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钟俊昆 《寻根》2010,(4):76-81
一 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七里镇“仙娘庙会”,以农历三月二十日为始,相传当天为“天花圣母”金霄娘娘、银霄娘娘、碧霄娘娘的生日,举行各种祭祀活动。笔者多年来常去逛仙娘庙会,并作了相关调查。  相似文献   

2.
台湾,是我国东南部一个美丽的宝岛。明代以前,生活在这里的多是我国高山族人,其行政隶属于福建省。公元17世纪初,荷兰殖民的魔爪伸到这里,并霸占了该岛。公元1661年,郑成功亲率大军二万五千人,战船百余艘,将荷兰殖民赶走,台湾从此回到祖国的怀抱。人清以后,广东、福建沿海地区的大批闽南  相似文献   

3.
谢重光 《寻根》2010,(2):4-10
<正>客家人的由来提起客家人,有的人会想到神奇的土楼,有的人会想到众多的客家名人,有的人则会想到客家人遍布五湖四海,人数达好几千万,难免感到有些神秘。说客家人神秘,其实并不神秘。从外表上看,客家人与我们身边的各种人——福州人、闽南人、莆田人以及外省人,根本没有什么差别;而客家人内部,长相差别很大的也很多。比如我与我的一位老乡兼同事,我高大,他矮  相似文献   

4.
客家的精神     
逃亡是一种过程.这过程寓示着一种姿态,它不绝地勇敢向前,对虚无缥缈的彼在充满期待;同时,它又频频回首,对此在流连不已。最初的逃亡景象是生动与惊心动魄的,它是一次先锋精神对传统保守的激烈挑战与胜利。  相似文献   

5.
客家的脊梁     
在八闽客家首府长汀县城,在那穿城而过碧波荡漾的客家母亲河汀江之畔,有一座航船造型的公园,叫客家母亲园。园内矗立着花岗岩雕凿而成的客家母亲塑像:她头戴凉笠,背着孩子,有力的右手持着船桨,左手拿着一朵野花,正回头逗着背后的孩子。她赤脚站立于江边,江风吹动着她的衣襟,吹动着凉笠上的片片绸纱,端庄、慈祥的客家母亲,此时此刻似乎正在等待孩子的父亲、自己的丈夫早日归来。这尊塑像形象地再现了客家妇女在男人出门后,细心抚育后代,勤劳持家,等待男人归来的真实情景。  相似文献   

6.
2001年11月6日,江西省铜鼓县客家联谊会成立大会和赣两北第一届客家化研讨会在铜鼓县城隆重召开。江西省师范大学客家研究所所长许怀林教授、宜春市人大郭明副主任和铜鼓县党政有关领导以及客家联谊会会员代表,客家研究专家、学近百人参加了成立大会和研讨会。  相似文献   

7.
张金金 《寻根》2020,(2):108-115
客家人迁移到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寻求发展,与畲、瑶等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耕地有限,人们生活在内陆闭塞贫瘠的山地,再加上自然灾害频发,客家地区农业信仰应运而生。伴随市场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客家农业信仰不可避免地发生着嬗变,表现为两种状态:一方面是客家地区农业信仰呈现普遍性衰退;另一方面则是客家农业信仰在某种契机下呈现愈演愈盛之态。这两种状态背后的作用机制如何影响客家农业信仰的发展?客家农业信仰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融合与矛盾中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8.
杨帆 《寻根》2013,(5):50-53
妈祖信仰起源于宋代,宋代以降在东南沿海地区受到广泛崇拜,历经数百年流传,其影响不断扩大,并逐渐受到了历代朝廷的重视,被尊为上庇国家社稷、下护黎民百姓的神。其封号自宋代"夫人"始,至清康熙时被晋封为"天后",到清中后期确立了天后作为"海上女神"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影响范围也逐渐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向  相似文献   

9.
1996年2月28日清晨,平山(平山郁夫,日中友好协会会长)和我从北京出发去秦皇岛市郊外新落成的平山希望小学参加开学典礼,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陈永昌先生陪同一起前往。  相似文献   

10.
张启发 《大理文化》2011,(2):97-102
我的老家是云龙县大达村,属白族聚居村落。这里的年俗保留着完整的白族传统习俗。宰年猪宰年猪,储藏一年的肉食是一家人一年生活的大事。基本上每家要宰一至三头肥猪。农历十一至十二月,特别是冬至节前后是宰年猪的旺季。一般宰年猪的日子要选"生甲"之日,少选或不选"死甲"和"病甲"。因"生甲"易于腌制和  相似文献   

