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城市新移民子女这一群体,他们在迁入城市之后,面临着改变其原有文化价值体系、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适应新环境和融入城市社会的问题。本文探讨和分析了城市化背景下的新移民子女社会融入的现状、困境与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城市新移民子女社会融入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里涌现的"民工潮"现象是流动着的"农民工"群体关于生存方式选择的权宜之计,也关系着整个中国的发展命运。随父母迁移的流动儿童在社会融入进程中"边缘化"的困境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通过对Y市弱势家庭流动儿童小洁在流入城市生活的全貌展开质化研究,分析探讨了流动儿童社会融入中面临的一系列困境:弱势的家庭环境、城市社交的拒斥和代际传递的局限等。  相似文献   

3.
生存环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甘南牧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是生活在这一区域的各民族特别是藏族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项,它对藏族千百年沿袭下来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将产生十分重大的影响.随着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甘南牧区生态移民在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发生着巨大变化,文章试图运用社会融合、社会距离等理论就生态移民各方面发生的变化和由此带来的问题予以解析,以便为生态移民更好地融入迁入地新的生活环境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制的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入问卷对138名新移民进行调查,并对7名知识型新移民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混合研究方法,主要从经济融入(包括工作、收入、居住状况)、生活融入(包括社会交往、气候饮食适应等)、心理融入(包括思想观念等)三个维度来研究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融入现状并分析影响其社会融入的因素,最后针对新移民群体在社会融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入的阻碍因素及解决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移动。这些新市民在城市生活和工作,却并未完全与城市居民融为一体。一方面他们与城市居民形成完全不同的系统及二元社区;另一方面这个二元社区给新市民的社会融入带来了更大阻碍。这就要求政府革新新市民的管理体制、保障制度、城乡劳动力市场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为新市民的社会融入奠定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6.
韩国移民因经济利益诉求迁居到山东半岛,由于生存环境的改变和文化的不同,在融入移居地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文化变迁,同时,移居地的现代化进程又加剧了移民文化的变迁。这种由移民生存环境的改变而带来的文化变迁,突出体现在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社会交往等物质文化的变迁上。在文化变迁的过程中,韩国移民必然与居住地居民发生文化冲突,也导致了韩国移民民族文化认同的弱化趋势,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山东半岛文化的丰富性与国际性。  相似文献   

