可数名词却可以加s,不过加s之后的词义往往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同学们要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不同的观察和描述角度,历史叙述总带有一定的选择性。不同的叙述与记录,也总是基于某一价值立场或某一角度而选择,其结果是造成了叙述的差别,给后世留下了不同的证据。史料实证不可避免地受价值观、立场影响,在主客观要素的交互作用下,被选择的史料所要证明的历史,往往主观地渗入不同主体的价值观、立场。笔者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以三个核心问题为线索,帮助学生从对同一事件的不同陈述中掌握主观原则,培养科学客观全面分析解读史料的方法,强化学生在辨析史料时注重具备偏见原则,运用已有的知识研究方法分析资料,进一步培养学生孤证不立,多元互证的实证意识。  相似文献   

13.
历史课堂的史料选取上,不光要"高大上"地弘扬时代宏观气势,开拓学生的眼界,也要认真去挖掘跟教材有关的"乡土味"史料,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这样历史课上起来就没有那么枯燥了。这些史料的引入不但能使学生增长知识,提升能力,还能让学生学会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相似文献   

14.
我国近代著名历史学家梁启超曾经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可言。史料者何也?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  相似文献   

15.
李莉 《历史教学》2007,(8):27-28
我国近代著名历史学家梁启超曾经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可言.史料者何也?过去人类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迹,有证据传留至今日者也."[1](p.40)史料承载的是历史信息,是人们认识历史的桥梁.因此,古今中外的历史工作者对史料都给予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充满了竞争和挑战,比赛和选举成为奖优选贤、公正决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一票之差""一分之差"等短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一些不规范的用法也随之而来。例如:  相似文献   

17.
中学历史教学必须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史实与理论的有机结合,这不但是《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而且在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中也明确规定:考生应能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在“历史阐释”中要做到“史论结合”。但是,高中学生“史论结合”的能力的现状却是:“第一,有史也有论,但史论却貌合神离;第二,  相似文献   

18.
《历史教学》2012年第9期发表了陈东亮老师《在故事中细说,在追问中遐想》一文,主要针对初中教材"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进行教学设计,作为初中历史教师,我对这篇文章格外关注,认真阅读之后,认为这篇文章以曹操故事为线索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进行了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包括397个"帝"和162个"王"。历代帝王中,寿命最长的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享年89岁(西周共和元年以前的计年不准确,故不计);寿命最短的帝王是东汉殇帝刘隆,2岁即亡。历代王朝中,延续最久的是周朝,共800余年(西周300余年,东周515年);存在时间最短暂的是北辽,仅一年多。那么,在这83个王朝中,出现过多少位太上皇呢?  相似文献   

20.
李怡提出的“民国机制”在民国文学研究里取得了方法论上的突破。在“进入”历史的实际操作中,有三点值得省思并与李怡等学者商榷。第一,商定使该历史阶段的文学资源有效整合在同一个层面的文学史观和价值尺度。李怡目前关注的是有“现代”性质的文学样式,这并没有实现大的突破。同时,“民国机制”更多还是在做文本以外的研究。第二,社会各界依旧未能重视史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对“如何开展研究工作”的具体问题未作进一步探讨。第三,探索有效“书写”历史的途经。这一方面需要端正“写史”的态度。另一方面需要在“叙述历史和建构历史”的方式上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