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炎婷 《新疆教育》2012,(15):72-73
“知恩图报”、“有恩必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等妙语已深入人心。孩子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他们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让孩子学会感恩对其一生的发展很重要。本文就日常教育中如何渗透感恩教育展开思考。  相似文献   

2.
廖锦坚 《教育》2014,(4):66-66
美国的教育理念是“以人为本”,即“培养具有健全、丰富个性的人”。这个理念主要包括: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让教育适应孩子,而不是让孩子去适应教育;  相似文献   

3.
时下,“感恩”突然成了教育的热门话题,有的学校“让孩子每天带生鸡蛋上学”,体会父母呵护他们的一片苦心;有的学校还专门设立了“感恩节”;还有的学校让学生给家长写“感恩信”,体悟到来自父母慷慨无私的爱鸦甚至有的学校用“剖腹产手术DV”为题材教育孩子感恩……无论学校还是家庭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积极实施“感恩教育”本无可厚非,但是应尽可能考虑孩子的认知能力和接受程度,用最自然、最通俗的方式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而不是盲目地“顺应潮流”、“追赶时髦”,主观臆断地“一摁了之”,让感恩教育沦为“一日曝,十日寒”的“做…  相似文献   

4.
超常儿童是个诱人的话题,因为在每一对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都是独特的,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质,在很多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就是“天才”;超常儿童也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因为它常常与教育公平这个敏感问题同时出现,一些被认定为“超常”的儿童,享受着很多普通孩子没有享受到的优质教育资源,在很多人看来,他们是教育不均衡发展的受益者。  相似文献   

5.
怎样让孩子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许久以来一直是家长和教育专家们关注的一个话题。当一些有识之士纷纷指责家长们忙着为孩子“充电”加重孩子负担,强烈呼吁还孩子自由的时候,笔者却注意到报上这样一条消息:2002年暑假,哈尔滨市流行易子教育,即和朋友“换”孩子,让孩子换一个环境,接受另一种教育,改掉在自己家里改不掉的坏毛病。这让我立刻想到了鲁迅说过的“易子而食”那句话,笔者非但不能明白其中的奥妙,倒是对此做法有了几点疑问:首先,从孩子一方看,一般而言,听话的孩子家长绝不会舍得“易”出去,也没有那个必要,而大…  相似文献   

6.
《母婴世界》2014,(7):50-51
安全教育是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话题,特别是对孩子来说,安全,是他们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因素,是所有成人的责任。游戏内容: 这个游戏主要是角色交换,让孩子来当一天的“小家长”,通过不同的场景——例如认识电器、打扫卫生、接待小客人(小客人可以让爸爸妈妈或者玩偶来扮演)等,让孩子更真切地了解家中所隐藏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7.
丁兆雄 《陕西教育》2009,(11):35-35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色,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子曰:“以德报怨,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完美的教育效果呢?何以报德?”“没有惩罚用残缺的教育如何能达到完美的教育效果呢? 当今的孩子从家庭到学校乃至社会。得到了过分的而不是应有的呵护、娇宠。他们不是缺乏关爱而是严重缺乏“惩罚”,由于动不动就强调应该给予一些惯于不遵守规则的孩子更多的关爱、感化、引导,给人的最终启示是“爱哭的孩子才有糖吃”。  相似文献   

9.
王海英 《山东教育》2004,(17):19-20
我们常常感叹,生活在优秀教师爱的阳光和高超教育艺术之中的孩子们是多么幸福,他们的家长也是这样。然而,并不是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家庭都有这样的“福气”。可见,孩子们从一开始进入教育机构,这教育就是不公平的。这可不是我们教育所要追求的。“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这其中的关键人物就是老师啊!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他们的老师是“教育家”!为什么“有人可能学了所有课程开发方法和所有教学技术却仍然是一个抽劣的教师?”“关于思考的教师是怎样做的呢?”“一个优秀的教育家是如何造就的呢?”请您来读这本书吧!  相似文献   

