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涛  张波 《华夏文化》2010,(4):17-19
<正> 《吕氏乡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乡约,由张载弟子吕大钧(1031~1082)于熙宁九年(1076)十二月编订。该《乡约》通过制定一些规则以完成当时社会尤其是基层社会的  相似文献   

2.
在早期周礼乐语之教中,《周颂》被用于祭祀、太学之教、天子视学等仪式中"升歌"的素材。周礼乐语之教在升歌之后有一种针对"歌"的"既歌而语"仪式,这种仪式是用"兴、道、讽、诵、言、语"六种不同的方式("乐语"),对"歌"之义加以阐发,以体现、强化仪式的教化功能。《大雅》部分诗篇是据周礼乐语之教中的"乐语"而创作,"乐语"的性质决定了《大雅》部分诗篇与《周颂》有一种对应关系──《雅》诗是对相应的《周颂》诗义的阐发。这种对应是由礼仪决定的。周礼乐语之教在《诗》的创作方面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从西周到春秋,《周颂》的地位经历了由高到低的变化,这决定了现今《诗》文本的编排顺序和结构。  相似文献   

3.
正王阳明(1472—1529)依靠"心外无理"论述了"心之本体"的基本命题,并且在《传习录》中明确了心物关系。"心"在本体上的存在意义被揭示,其与物的辩证关系也就逐渐显现出来。理解王阳明的"心物之辨",是理解其将存在本体与现象世界联系起来的基本出发点。王阳明哲学对于心体的重建,使得"心即理"成为"心学"的基本命题。同时他论述了"心外无理",在对心和理的阐发之中,往往涉及到心物关系。在心之本体的强调下,事与物都成为"本心"  相似文献   

4.
《法言会纂》是清代中叶四川地区的一部简明斋醮科仪著作,其内容主要是对斋醮仪式和文本的重订和规范。本文试图理清此书现存的版本、结构和作者,并且阐述了《法言会纂》此书与四川"刘门"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尉学斌 《中华文化论坛》2022,(6):60-71+154-155
阳明学说与朱子学之间关联密切,二者的复杂关系也比较典型地表现在对《大学》中“格物”的阐释差异问题上。王阳明格竹失败,固然有其自身误解的原因,却也凸显了朱熹“格物”说本身可能存在的问题,因此王阳明在别创己说后对“格物”有了新的解释,并于随后与同仁的反复辩难中逐步修正完善自己的学说。然而,王阳明“格物”说在自身学说体系中的圆融贯通并不能完全应对基于朱子学传统的质疑。究其根本,其缘由或在于阳明学说对《大学》文本的依托,以及对朱子学传统在某些形式上的借用与转化,而王阳明“格物”说的提出方式,也为我们指示了解决其困境的可能性方向。  相似文献   

6.
<正> 《论语·学而》说:"礼之用,和为贵。"意思是尽管"礼"是被用来处理上下、左右、内外各种事物的行为规范,往往被人们理解为主要功能在于区分,突出强制性,但是礼实施的最佳境界却是和谐。下面以乡射礼为例阐  相似文献   

7.
藏冰考     
《寻根》2017,(6)
<正>《左传》说:"《七月》之卒章,藏冰之道也。"藏冰的有关制度和举措在《诗经·豳风·七月》的最后有明白的表述。其中说:"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凌阴,就是藏冰的地方。这四句诗是说:夏历十二月采冰,一月藏冰,二月举行一个开冰仪式(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卷十三)。可见,藏冰渊源古老,但后世相关文献并不多,藏冰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相似文献   

8.
褚纳新 《寻根》2007,(5):122-127
王阳明,姚江大儒,明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他的"心学"思想是我国古代思想体系中一个重要的学派。有关王阳明的先世渊源,正史记载不多,近年来,各地在王阳明的身世上众说纷纭,这使得王阳明的家族历史变得扑朔迷离。王阳明的先祖是谁?来自哪里?这是许多人所关注的,也是值得探索的。  相似文献   

9.
郑熊 《华夏文化》2016,(1):38-39
正对儒家经典《周易》的研究,目前存在多种方式,其中就有从具体概念入手来研究。现有从概念入手来研究《周易》的成果,主要涉及到"诚信"、"象"、"天地"、"周"、"小"等,对《周易》"中"概念的研究则不多见。此外,儒学在发展过程中,形而上学化的趋势非常明显,从具体概念含义的演变来考察儒学形而上学化趋势,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就希望通过对《周易》"中"含义的解读,来显现儒学发展的形而上学化。  相似文献   

10.
图片新闻     
<正>2015年8月6日,汉口东正教堂修缮竣工仪式暨"武汉中俄文化交流馆"启用揭牌仪式在汉口东正教堂举行,湖北省副省长甘荣坤、武汉市副市长邵为民与俄罗斯全权代表巴比奇一行出席了揭牌仪式,并参观了《中俄万里茶道与东方茶港图片展》。图为巴比奇致辞。  相似文献   

