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六年制语文课本第十册基础训练2的作文训练题是:以“难忘的教训”为题,写一篇作文。(具体要求,详见课本)这次作文是写事的训练,是写“教训”。“难忘”就是印象深,忘不掉,像刻在脑海中一样。“教训”就是从挫折、错误或失败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受到了什么启发或教育。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难免要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或失败,总结这些教训不  相似文献   

2.
重温明末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 ,至今仍有许多发人深思的教训。如何走出“其兴也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 ,使我们的事业永远兴旺发达 ?从李自成起义的失败中 ,我们有很多教训值得吸取  相似文献   

3.
<正>学生的错误是学习过程中的小插曲,大部分错误是学生思维暂时"迷路"的结果。每位学生都不免犯错误,错误的出现符合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认知规律,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律动,闪烁着智慧之光。我们要发现错误之美,欣赏意涵之妙,彰显价值之用。一、正确认识错误,心怀容错度量师生要充分认识到"错误"的价值:把题做对了,会获得成功的经验;做题出错了,会得到失败的教训。很多学生热衷于获得成功后的喜悦体验,殊不知运用逆向思维去审视失败的教训,同样会有别样的收获。  相似文献   

4.
成功的经验常常容易淡漠,而失败的教训却往往使人终生难忘。对于学生在掌握知识过程中易犯的错误,应该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患于未然。但有些常见的、易犯的错误,尽管老师反复讲解,多次强调,总有学生屡教不改,一错再错。不如改变一种方法,通过精心设“堑”,干脆把这些错误引发出来,再悉心治疗,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也就是让学生在“吃一堑”中“长一智”,确不失为掌握知识,巩固知识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数学练习中设“堑”,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学会坚强     
人生是快乐、幸福、丰富多彩的。在这么丰富多彩的日子里,我们会取得很多成绩,同时也会犯不少错误。当我们犯的错误多过取得的成绩的时候,心里一定会很悲伤、很难过。在失败和错误面前,很可能会有人就此一蹶不振!可是,人生的路真的很长,有谁能做到从不犯错误、从不失败呢?没有人!所以,在遇到太多的困难而想要放弃自己的时候,千万告诉自己要坚强,就像高尔基先生笔下的“海燕”,在暴风雨中勇敢地飞行,即使冒着生命的危险也决不放弃。文中的主人公“我”就是一个在经历了很多人生挫折后想要放弃自己,但却在一次偶然事件中证明了自己价值的例子…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讲过一句话:“少年有志,国家有望”。孩子们“棒”了,国家才能强大。教育孩子,从来都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牵动着千千万万父母的心,因为,孩子就是我们生命延续,人生百年,转瞬即逝,有了孩子,我们的愿望、理想,才能传之久远。孩子要从自己的实践中学习,包括从成功的经验中学习,更多地从失败的教训中学习。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由于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差异会经常出错。面对课堂上学生的“错误”,我们是尽量避免还是沉着应对呢?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还是不够的,自我否定、自我纠错的过程也很重要。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错误”,把“错误”作为一种课堂教学资源,这样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而忽视汲取别人失败的教训。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有一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同理,成功的经验都是相似的,而失败的教训却各有各的原因。别人的成功经验可能我们很难从中领悟真谛;但是如果我们善于从别人的失败教训中探究根源,从而引起警觉,避免重蹈覆辙,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就会通向成功的终点,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张小失同志的微型小说《第一个被录取的人》正是用自己独到的思考,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深刻的道理。小说的成功之处在于:一、立意新颖。…  相似文献   

9.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说 ,学习就是一个不断克服错误的过程。终生学习也就意味着终生从错误中汲取教训 ,总结原因。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 ,谬误是真理的先导” ,对错误的反思 ,就是通向真理的起点。本文将就生物学习中容易错解的部分习题进行分析 ,与大家共同探讨通向成功的道路。笔者以为生物习题的错解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 :知识盲区和误区、思维障碍、惯性错误。1 知识盲区、误区主要是由于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透彻 ,或者说是一知半解。所以 ,面对考查知识理解能力的习题便无所适从。例 1 下列生物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
试错教育的意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然而现实是我们“害怕”创新,我们“不能”创新,因为我们害怕犯错!事实上,整个发明史充满了利用错误假设和失败教训产生新创意的人。如哥伦布、刻卜勒、爱迪生等。尝试错误不仅可以使我们利用错误...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学生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只要我们善于发现、挖掘并运用这些形形色色的“错误”,将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勃勃的生机和活力,将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为“错误”也有其独特的精彩之处。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利用这一动态生成的资源。变“错误”为促进学生发展的素材,使数学教学更精彩呢?  相似文献   