10.
《今日教育》2013,(1):13-13
教育关系国计民生.牵动家庭未来。回顾2012年,中国教育书写了华彩的乐章.注解了“信念、力量、希望”,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境界。教育的信念——让每一位孩子健康全面快乐地成长:力量——教育在政策的指引下日趋完善。高考改革在推进、各地公办幼儿园在兴建、“择校热”在降温、教育经费投入在加大、农村教育在改善等等:希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是口号,不是一纸文件,而是真实与具体地体现在各地区教育发展的规划与行动中。站在2013的起点回顾过去的一年,教育留给我们诸多思考,也让我们对未来有更多期许。  相似文献   

11.
在教育实践中,评价所起的作用或许并不是我们在设计评价时所希望的那样。消除教育评价中的“异化”现象应当是新课程的重要功能之一。有报道说,当今的教育似乎特别善于制造自卑者。好多人都认为,孩子的优点,不夸跑不了;孩子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指责、否定孩子,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孩子。当孩子好不容易为自己制造出一个被表扬的机  相似文献   

12.
“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教育要成全一个人的幸福。”这是北师大于丹老师两句很有名的话。教育怎样成全一个人的幸福?或者说,教育这双“鞋”,怎样去适应孩子那双“脚”?这确实是今天的教育人需要思考的问题。在邵东县采访心理健康教育,就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他们为了让教育的“鞋”适应孩子的“脚”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艰苦探索。  相似文献   

13.
吴尧 《老年教育》2009,(9):30-30
俗话说,“三十岁前看父敬子,三十岁后看子敬父”。孩子们曾经把父母当成自己的骄傲,多少年以后,孩子们长大了,他们又成为父母口中时常谈论的话题。现在父母都退休了,生活比较清闲,遇到老同事、老邻居、老朋友总要聊上半天,话题自然离不开孩子。谈谈孩子的成就会让他们感到幸福,但也会产生攀比心理。  相似文献   

14.
孩子娇气、生存能力差是现如今父母们感慨最多的内容之一。有人说,这是因为现在的孩子缺少生存教育。生存教育不是新话题,却绝对是个热点话题。究竟何谓生存教育,究竟要不要让孩子从小接受生存教育?关于生存教育的话题正在讨论中……  相似文献   

15.
今年全国的“开学第一课”以“幸福”为主题,在由孩子、家长、学校、社会构成的全景视野中,讨论“如何让中国孩子拥有幸福”的深刻命题。相比于2008年的“知识守护生命”主题、2009年的“爱的教育”主题、2010年的“我的梦、中国梦”主题,2011年的“开学第一课”选择探讨“幸福”的话题,可谓匠心独具,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6.
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当今社会的焦点话题。其中以偏远山区更为突出。面对越来越多的单亲孩子犯罪案例,不得不深思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孩子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他们的犯罪心理是怎样的,他们的家庭及教育又是如何的。这些问题无一不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孩子被看成是全社会的,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有些孩子称呼父母直呼其名……美国家长经常对孩子说的是:“我爱你!”“孩子,你很棒,父母为你自豪!”他们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但在生活中。对孩子的费用方面很抠门,有时还很“残忍”,经典的故事是:孩子跌倒,家长不会去帮忙,让他们磕磕碰碰自己爬起来……  相似文献   

18.
王若懿 《教育》2006,(10):28-29
一个孩子从呱呱附地、呀呀学语到成长为一名社会公民,始终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哪个家长都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然而,被如何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教育这个问题难倒的家长,却不是少数。新三好评价标准的推行让他们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19.
立足幼儿园“环保与我同行,绿色伴我成长”的办园特色,借鉴了陶行知“六大解放”教育思想,阐明了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放飞孩子,把权力还给孩子,让他们敢想、敢做、敢创造,让他们成为保护环境的主人,全面推进幼儿园的环保教育。  相似文献   

20.
教育数字化是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教育督导评价的数字化变革是教育数字化变革重要组成部分。围绕“为了每一位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核心教育理念,上海市闵行区大胆进行基于数字实证的区域教育督导评价改革实践,在构建区域数字化教育督导评价指标体系、形成“四维一体”区域数字化教育督导评价系统、分析挖掘区域教育督导评价数据、借助督导评价数据服务区域教育决策精准化、服务学校管理改进、服务师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积极探索与创新,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