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习作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长期以来我总感到效果不明显。在教学《珍珠泉》快要结束时,孩子们提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为什么有些课文后有资料袋,有些却没有呢?仔细一想,这个问题真是自己以前没有涉及的一个教学空白。我决定让孩子们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让孩子们去讨论,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不仅明白了编者有选择的安排意图.还激发了学习兴趣.自己为喜欢的课文做“资料袋”。对孩子们提出自己制作“资料袋”的这个提议,  相似文献   

2.
小兔乖乖     
设计意图 在一次春游活动中,孩子们参观了农场。他们对春天的播种很感兴趣.纷纷围着农民伯伯问:“我们吃的青菜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农民伯伯,您是怎么把一粒种子变成营养丰富的食物的?”随后一段时间里。我观察到孩子们在参观幼儿园种植园地的时候,总是跃跃欲试,想亲手为青菜浇水、捉虫。考虑到幼儿知识经验的建构都来源于他们的实践活动,而生活在城市的幼儿很少有机会实现他们种菜的愿望.我在本次体育活动中有意识地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  相似文献   

3.
朱炜 《学前教育》2009,(6):24-24
在小班数学活动《喂小动物》中,张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动物卡片:小狗、小猫、小羊、小鸡,还准备了相应的食物卡片:肉骨头.鱼.小草.小虫。在给小动物喂食的时候,孩子们兴趣非常浓厚,大部分孩子能按照老师的要求给小动物喂相应的食物。边喂边说:“小狗,我喂你肉骨头!”“小羊。我喂你小草!”……张老师来到成成的身边,发现小狗图片的面前放着很多食物卡片。有肉骨头、鱼、小草,“成成。你为什么把肉骨头、鱼.小草都送给小狗啊?”成成点头说:“妈妈说不能挑食!什么都吃才是好孩子!”“可是。你把食物都送给了小狗,那小猫、小羊、小鸡没有了食物吃,饿了怎么办啊7”成成看了看动物图片,又拿起小虫子卡片分别送给了小猫、小狗、小羊、小鸡,周围的孩子也纷纷效仿成成那样喂起动物来。面对这样的问题,您会如何解决呢?  相似文献   

4.
在一个星期二的早晨,我刚进办公室,就有一群孩子跑来纷纷相告:“陈老师,我们班的金鱼不见了!”看着孩子们焦急的样子,我快步走进教室,发现教室生物角的鱼缸里只剩下浑浊的水。金鱼到底哪里去了?孩子们议论纷纷。情绪十分高涨。在孩子们一阵议论以后.我示意让他们停下.准备展开全面的“侦查”,“侦破此案”。  相似文献   

5.
一天下午,我在一棵大树下发现有一个蚂蚁窝,看到许多蚂蚁经常离开洞口到很远的地方寻找食物。我就想,蚂蚁发现了食物以后是怎样通知同伴的呢?它们又是怎样把食物搬回窝里的呢?于是,我就做了一个实验。  相似文献   

6.
学校要召开运动会了.规定每个班准备一个文艺节目。准备什么节目呢?孩子们节奏感怎么样?动作协调性怎么样?一时间都成了我心里最想知道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瑞 《陕西教育》2011,(1):48-48
又值金秋时节,望着窗外飘零的落叶,我不禁想起了“做一片美丽的叶子”活动.那是我与孩子们共同创建优秀班集体的心路历程。在一个秋叶纷飞的中午.孩子们在大树底下捡色彩斑斓、形状各异的树叶,有几个孩子手里拿了几片树叶,来到我身旁,好奇地问我:“王老师,这是什么树叶?多好看呀!”  相似文献   

8.
孔红伟 《考试周刊》2012,(22):188-188
孩子们最早接触到的影视世界是动漫世界,动漫夸张生动的艺术形式是最符合孩子们心理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孩子们对动漫乐此不疲。动漫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动漫能否和幼儿园的美术教学相结合?带着这些思考,我和同事在美术教学中开始了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区域活动前,我对孩子们提出了不乱扔材料的要求。区域活动开始了,孩子们自由选择区域玩耍。我发现结构区里的孩子有拿着材料敲打的.有拼了又拆的,有拿着材料到处跑的……不一会.材料扔得满地都是。这还了得.怎么能对我的要求置之不理呢?我不满地说:“你们在玩什么?别把材料弄坏了.快把材料收好!”孩子们流露出胆怯的眼神,急忙把材料收进篮子里。虽然没有了刚才的喧闹,但活动也就这样结束了。这时.一直在旁边不愿收材料的皓皓插了一句:“老师,我还要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春天的早晨,孩子们陆陆续续来到幼儿园。早来的孩子和值日生一起,给自然角里的蒜苗、小姜芽和花盆中的各种植物浇水。不一会儿,几个孩子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是谁把花盆打碎了?""花盆怎么坏了?"......听到孩子们的议论声,我轻轻地走过去一看,果然有一个花盆裂开一道约2公分的缝。我也觉得挺奇怪,就问:"花盆为什么裂开了?"孩子们簇拥着我,说着自己对花盆裂开了这件事的不同看法。我用心听着,觉得他们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想了想,说:"你们看看,花盆里面有什么?"孩子们睁大好奇的眼睛看着花盆。佳佳拿来小铲子,我帮孩子们…  相似文献   

