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的理论是,行知行"1934年7月16日,陶行知写《行知行》短文正式宣布将"知行"之名改为"行知"。之前,有人对陶说:"你的理论,我明白了,是‘知行知'";陶回应说:"恰恰相反,我的理论是,‘行知行'"。据他自己的回顾;1911年他在原名"文浚"之外另立别称"知行";1927年有顽皮学生为他改"知行"为"行知",德国友人也赞同,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生于1891年,卒于1946年。本名陶文,因欣赏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改名知行,后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遂改名行知。现代中国著名教育家。  相似文献   

3.
贺麟是中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翻译家,他继承和发展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提出了"知行不分先后"、"知行永远在一起"、"知行平行"等观点.贺麟的新"知行合一"观,对当前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科学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年轻时学习阳明学,信奉"知行合一"的理论,但是后来陶行知对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观点提出了批评,陶行知认为知识的形成应该是"行知行"的过程,随之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理论。陶行知师承杜威,他的"行知行"理论属于实用主义哲学认识论范畴,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概念是一个道德修养范畴的理论,"知行合一"立足于传统儒学的体用论。"行知行"理论并不是对"知行合一"理论的扬弃,它借鉴的仅仅是"知行合一"理论的字面表述,所以陶行知对阳明"知行合一"理论的批判只是为了提出自己的"行知行"理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知行关系的视角把中职专业课教学方法归类为"知行并行——授受"式、"先知后行——应用"式、"先行后知——归纳"式及"知行合一——建构"式,并认为知行合一是中职专业课教学方法的选择趋势。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先生是近代中国杰出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思想家.他1891年出生在安徽歙县一个农民的家庭,原名文濬,初因笃信明代哲学家和教育家王阳明“知行合一”之说,改名知行,后又易名行知.他1910年入金陵大学中文系学习,1914年被选送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一八九一——一九四六)是安徽省歙县城西王墩源村人。原名文濬。因信仰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易名“知行”。后又发现“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再易名“行知”。陶行知先生家境清贫,幼受父教母爱,  相似文献   

8.
《宜宾学院学报》2017,(7):45-51
知行学说是朱熹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格物致知学说相互印照补充,其中知行关系独具特色:在知至之后知可以向行自然转化,在知至的基础上,知行具有一体性和合一性;在知未至时,则应当下主敬的劝勉工夫促成知行的转化。前者是知行合一的本体态,后者是知行合一的非本体态,即无论何种情形,朱熹都强调要知行合一。这两种"知行合一"态在工夫论和境界论的视域中可以完美地融合,它们貌似分离,实则合一。  相似文献   

9.
张小路 《教师》2013,(10):28-28
陶行知先生原名是陶文濬,后改为知行,又改为行知。"行知"一词就取自于《王阳明全集》的第一卷——《知行录》里的一句话"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从陶先生改名的举动可以看出他对"知"和"行"认识的变化。"知"在"行"之前说的是"理论知识为实践的源头","行"在"知"之前强调的是"实践活动为知识的源泉"。"行知合  相似文献   

10.
“我的理论是,行知行” 1934年7月16日.陶行知写《行知行》短文正式宣布将“知行”之名改为“行知”。之前.有人对陶说:“你的理论,我明白了,是‘知行知”’;陶回应说:“恰恰相反,我的理论是,‘行知行”’。据他自己的回顾;1911年他在原名“文浚”之外另立别称“知行”: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徐怀礼陶行知(1891—1946)原名陶文浚,安徽歙县黄潭源村人,现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青年时代读书时,受王守仁(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的影响,改“文浚”为“知行”。后又认识到“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又改名为“行知”。毛主席称...  相似文献   

12.
2、"从做中学"到"教学做合一"1917年陶行知回国全身心投入实践。从知行合一到行知合一的完全转变决定了他从事民主教育的一生。在从事民主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前,大学生道德知行不统一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做到"知行合一"的问题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关注的焦点问题。文章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为例,分析了"知行合一"的内涵、实现路径,并对该路径进行了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4.
何锋 《江苏教育》2013,(6):20-21
<正>"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意为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对教育,我们一直强调"知行合一"的重要。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但改名叫"行知",并且一生都在践行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综观当今的教育,我们不缺理论,教育方面的各类论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从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到毛泽东知行统一观形成的思想史.揭示了中国知行关系演变过程中所体现的文化发展规律,并认为从知行合一到知行统一也是一个实践与认识的唯物辩证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正>江苏省泗阳县众兴小学始建于2008年,现拥有幼教部和小学部,5200名在校学生。学校秉承"扎根于国学,实践于行知,知行合一,成为最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提出了"实践行知思想,构建崇德尚行学校文化"的发展目标,积极打造以"三生教育"(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长教育)为特色品牌教育活动。近年来,学校先后建成生命安全体验馆、传统文化体验馆、行知文化体验馆、生活技能体验馆、创客创  相似文献   

17.
"知行合一"是王守仁知行观的核心命题,也是王守仁与朱熹的分歧所在。王守仁所讲的"知行合一"包括三层基本内涵:第一,知行并进、不分前后;第二,知行本义合一;第三,知行相互包含。深入剖析可以发现,王守仁对于知行关系的基本看法与朱熹等人并无本质区别。对于这一点,王守仁和其他理学家凸显知行的伦理维度、对格物、致知的理解和将知行范畴落实到"去人欲,存天理"都是明证。  相似文献   

18.
传统社会身处"知行合一"之中它在理论上不需要也不可能提出实践标准问题。近现代社会身处"知行二分"之中,它需要也有可能并在事实上提出了知行统一的问题,但它又不能取得这样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和实践上既有必要也有可能确立实践标准并在其中达到知行的真正统一。  相似文献   

19.
传统朱子学坚持知行之间存在一由内及外的“异质的时间差”,对王阳明知行合一说多有辩难,以劳思光为代表的当代学者则否认这一异质的时间差,但又认定知行乃是同一行动之不同的阶段,知行之间实际上仍然存在一“同质的时间差”,知行合一只能取“根源意义”,而不能取“完成意义”。这种将知行合一的意义严格限定在“根源意义”上的做法,从阳明知行合一的义理系统、知行合一的整体论述以及知行合一作为一种工夫论说三个方面看,均难成立。在根本上,知行不是同一行动之先后不同的两个阶段,而是同一行动中交互渗透的两个向度。知行合一既是根源意义上的合一,也是完成意义上的合一,更是即知即行这一跟行动一体而在的“照察意义”上的合一。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科技产品的普及,人们已进入信息时代,为了迎合这一社会发展现状,我国技术教学也做出了巨大的改变。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前沿性质的学科,具有鲜明性强、实践性高的特点,充分体现了个性的张扬,创新能力的应用以及团体合作的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学习行知先生的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学习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体现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做到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