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始终的主线。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逻辑前提,解决人民直接现实利益问题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归属。本文认为,推进科学立法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遵循,以推动立法公众有序有效参与为路径遵循,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为内容遵循,以理性识别和判断真实民意为核心遵循。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以下简称《第四卷》),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理论成果的权威著作。学懂用好《第四卷》是提升思政课教师政治能力、科研能力、育人能力的重要途径。思政课教师应联系现实、联系教学、联系学生,学习掌握《第四卷》的最新成果、价值原则和理论精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科研与教学成果,真正做到学懂用好《第四卷》。  相似文献   

3.
翻译课程的价值潜能突出,可供挖掘的思政元素丰富,教学过程中应着力凸显“技”与“道”的关系。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的分析讲解为例,教师应从宏观着眼,引领学生深刻领会以国家意识为主的价值导向,以及在此导向下采取的政治语汇翻译策略。与此同时,还应强调话语传播中内外有别的原则,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服务受众的意识与语篇翻译层面诸多变通技巧之间的关系。在讲解翻译策略的同时凸显以国家意识为主、受众意识为辅的价值导向有助于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4.
刁薇 《海外英语》2022,(16):18-19+2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目前中国权威的外宣时政材料之一,其中一些“金句”体现了外宣时政文本的文学性。通过案例分析,从文学语言的自指性、曲指性和虚指性三个方面分析了该书第三卷的文学性再现及其英文译文。从文学性角度探讨外宣时政文本的文学性再现及其翻译策略,以期为外宣时政文本的翻译研究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5.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性问题,课程思政建设则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途径。当前,课程思政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就《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如何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真正融入课程思政全过程仍需进一步的研究。文章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为例,从中深入挖掘课程思政资源,总结提炼方法论,对于提升课程思政的专业性和感染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九大以来治理中国的生动记录。文章从目的论视角出发,挑选译文本中具有代表意义的生态文化负载词译例,分析其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及翻译技巧,以及目的论在翻译策略中的体现,探讨政治文献翻译的策略应用。  相似文献   

7.
8.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三进”试点工作对于引领我国外语人才培养方向,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宏观的价值引领要落实到教学实际,不能只看知识输入效果,能否输出才是关键。因此,本文尝试基于产出导向法教学理念,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翻译鉴赏课为例,对课堂教学设计路径进行逆向探析,以期构建起融合理念、教材、策略、评价的多维整合型教学设计路径,使“三进”课程更加科学化、丰富化、趣味化,推动学校整体改革思路落地实施。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为例,从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视角,分析不同类别中国特色词汇典型个例的翻译处理方法,总结其翻译原则、翻译特点和翻译思维,为相应的翻译研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0.
11.
面对思想政治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把握方向性、增强针对性和注重实效性,使思想政治工作在内容上、形式上和感情上实现"三贴近"。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是铸魂育人的第一课堂,"思政课的作用不可替代"。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课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史和新中国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真实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的生动表达。习近平高度重视党史国史学习并发表了一系列讲话,其重要指向就是以史为鉴,资政育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通过承担新使命、构建新格局、用好新技术等方式讲好党史国史,发挥党史国史的铸魂育人作用,培养出一批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贯彻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思想政治工作走求实、创新之路,必须把握好"高定位与低着陆"、"虚功与实做"、"情寓于理与理融于情"、"全员德育与专职主导"等关系,建立起符合高校特点和高等教育规律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和体制.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着国家治理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逐步形成了习近平国家治理现代化思想。这一思想的形成,离不开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两个维度: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治理思想,发展了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国家治理思想,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治理思想;又以习近平从地方到中央的国家工作经历为重要实践基础,并借鉴了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家治理方面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6.
当前,民办高校“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存在学校重视程度不高、课程思政育人认识不够、教师育德能力不强、思政工作贯穿专业课路径缺失等一些问题。此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从学习认识、顶层设计、组织机制、实施载体、队伍融合、保障机制等方面分析,并结合案例研究提出了构建民办高校“三位一体”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的机制建设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7.
通过理论层面、历史层面、实践层面、理想层面的剖析,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三个自信"应成为高校思政《概论》课的核心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青年观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对青年使命、青年地位、青年工作、青年品格培养和形象塑造等问题的理论表述。它以马克思主义青年观为理论渊源,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梳理习近平青年观的理论来源和内容,进而探求习近平青年观的践行路径,对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根据当前高校教学的现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始走生活化、系统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课堂教学、学校管理、文化建设、社会实践等各个环节,确保能够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多方面实现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基于我国实践需求,当前实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化”建设是主要趋势所在,展开“三化”实践活动更是要求高校能够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必然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要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动机和目的、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基本指导思想、以促进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中心,从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