11.
趁孩子们午睡时,我将不能再修补的图书整理出来弃之一旁。谁知孩子们一起床就对一堆的旧图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捡起旧图书围在一起众说纷纭。 这不是一个很好的生成活动的机会吗?于是,我对孩子们说:“下午的数学活动改为手工活动。”  相似文献   

12.
瞬间的灵感.成功的尝试 还记得那是三月份的一个星期四.我正思考着这个周末该给孩子们布置点什么作业:还是照搬书上的数学题,让孩子们一条条地再做一遍么?——这也太没创意了!一个声音在我脑海里响起。是啊,总得有点让孩子们感兴趣的特别的作业吧,一边想一边走,就已经到了教室里。  相似文献   

13.
朱连清 《师道》2011,(10):25-25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QQ对思维活跃、兴趣广泛、追求新奇的小学生有着极强的诱惑力。开学初,我作了一个调查,我班40名学生,拥有QQ的竟然有38名.这只憨头憨脑的企鹅QQ会如何影响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对学生是堵,还是疏?这一直是我教学工作的一个困惑。  相似文献   

14.
王艳 《小读者》2011,(11):I0016-I0016
新学期开学了.一位韩国爸爸带着他的两个儿子到我校报到。在交流中,我说出了自己内心的一个疑问:“你们家的经济条件很不错。怎么没考虑给孩子们择校?”听完我的话.这位韩国爸爸微笑着反问我:“我为什么要择校?”他形象地比喻说:  相似文献   

15.
有一个叫做渔王的人,他有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从小跟随父亲出海,但是,捕鱼的技能却还在一般人之下.更不用说和父亲相比了!所以,渔王特别沮丧。后来,来了一位哲人,问渔王:“这三个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跟你捕鱼的?”渔王说:“他们从小就在船上长大的,他们没离开过渔船。”哲人问:“孩子们都是跟你学习捕鱼技术吗?”渔王说:“从小我就手把手地教给他们,一丁点儿闪失都没有。我总是把我最重要的决窍毫不保留地教给每一个儿子。”哲人问:“孩子们自己捕鱼的时候都在哪里?”渔王答:“当然在我的船上。每次都有我给他们把关。他们就不可能有闪失。我常告诉他们,哪种征兆有大鱼.怎么样起网会有最好的收获。”  相似文献   

16.
礼物     
我的学生是48个天真活泼的孩子,每当他们取得优异的成绩时,总喜欢问我:“李老师,你奖励我们什么呀?”按照惯例当然是给孩子奖励红花了。一天,小调皮陈希瑞提出希望老师奖励棒棒糖,孩子们纷纷响应。孩子们家里并不缺糖,看着他们充满稚气的笑脸.我知道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礼物。于是,我决定在元旦节前给孩子们一个惊喜。  相似文献   

17.
有一个叫做渔王的人,他有三个儿子,这三个儿子从小跟随父亲出海,但是,捕鱼的技能却还在一般人之下.更不用说和父亲相比了!所以,渔王特别沮丧。后来,来了一位哲人,问渔王:“这三个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跟你捕鱼的?”渔王说:“他们从小就在船上长大的,他们没离开过渔船。”哲人问:“孩子们都是跟你学习捕鱼技术吗?”渔王说:“从小我就手把手地教给他们,一丁点儿闪失都没有。我总是把我最重要的决窍毫不保留地教给每一个儿子。”哲人问:“孩子们自己捕鱼的时候都在哪里?”渔王答:“当然在我的船上。每次都有我给他们把关。他们就不可能有闪失。我常告诉他们,哪种征兆有大鱼.怎么样起网会有最好的收获。”  相似文献   

18.
刘玉秀 《学前教育》2011,(11):27-27
我在班里的一角做玩教具,桌子上堆了各色卡纸和剪刀、胶水、水彩笔、铁丝、大纸盒等工具用品。孩子们去厕所时,围在我身边问:“刘老师,你要做什么呀?”我说:“给你们做一个小轿子。”“啊?轿子是什么呀?”“我在电视里看见过皇上坐轿子。”“庙会里也有。”……孩子们好奇地议论着。我说:“等我做完你们就知道什么样了,现在快小便去。等会儿还要去做操呢。”孩子们陆续走了。  相似文献   

19.
孩子,别哭     
午睡后,看着孩子们睡眼惺忪的样子.我决定组织一个游戏调动一下大家的情绪。 于是我说:“今天我们玩一个熊和石头人的游戏!大家想玩吗?”只听到孩子们稀稀拉拉地回应道“想”。刚开始游戏进行得还算顺利,但到第二轮“大熊”出来时.高唱凯、唐梓萌几个孩子竟然躲到了一块花布下面,  相似文献   

20.
有一个加拿大姑娘凯丽到中国教授英语,课余时间给孩子们布置了一篇英语作文《你爱谁》。孩子们的答案几乎都一样:我爱爸爸妈妈,我爱祖国。凯丽觉着不可思议。课堂上她对孩子们说:“难道你们只爱爸爸妈妈和祖国吗?”孩子们说:“还有老师、学校、爷爷和奶奶……”凯丽问:“再想想,还有什么才是你最需要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