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数学建模是指人们在对实际问题的研究中,用数学语言和符号表达出其中所含的内在规律,在实际课题中提炼出数学模型这一过程被称为数学建模。数学建模包括模型准备、模型建立、模型求解、模型检验、模型应用推广这些环节。在技师学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本文从数学建模教学为切入点,对学生建模意识的培养做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初中学生的数学知识有限,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应以教材为载体,以改革教学方法为突破口,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科学加工、处理和再创造,实现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数学建模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罗洪  苏冬梅  李景国 《考试周刊》2007,26(41):71-72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建模意识是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本文论述了培养数学建模意识的途径,并举例说明了数学建模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创新能力的意义,以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初中学生的数学知识有限,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应以教材为载体,以改革教学方法为突破口,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科学加工、处理和再创造,实现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数学建模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一、初中数学建模教学的重要意义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建模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新的方式,它为学生提供了自  相似文献   

5.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就是为了解决从事的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这是中学生学习数学的深层含义。兴趣的激发是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内驱力;加强数学建模训练、培养建模能力、建立适当的数学摸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实际问题解决的形式是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体现。因此说,教师要求学生会提出、分析、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数学问题,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形成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6.
李向萍 《考试周刊》2010,(26):90-90
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新的数学知识,提高思维能力,而且要教会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问题和处理生活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引领学生投入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研究、探索、合作,经历数学建模的全过程,初步领会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中形成数学建模意识和能力培养的模式、思路、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数学建模是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式,是初中生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以三类问题为例,探究数学建模的方法与策略,能培养学生的模型观念、应用意识和初步建模能力,让其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数学问题—建立模型—求解验证—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启智明理,体悟本质,进而提升其建模意识,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目前,高中数学新教材(人教A版2019)全面开始使用,其中有大量数学实例、函数应用专题课、数学建模专题课等,足见新教材特别重视对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探索实践,总结了一些以新教材教学为出发点的数学建模素养培养策略,通过用好新教材数学实例、讲好新教材应用题、开好函数应用专题课、践行数学建模示范课、开展学生数学建模实践活动等策略来提升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最后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能有意识地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积累实践经验,提升数学建模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9.
在高职学校进行数学建模的教学构想与实践,是为了适应数学课程改革中必须加强应用性、创新性,重视与实际结合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能力和应用能力.为此,课堂教学各环节必须始终贯穿应用意识,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加工、处理和再创造,以达到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让学生真正把握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宋涛 《德州学院学报》2012,(Z1):185-186
数学建模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桥梁,是体现数学功能的工具。它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和作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的联系;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谈谈怎样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强化数学建模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1.
许艳 《小学生》2013,(7):36-36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修订时明确提出,在数学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发展"模型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和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建模教学活动并不多见,笔者曾有幸聆听过数次小学数学建模教学教研课,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数学教学改革应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他们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突破口,在高职数学课中实施数学建模教学是推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文章从分析高职学生的特点出发,阐述了在高职数学中实施数学建模教学的意义、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数学建模是架设实际问题与数学之间的桥梁,是数学走向应用的必经之路.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融入到大学数学的教学当中是数学教育的一种改进,也是大势所趋.可通过如下切入点在大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将建模实例融入到数学课的教学当中,逐步培养运用数学模型的意识;以数学建模为导向,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数学建模为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课堂和课外作业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可见,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思想方法,数学建模方法能激励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大学数学的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4.
列方程解应用题实质上就是通过数学建模来解决实际问题.初一年级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初步接触数学建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以问题为导向诱发深刻的思维活动,积极培养学生建模意识,是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和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5.
尹莉 《师道》2014,(10)
数学建模就是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描述实际现象,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开展数学建模活动是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数学应用能力的重要而且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建立数学模型是实际问题化归为数学问题,利用已知的数学知识,选择适当的数学方法,求解数学模型,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可见,数学建模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数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培养学生用数学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数学模型是数学知识与数学应用的桥梁.随着数学教学的不断深入.重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数学教育发展的趋势。数学建模将实际问题抽象转化为数学模型,然后用数学方法求解模型,使问题得到解答,能够帮助学生探索数学的应用,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本文谈谈如何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与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18.
数学建模就是用数学的语言、方法去刻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通过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观念和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也是一个系统、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  相似文献   

19.
数学模型是数学知识与数学应用的桥梁 ,随着数学教学的不断深入 ,重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已成为数学教育发展的趋势。数学建模将实际问题抽象转化为数学模型 ,然后用数学方法求解模型 ,使问题得到解答 ,能够帮助学生探索数学的应用 ,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本文谈谈如何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与思维过程。解决这类问题体现在数学建模思维过程中 ,要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和背景材料 ,对问题加以变形 ,使问题简单化 ,且重要过程是根据题意建立函数、方程 (…  相似文献   

20.
数学模型是数学知识与数学应用的桥梁,随着数学教学的不断深入,重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数学教育发展的趋势。数学建模将实际问题抽象转化为数学模型,然后用数学方法求解模型,使问题得到解答,能够帮助学生探索数学的应用,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本谈谈如何在应用题的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与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