11.
论早期新加坡华族的妈祖信仰童家洲妈祖作力帆船时期的航海保护神,由中国闽粤沿海传入马来西亚和新加坡,是与16世纪以后我国苦力华工出国的苦难历史紧密相连的。同时也与马六甲、槟榔屿、新加坡渚港口的兴起,及其地位消长变化不无关系。本文试就早期新加坡华族的妈祖...  相似文献   

12.
我是客家人,当我阅读傅翔《客家的精神》(见《客家》2000年第二期)一文,不觉怦然心动。这篇记述客家人文精神的短文,语言精炼,内涵丰富,将客家文化的历史背景与超越时空的深远意义有机地结合起来,闪耀着作者独具匠心的思想火光,不愧是傅翔研究客家文化的智慧结晶。  相似文献   

13.
汀州城的传统街区具有典型的宋、明、清时代的江南客家建筑风格和特征,而且成片完整地保留下来,成为构成汀州历史古城极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寻根》2020,(5)
正一酒酿蛋在客家地区非常流行。酒酿蛋,顾名思义就是酒酿和鸡蛋的组合。其原料之一酒酿,又称江米酒、糯米酒、甜酒娘、娘酒、醪糟等,酒酿的原料是糯米(江米),通常是当季新产的糯米。客家人坚信只有新鲜的糯米才能使客家娘酒萦绕着  相似文献   

15.
客家古村落的文化意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登秋 《寻根》2005,(1):136-141
客家文化根在中原,中原文化较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中原文化传人客家人聚居区“闽粤赣”三角边地后,由于地域边缘性特征显著,村落环境、历史文脉、传统氛围等均保护较好,就形成现代所称的“古村落”。同时该地区的古村落建筑均讲究恃险而建,深居山区腹地,为外界所难进入,  相似文献   

16.
吴永章 《寻根》2004,(1):20-24
客家人是中原移民,在南徙过程中,饱受战乱与颠沛流离之苦,迁至被时人目为蛮荒之地的闽粤赣地区后,又需要在极其困难的自然与社会条件下,筚路蓝缕,开基创业。因此,客家先人们眷恋故土,并教诫子孙“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要“敦宗睦族”、“追远慎终”,把中原文化作为联结族群  相似文献   

17.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潮和北大歌谣学运动的影响下,钟敬文对民间文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始搜集和整理客家歌谣。他早期对客家民间文学的研究不仅影响了他后来的学术研究,而且推动了我国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发展。钟敬文的学术生涯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客家民间文学研究方法,提出的许多观点,对当今探讨客家民间文学发展的规律和经验,以及客家民间文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仍然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寻根》2016,(1)
正客家传统服饰是客家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以中原汉服为基础,吸收了生活在赣闽粤边区的畲、瑶等少数民族的服饰元素,并逐渐适应当地地理环境而发展起来的艺术结晶。它不但种类多样,工艺精湛,而且还融入了客家族群的风情习俗、艺术智慧和审美情趣,文化内涵非常丰富,是汉族服饰艺术的一朵奇葩。客家女性容饰更具有鲜明的族群特色。  相似文献   

19.
李积庆 《寻根》2010,(2):15-19
<正>清末著名诗人、梅州人黄遵宪在《人境庐诗草·己亥杂诗》中写道:"筚路桃弧辗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黄遵宪以其客家人的身份、用诗的语言描述了客家人南迁辗转逾千年,依然保留中原语韵、固守古朴礼俗的事实。行走在赣闽粤客家地区间,所见所闻时常让人不禁发出"礼失求诸野"的感慨。而当我们细数留在客家礼俗  相似文献   

20.
《寻根》2016,(6)
正一石城民间举行的天符醮是道教斋醮的一种,但也不完全等同于道教斋醮,因为天符醮从仪节到意念都与道教的斋醮有差别。醮,原指道教在举行大型科仪活动后进行的祭祷诸神的仪式。斋指在祭祀前,必须沐浴更衣,不食荤酒,不居内寝,以示祭者庄诚。按照醮和斋的原意,在道教的斋醮仪式当中道士与信众都应行素食。但是,石城县的天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