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教育的本质问题,已经讨论了好几年了,发表了各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上层建筑;另一种意见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生产力;还有一种意见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这些意见是否揭示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根本性质)还有待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它作进一步的探讨,只有具体地分析教育的具体情况,分析教育的矛盾,才能正确地揭示出教育的本质。现就这个问题,淡点个人的浅见。  相似文献   

2.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是劳动。一种说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本文通过对这两种说法的把握和梳理。认为前者是从生物学角度揭示人本质的表层结构、一般本质;后者则是从社会学角度揭示人本质的深层结构、特殊本质。二者殊途同归,从不同视角揭示了同一问题的两个不同侧面。  相似文献   

3.
一陶渊明与玄学关于陶渊明与玄学的关系,目前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他是“服膺‘自然’的玄学信仰者”,他的世界观是“玄学自然观”;一种意见认为他的思想“与魏晋玄是截然不同的”,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持这两种针锋相对意见的人,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都认为魏晋玄学是当时门阀土族的官方哲学,是唯心主义的。因而,持后一种意见的人就将陶渊明思想和玄学严格地区别开来,并以此为基点来论证陶渊明思想的进步意义;持前一种意见的人就判定陶渊明的“《形影神》诗是消了佛道迷信的毒,  相似文献   

4.
国内动态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研究会和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于1988年4月17日~22日在河南郑州联合召开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理论研讨会。与会代表200人。会议就以下课题进行了广泛探讨,现综述如下: 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的性质和特点: (一)关于性质。一种意见认为它属于现代教育范畴,是民主的教育,人道的教育,救国的教育。另一种意见认为,这一概括有一定道理,但没有揭示出它的根本性质——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对这一根本  相似文献   

5.
关于教育本质的探讨,目前,存在着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观点:1.教育的本质是上层建筑。2.教育的本质是生产力。3.教育本质具有多质性,是一种复合的社会现象。4.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依据对该观点的演绎,又派生出另两种见解:一是认为教育本质是社会经验的传递;一是认为教育本质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显然,这几种观点,均在一定的角度或相当的程  相似文献   

6.
试论人的类本质与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性”,类的本质之特点是实践性、创造性,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类的本质的基本思想;教育在人的类的本质生成中的地位及作用可称作类的教育;类的教育是自觉的类的发展的一种现代观念:“自由个性”揭示了教育的方向,确立独立的人格意识乃教育的主要内容,“实现自我”表现了教育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教育本质问题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过程中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对教育本质的不同认识,决定了不同时期的教育体制、教育发展方向,影响不同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随着发展,现行教育体制弊端逐渐显现,因此重新认识教育本质、转变教育观念是必要的,更是急需的。从三个教育案例探讨其背后的教育本质得出:教育本质的标准不是唯一的,是变化的历史唯物的;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有助于理解教育本质;研究教育本质发展的量变轨迹意义重大;设置教育目的本身即含功利性。  相似文献   

8.
教育本质问题是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我们进行过诸多努力,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林林总总的教育本质杂说容易把读者导入误区:我们似乎对教育本质研究得很透彻、很全面。事实上,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不够彻底,还有待深入研究。当前,人类还远远没有揭示出教育本质的真正内涵,我们只是理解了其本质的一个或几个方面而已。或许在短期内人们还无法揭示出教育本质的全部内涵,或许用多种思维视角来研究教育本质是一种必要的、明智的选择,因为变化性和发展性是教育本质的最大特征。  相似文献   

9.
论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当前对教育管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中,有四种典型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现象,揭示教育管理规律的科学;第二种观点认为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活动,揭示教育管理规律的科学;第三种观点认为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问题,揭示教育管理规律的科学;第四种观点认为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过程,揭示教育管理规  相似文献   

10.
一、智力活动是人的心理本质特征,发展人的智力是教育应发挥的一种基本功能 人的本质是什么?马克思在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定论揭示了人的社会性、阶级性的本质。它是对人的本质认识的最根本、最重要的观点。在肯定这一社会本质前提下,使我们有可能从各种角度来分析人的本质,人不仅有社会属性,而且还  相似文献   