12.
有些汉字意味极长:“错”与“读”即是。先说“错”,错明明是一种糟糕,但“错”字里头却偏偏带个了“金”字。邪了!难道“错”真的有金子般的价格?细细地想想,还真的是这么回事。这就是错误乃是一种教训,能从反面给人以启发,每经历一次错误,也就聪明了一点,这便是“错”字带“金”的道理。我们所说的“失败乃成之母”和“吃一堑长一智”,是说“错误”有用,它能使人猛醒。从这一点上,也的确其价如金。让我们再看读书的“读”字。“读”这个字左侧为“言”,这好懂———书中的确有“言”。人们读书时,的确能读到不少“至理名言”。那么,为什么…  相似文献   

13.
编辑导语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犯错误是难免的,但“吃一堑.长一智”,关键是要从失败或错误中认真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才干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当我们取得比较好的学习成绩或对自己的学习表现不满意的时候,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方面寻找原因,这就是学习中的归因心理。如果找到正确原因,则会提高自信心,增强学习动机,改善学习行为,最终提高学习成绩。但在咨询实践中,常遇到一些同学在寻找自己考试失败的原因时犯了“简单因果联结”的错误,从而迷失方向。  相似文献   

15.
"做最好的我"是我校的核心价值选择,每个人对于"做最好的我"都有自己的理解.我认为,追求成功、追求卓越可以体现出"最好的我",但是能够从失败中走出来,从错误中走向成功同样也是这一理念的体现.基于这一理解,我认为,课堂应该是一个允许学生犯错误的地方,学生在失败、错误中也能一步步走向成功.那么,如何把"让学生在错误中成长"这一理念更好地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并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从而更好地体现我校"做最好的我"的价值选择呢?这需要我们老师有一颗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心.  相似文献   

16.
在忙忙碌碌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经常是不断地找出成绩、总结经验,却没有寻找“遗憾”,进行反思的过程。找不到自己已有的“遗憾”,看不到差距,也看不到前进的方向,当然就不会有前进的动力。孔夫子“吾日三省吾身”使他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我虽然不是思想家、教育家,也应该静下心来找一找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遗憾”,从已有的“遗憾”中总结得失,吸取经验教训,使自己今后不再重复昨天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正>有人说,错误是财富,是进步的资本,没有错误,怎么知道我们该做什么。其实错误离成功最近。凡是善于总结失败教训的人往往比别人多一些接近成功的机会,正所谓"失败乃成功之母"。我们常说"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是的,当发现问题后,用正确的方法弥补,解决了这个问题就是一种成功。如果问怎样做就可以在学习中取得成功,那就是要迅速发现错误并解决错误。只有从错误中不断总结,不断学习,不犯同样的错误,  相似文献   

18.
“思” 习作课上,命题 (或给图 )后,先要求学生看题 (或图 )想思路、理顺序、列提纲。教师只讲清本项习作的写作要求,不做过多的启发讲解,以免抑制学生思路,导致雷同。   如:六年制十册基训 2的习作是“难忘的教训”。首先要求学生审清题意,即写一件事,写难忘的事,写有教训的事。然而难忘的事不一定都有教训,教训是从失败或错误中取得的认识。因此,要抓住失败中取得的教训和错误中取得教训两个方面来写。其次,提出要求:①想过去日常生活中最难忘的一件事;②想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③想到从这件事中你吸取了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19.
战胜失败     
陈杭琪 《辅导员》2010,(9):46-46
爸爸妈妈从小教育我,要我学会“战胜失败”。读六年级以来,我对这句话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了。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各种挫折,常常会被失败所困扰,甚至经历失败的沉重打击。然而一些做事冷静、易总结经验教训的人,却把失败变成了成功的助推剂。失败,到底是成功的助推剂还是打击,我们面对失败又该怎么做呢?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学生学习是一个不断经历尝试、失败、再经历、再发展的过程。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总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错误。面对这些“意想不到的错误”,教师如果能够善加利用,做到以“错”激趣、以“错”克难、以“错”引疑、以“错”生成,那么这些“错误”也会成为课堂的一道亮丽风景,会成为课堂的一种精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