11.
清人门应兆创造性地以"图注"方式来阐释《楚辞》香草,实现了研究方法的一大变革。门氏之"图注"采取了集中阐释与分散表现相结合的总体思路;以"左注右图"方式组织全书;根据注文内容对所绘图像予以匠心安排,使之与文字形成佐证、延伸与补充关系,从而对《楚辞》草木蕴涵阐释得更为具体全面。与"文字注"相较,此种"图注"诠释方式能拉近民众知识素养与《楚辞》文本间的距离,消解部分阅读障碍,从而扩大《楚辞》草木研究之影响,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其有更为广泛之传播。  相似文献   

12.
《大理文化》2012,(3):118
11月13日,在"中国水果之乡"宾川,美丽的大银甸水库之畔,人头攒动,欢声笑语。中央电视台第七套《乡约》栏目组走进宾川县,现场录制以"水果之乡灵山宝地"为主题的大型户外访谈节目,以丰富、生动的系列节目,宣传宾川县的热区水果文化、  相似文献   

13.
王泉根 《寻根》2012,(3):120-122
中国素为礼仪之邦。“礼”指的是关于礼的仪式和制度,儒家十三经中有三种是关于礼的专门著作(《周礼》《仪礼》和《礼记》);二十四史中凡是有志的都有礼志;历代的类书、会要、会典乃至地方志等,都有相当的篇幅记述礼制。在中国古代,大到国家政治制度、社会意识形态,小到个人的生活起居、待人接物,都归于礼的范畴。  相似文献   

14.
任崇岳 《寻根》2012,(5):123-128
河南省中牟县有一支校姓居民,约4000人,分布在该县城关镇的东关,姚家乡的校庄,韩寺乡的大洪、兴隆岗,东漳乡等地。《百家姓》有504姓,但没有校姓。校姓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校姓源干何处?为何姓校?又为何迁至中牟?何时迁至中牟?这些都是饶有趣味、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清水江流域林业碑刻,包括条款制定的"公议"程序、石碑竖立的"公立"仪式、条款执行中"公罚"处理,都始终贯彻生态教育功能。"公议"的内容宣扬神树崇拜、风水信仰等敬畏自然的生态认识论,宣扬林业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等生态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公众爱林护林的公共生态意识。"公立"表明立碑过程的公众性,广大民众参与立碑的仪式就是接受生态教育的过程。"公罚"体现禁条执行的大众性,其场面使广大民众在现场受到普遍的警戒教育,强化了育林护林的社会风尚,维护了社会团结和道德凝聚力,具有普遍的生态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6.
去年,日本广岛大学吉田公平教授、福冈女子大学难波征男教授分别增予《阳明先生遗言录)《稽山承语》影本。二书同为王阳明语录,而国内馆藏无存。《遗言录》所载近十分之四未收入诸本《传习录》,《稽山承语》所录则全未收入《传习录》,故此二本对阳明学研究,颇有价值。另一方面,《遗言录》的出现,引出了《传习录》史的许多问题,须加进一步研究。本文专论《遗言录》与《传习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借鉴海德格尔语言存在论的思想资源,尝试对《周易》文本及其言说方式进行一番"存在论"的诗学解读,着力就《周易》文本所涉及的语言概念问题、《周易》八卦作为元语言结构对于世界诗性意义的开启、《周易》"三才"思想对于人之主体性诗学价值的颂扬、《周易》的作品创建及其文本诗性言说方式对于中国人"诗意栖居"生命形式的根本奠定等诗学问题展开具体讨论,以期能对《周易》所蕴含的诗性精神获得一种整体性的初步把握。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古代的丧葬礼是汉民族一项独具特色的礼仪制度,不仅自成体系,而且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各种礼仪制度已相当完备,而作为"三礼"之一的《仪礼》,记录了周代贵族的冠、昏、丧、祭等各项仪节。《礼记·礼运》云:"是故夫礼,必本于天,殽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仪礼》中的《士丧礼》《既夕礼》《士虞礼》记录了周代士阶层的丧葬制度,但是对夏、商二代乃至更早的丧葬制度却未曾言及。众所周知,先秦时期的礼仪制度有  相似文献   

19.
扬雄为西汉末年今文经学向古文经学转折点上的思想家,他在批判今文经学"固守一经"、"烦琐解释"的基础上,在创作《太玄》、《法言》时提出了代表古文经学的解经观念,主要包括"要合《五经》"的经学立场、"《易》为经首"的经典认知、"约卓艰深"的释经原则。  相似文献   

20.
萧子显的《南齐书》,保存有不少重要的诗学文献。除了对"声律说"的考论外,这些诗学文献还涉及诗歌与政治、诗歌与礼仪制度的关系。以民间歌谣和纬书廋语反映易代之际的历史变革和歌颂萧齐王朝的丰功伟绩,采用《诗经》为祭祀礼仪的制定提供依据,以优美的骈文描写"三月三日曲水诗会"的盛况也是《南齐书》诗学文献的主要内容。对《南齐书》中有关诗歌与政治历史变革、诗歌与礼乐制度关系和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的讨论有助于我们从更宽广的视域研究齐梁诗歌的艺术审美特征和南朝诗学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