11.
教育理论界关于教育本质的争论一连续不断,由起初探讨教育的归属到近年来关注人的主体性,讨论逐步深入,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如鲁洁先生的《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雷鸣强先生的《教育的本质是主体间的文化传承》等论文作为教育本质研究的新成果,都给人以新的启迪。然而,理论界对教育本质的研究大多是从教育者——受教育者的层面上进行的,对教育本质的揭示基本上还停留在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关系的辩证分析上,而不是真正从教育主体的角度来揭示教育的本质。本文试图从教育主体的角度进一步揭示教育的本质。一、关于教育主体1.历年…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教育的本质?这是教育理论界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很多同志都在这个问题上发表了不少有益的意见。下面仅就自己学习所得淡一点不成熟的看法。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的本质是它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一事物必要要素的内在联系,事物的本质是由它本身所包含的特殊矛盾构成的。因此,要深明教育的本质,就要去探明构成教育这一事物多种要素及其内在联系,以及它所包含的各种特殊矛盾。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我国美学界对关于美学研究的对象、中心、美的本质、规律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而美是不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问题,就是争论的重要问题之一。美,究竟是不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呢?有些同志认为是,有的则认为不是。在持否定意见的同志当中,张芝同志的《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吗》一文的观点,是有代表性的。我以为他的意见还存在一些尚待商榷之处。因此想在本文中提出来加以讨论,以教正于张芝同志和其他同志。张芝同志在他的那篇论文中,认为“美  相似文献   

14.
现代思维与现代教育观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现代思维是以人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其中包括着现实世界是人的心灵模式的反映;主张揭示人的功能性精神关系结构以及强调人自觉地从自身出发来对人的本质和人与世界关系进行探索的现代人文精神三大特征。现代思维是重新审视教育观念的基础与前提。在这个思维模式下,现代教育的本质是对人的塑造;现代教育目的是通过教育手段塑造“诗化人生”;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主体;现代的教育管理内涵是通过管理使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的发挥与人活得更有价值和尊严的统一;现代教师由某种知识和信息的传授者转换成了知识结构的发现者和多种知识综合能力的指导者;课程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反映,课程结构本质上是人的发展结构;现代教育的评价就是对培养人塑造人教育过程和效果的评价;教学方法问题核心是教育观念或教学观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时钰鹏  陈宁 《文教资料》2010,(2):130-131
人的任何一种追求,都是对幸福的追求。幸福是人所追求的生存状态与存在方式.现代意义上的幸福就是一种生活得更好的能力。本文从解读幸福的基础上对“幸福——教育对生命的关注”这一观点进行分析,揭示了幸福是教育的本质,在批判教育相关异化表现的基础之上提出对幸福的教育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试论教育量化研究方法是定性方法和数学方法的统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运用逻辑的、历史的等研究方法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教育量化研究方法是定性方法和数学方法的统一这个命题进行了论证。一方面认为任何教育现象都有质和量两个方面,通过对质的研究,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是教育研究的最终目的;认识教育现象的量的目的也是最终揭示其质。另一方面认为:教育的研究一开始就是在对教育现象定性认识的基础上引进数学方法技术,并使二者有机结合,才能达到研究目的。再一方面认为:从教育现象的量上去分析,教育量化研究方法也必然包含定性。文章的结论认为:教育量化研究方法就是在对教育现象定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数学描述或推理解释教育现象,发现教育规律,预测教育发展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是定性方法和数学方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张金运 《文教资料》2009,(6):108-110
充分理解科学本质已经成为科学素养的核心成分.源于哲学探讨的科学本质,何以成为一个教育问题呢?本文作者在探源了它的哲学背景后,认为科学本质教学是一种科学人文教育,其价值在于防止传统科学本质观对人的异化,重新阐释与守护科学的本来意义.  相似文献   

18.
理解教育本质的不同道路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本质问题是教育哲学的基本问题。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本质观来源于黑格尔的“本质在关系中”,主要是从历史和逻辑出发认识教育本质,在各种关系中抽象出教育本质;现象学本质观在于“回到事物本身”,直观洞察事物本质,把教育本质理解为参与其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生活方式;后现代主义消除本质、排斥二元论。三种不同的理解教育本质的道路,丰富、深化了我们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一般观点认为,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科学而明确的规定,就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指出的,“人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本文则认为,在研究人的本质时,马克思曾先后使用了三种提法,揭示这三种不同提法之间的内在逻辑和逻辑的历史,乃是本文的中心议题。同时,这种揭示也使我们找到了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科学根据。最后,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人的本质与人的解放理论的阐述,试图揭示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之逻辑思路的真正蕴涵。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本质观认为,本质即事物的根本性质,本质与现象统一于事物中,本质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人的本质有界本质、类本质、个性本质三个层次。教育本质也具有三个层次:教育的类本质、种本质和亚种本质。教育本质上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它是以凝结了人类生命本质力量的文化来滋养、培育和增强人的生命本质力量,提高人的类本质,发展人的个性本质,教人正确对待人的界本质,使人的本质与生命力量充分而全面地发展,使人成为完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