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艺术教育作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最重要途径,其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并提出了"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等重要的教育理念,这对学校艺术教育在新  相似文献   

2.
张熙  江怒  杨晓峰 《中国教师》2014,(12):66-68
<正>重庆市沙坪坝区儿童艺术学校(以下简称"沙区儿艺")是一所坚持23年实施美育的学校,因而成就了雅的师生,美的教育。2001年,新颁布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年)》指出:学校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要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深化课程教材改革为核心,深化艺术课程教学改革,加强科学研究,大幅提高学校艺术教育的教学质量。同年,国家新课程改革启动。足见,教育改革给沙区儿艺继承、创新和发展学校艺术  相似文献   

3.
李生滨 《人民教育》2012,(21):34-3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管理制度,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学校自主发展是指学校在一定的范围内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独立开展管理活动,实现自主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过程。"如  相似文献   

4.
正"一个好老师,可以教出一批好孩子;一个好校长,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一批教育家,可以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21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讲了这样一段话。"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相似文献   

5.
李生滨 《辽宁教育》2012,(22):11-1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始终是摆在所有教育者面前的大问题,也已成为了一个时代课题。十几年来,大连市西岗区的义务教育发展和全国大多数地方的情况一样,虽有改观但学校之间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教育公平和均衡成了区域教育发展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相似文献   

6.
沈纯芳 《教育》2012,(36):26-27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学创建于1956年,2004年被评为江苏省三星级高中。1997年起,学校开始创办艺术特色教育,先后被评为区级、市级艺术教育特色学校;2010年,被评为江苏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2011年,被评为首届全国百强特色学校。学校坚持"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办学理念,走内涵提升、特色引领的和谐发展之路,始终高举素质教育大旗,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努力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同时,把重点放在抓好队伍建设、课程改革和艺术教育品牌建设等方面,全力提升学校的发展力和竞争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教育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石。优先发展教育,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激励教师专注于教育。结合《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学习,就未来教育发展,笔者认为应抓住以下“三个”关键词:  相似文献   

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我国将于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不仅描绘出了我国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也吹响了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号角。那么,作为学校又该如何顺应时代的召唤,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呢?笔者认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学校"是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学校的受教主体是学生,施教主体是教师,因此,学生、教师和教育影响构成了学校教育活动的三大要素。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现代学校治理体系逐步完善,"家委会"无论是作为一种概念还是活动组织的实体,都成为学校治理体系中日益重要的一部分。2010年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四十一  相似文献   

10.
甘亚锋 《教育》2012,(7):50-51
老子曰:"名与身孰轻!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此言意为声名、货利和生命比起来显得微乎其微。泰戈尔也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所以,我们认为,教育首先关怀的应该是人的生命,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帮助生命正常发展。2009年笔者所在学校引入生命教育理念,开始了生命教育的探索。2010年7月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  相似文献   

11.
"教育家办学":应然与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家办学"是温家宝总理自2003年以来提出的重大教育命题[1],也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和学校管理理念。实践这个重大教育命题,不仅是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国家、社会和人  相似文献   

12.
为了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升学校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水平,2011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主张[1]。学校是制度化的产物。制度之于学校教育的不可或缺性,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那里得到了鲜明体现:"学校的长处全在于制度,  相似文献   

13.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自此,我国教育领域正式踏上了"互联网+"的发展快车。2019年2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明确指出推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服务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快推进智慧教育创新发展,构建"互联网+教育"支撑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就要注重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中小学要实现特色发展,核心是要培育良好的学校文化,或者说,学校文化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核心和基石。实现学校特色发展的途径很多,例如,把学校已有的"亮点"放大,挖掘"亮点"背后的先进教育理念,使"亮点"成为校长乃至每个教师自觉努力追寻的教育教学方向,今日的"亮  相似文献   

15.
正本报告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督导评估研究中心对2003-2010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和2010年全国31个省186个区县所辖小学(不含教学点)和独立初中、一贯制学校、完全中学等学校调查数据分析的结论性成果。理论视角正确处理均衡与发展的关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义务教育发展提出的要求,一是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二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是"到2020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作为战略目标之一,其意蕴是要引领每一所学校主动发展、优质发展,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学校作为服务民生的教育基本组织,承担着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最重要的使命。一、科技教育是学校特色品牌建设的重要方式品牌化是学校教育正在迎来的发展主题。学校建设特色品牌,是改  相似文献   

17.
胡春蕾 《中国教师》2013,(Z2):133-134
国家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第41条"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中,专门提出"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以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温家宝总理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所作的《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的讲话中指出:"中小学还要建立家长委员会,不断完善学校科学民主决策和评价机制。建立家长委员会,必须从制度建设上打好基础,并通过改革创新办实办好。"家长委员会,顾名思义就是由家长代表成立的组织,  相似文献   

18.
《教育》2011,(15):1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支持媒体:官方网站:《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杂志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师报》《教育》旬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原2020年)》颁布实施,2013年7月,回望教育规划纲要走过的三年历程,民生、变革、跨越,无疑是纲要"旧三年"给"新三年"的启示;以人为本、求真务实、攻坚克难,更成为"旧三年"对"新三年"的期冀。4%,开启我国教育新篇章2012年3月5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中央财政已按全  相似文献   

20.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这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教育规划纲要》将"民族教育"单独列为一章,体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民族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2008年11月,教育部和国家民委印发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民族团结教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