7.
城市农转非新移民子女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新移民。他们必须融入城市社会才能健康地成长,但是他们的社会融入会面临文化差异、空间隔离、社会隔离和学业成就差异等困难。如果他们不能顺利地实现社会融入,就可能沦落到城市社会经济的底层,成为城市的“二等公民”,有的甚至会成为城市社会安全的破坏者。显然,城市农转非新移民子女的社会融入困难并不是他们自身和家庭能够解决的,它必须依靠社会、学校和家庭的通力协作才能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8.
放眼全球,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存在着原因参差、规模不等、性质不同、影响各异的人口流动现象。其中,外籍移民的融入困难所带来的国际安全问题、社会进步发展问题等都在一定程度上给各个国家带来了长期的困扰和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在韩国社会,越来越多的本国人与外国人通婚,主要是韩国新郎与外国新娘的结合。这些家庭里出生的儿童因受到其母亲的韩国语能力的影响而在韩国语学习能力和与人沟通方面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障碍。我们应该重视跨国婚姻家庭儿童面临的沟通问题,全民共同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使社会各成员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0.
王佩 《职教论坛》2014,(9):52-54
实现土地和人口的城镇化,需要社区教育引领失地农民融入社会。但是目前失地农民社区存在着组织建设落后、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偏低以及服务内容狭窄等问题,为此要加强社区建设,为开展社区教育提供良好的平台;发展社区教育,为失地农民融入社会服务以及引导失地农民积极参与社区教育,提高融入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浙江省某市450名城市儿童和434名流动儿童的社会认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流动儿童社会认知三个因子得分均低于城市儿童(P值均0.05);两组儿童总体,男生社会认知三个因子得分均低于女生(P值均0.05),流动男生归因和社会认知结构两个因子得分均低于城市男生(P值均0.05),流动女生社会认知三个因子得分均低于城市女生(P值均0.05);两组儿童总体,社会认知三个因子得分均存在年级差异(P值均0.05).三个年级流动儿童均有单个因子得分低于城市儿童的现象(P值均0.05);两组儿童总体,社会认知三个因子得分均不存在抚养人差异(P值均0.05),但当抚养人是父母时,流动儿童社会认知三个因子得分均低于城市儿童(P值均0.05).因此,应加强对流动儿童,尤其是流动男性儿童社会认知方面的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韩国的大学评价也逐渐多样化,其中社会评价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韩国中央日报社的大学评价与企业视角中的大学评价在评价目标、评价内容、实施方法等方面各具特点,一方面为学生、家长及企业界等教育消费者提供了大学的相关信息,努力促进大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受到大学的批评与质疑,其发展状况值得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examines caregiver burden and social supports perceived by mothers raising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in South Korea. Mothers residing in the metropolitan areas of Seoul (n = 181) responded to the mail survey with a 56.6% response rate. Respondents expressed a high level of overall burden, particularly in financial domains. Greater subjective caregiver burden for these mothers wa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disability‐related costs; maternal factors such as being younger and having higher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nd less social support. Extra cost related to disabilities was the strongest predictor of increased caregiver burden. Findings indicate that social support can reduce this burden. Implications for the practices of social service agencies and policy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经济的振兴,英国积极招募外国的廉价劳工来填补自身劳动力的缺乏。随着大批的移民的不断涌入,英国的民族和种族成分变得日益复杂,社会文化变得格外多元,种族矛盾和冲突日益突出。为了让外来移民更好融入英国社会,促进社会的融合,政府采取了各种政策和措施。文章将英国社会融合政策的演变分为三个时间段来进行阐述,通过解读英国各个时期所实施的社会融合政策,旨在为我国的民族文化政策提供思考和借鉴,进而促进民族的融合和国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综述韩国近年来阅读推广的发展状况、主要政策和法律法规,介绍韩国阅读推广的主要机构和项目,以此为借鉴,创新我国阅读推广理念,促进我国社会阅读推广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韩国新村运动的背景、社会特征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国新村运动以建设新农村、建设新国家为目标,以勤勉、自助、协同、奉献为精神理念,以脱贫致富为动力,以政府扶持、农民亲身实践为主要形式,取得了综合社会效益,成为国家宝贵的精神与文化财富。其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在于,进一步健全与完善新农村建设的组织管理体系与财政投入体制,加强调查研究,建立科学的运作机制,充分调动农民的首创精神,推动体制创新,并保证其得以持续、连贯推行。  相似文献   

17.
满岩 《丹东师专学报》2008,10(6):118-121
自19世纪初基督教传入朝鲜半岛,在短短两百年的时间里,韩国由对基督教一无所知,发展为令世人瞩目的世界主要传教国家。而今年初发生在阿富汗的韩国人质事件引起了全世界对韩国基督教迅猛发展与韩国基督教会多年来步履匆忙的宣教行动的关注。究其原因,这与基督教对韩国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8.
调查结果显示,57%的流动儿童的同学关系比较融洽,36%的流动儿童的同学关系不好,7%的流动儿童的同学关系一般.大部分在公立学校就学的流动儿童的同学关系比较融洽,与城市当地学生的关系也比较好,但也有部分流动儿童有自卑感、孤僻感和受歧视感.同质交往是公立学校就学流动儿童的交往特征,他们交往的主要对象是同为流动儿童性质的同学和邻居.在私立学校就学的流动儿童内部整合程度较高,出现了程度较高的文化融合.但是,这个群体的流动儿童很容易与城市当地儿童发生冲突.调查结果证实了家庭经济地位、文化差异和空间隔离对社会融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重视中小学科学教育是韩国实施科技立国和教育立国两大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为保证中小学科学教育顺利进行,韩国通过立法、建立专门管理机构、更新科学教育目标和内容、加强教科书建设、提升教师素质、多方筹集教育经费、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等多种措施为中小学科学教育提供保障。韩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经验,对改进和完善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