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从简洁、抽象的数学语言中辨别、选择、整理和组合有效信息,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准确性,理解是关键,但理解的基础又是"读"。可见,阅读是数学学习必不可少的能力和手段之一。新课标也明确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把阅读引进数学教学,通过理解"读"、质疑"读"、比较"读"、拓展"读"等方法,让学生学会读、读得懂、主动读。  相似文献   

3.
《大瀑布的葬礼》教学片断:师“:表情是心情的晴雨表。”从同学们脸上的表情我知道你们都想读给大家听,让更多的人来分享你读书的乐趣。自信的孩子,请你来读。(一名学生很认真地读了课文第四自然段)师“: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多有气势的词语呀,谁再来感受一下这种气势?(一生在  相似文献   

4.
“文章不厌百回改”,那么我们该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呢?  相似文献   

5.
古人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等说法,可见,读书自古以来就是多么重要,而在语文学习中读书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有些汉字意味极长:“错”与“读”即是。先说“错”,错明明是一种糟糕,但“错”字里头却偏偏带个了“金”字。邪了!难道“错”真的有金子般的价格?细细地想想,还真的是这么回事。这就是错误乃是一种教训,能从反面给人以启发,每经历一次错误,也就聪明了一点,这便是“错”字带“金”的道理。我们所说的“失败乃成之母”和“吃一堑长一智”,是说“错误”有用,它能使人猛醒。从这一点上,也的确其价如金。让我们再看读书的“读”字。“读”这个字左侧为“言”,这好懂———书中的确有“言”。人们读书时,的确能读到不少“至理名言”。那么,为什么…  相似文献   

7.
王秀昌 《山东教育》2007,(11):26-26
早在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先生针对当时的国文教学指出:“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方法……现在国文教学.在内容与理法的讨究方面比以前注意得多了;可是学生吟诵的工夫太少,多数学生只是看看而已。这是偏向了一面,丢开了一面。唯有不忽略对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面不偏。吟诵的时候……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一、语文,从读“有字书”开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总觉得“最动听的声音是读书声!读书声是学生精神律动的音符”。我始终坚持“读”字当头,课文不读通顺不开讲,课文是读懂的,而不是懂了之后再读。课堂上,我注重在三处多读、读深、读透。①重点句段品读;②疑难之处细读;③妙句锦  相似文献   

9.
这里的"读"是指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现在涉及这一话题似乎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因为当大家都在大谈特谈"对话"、"预设与生成"等的时候,读似乎成了一盘冷门菜,大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尴尬。然而,我认为,读  相似文献   

10.
朱莲莲 《考试周刊》2012,(85):55-56
长期以来,“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中学语文教学陷入了“少、慢、差、费”的困境,以致形成了苦教、厌学的恶性循环。而造成高耗低效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对学生读、写的训练,忽视语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两种能力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发展,方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0月11日早上,第三节课间休息,“报告,报告老师,张嘉铃在教室呕吐了.好臭啊!”,急促慌张的声音穿透办公室,回头一看,是班上的周可坚,通红的一张圆脸汗点滴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毋庸讳言,我们的阅读教学的钟摆总是行走在“讲”“问”之间,不是讲个不停,就是问个不休,再不就是练个没完。而“读”,充其量也只是被视为“蛋糕上的酥皮”,偶尔用来“点缀”一下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13.
读为何物 读为何物?有何重要意义?重新审视读之要义,对我们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4.
一、新课程下数学教学活动的革新与模式(一)数学教学活动的革新新课程改革以来,教材建设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数学教材非常重视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有用的数学”,注重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情感是灯,而朗读则是电;情感是火,朗读则是风;没有情感的读是无味的。语文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情"与"读",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大纲》指出:“语文课程,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朗读,学生可以从篇章中领会文章的主旨、思想、意蕴。同时,教师通过朗读还可以检验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程度、感情倾向和认识水平。于是有教师认为今后语文好教了,只要让学生一味地读,教师无需多费口舌。于是,齐声读、自由读,男声读、女生读,小组读、  相似文献   

17.
《匆匆》是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先生的名篇。文章句式整齐优美、语言简约、文采斐然。这样的经典散文,怎样才能教出美感、品出美味呢?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的课例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黄源深 《小读者》2012,(4):29-29
学习任何语言都需要大量阅读。学习英语也是一样。英语学得好的人,一般说来,都读过相当数量的书:反之,也只有读得比较多的人,才能真正学好英语。这个道理虽然简单.但不少学习英语的同学却未必明白。更多的同学都热衷于做题目,以为这是学习英语的正确途径。结果做的练习册一本又一本,试题集一套又一套.做得头昏眼花.兴趣全无.英语水平却并没有实质性提高。  相似文献   

19.
周乐 《教育文汇》2014,(20):26-26
上《第一次抱母亲》公开课之前,我把课文读了10多遍。这篇文章语言浅显,情感真挚。然而,教什么,如何教,我竟无从下手。反复研读文本,我能真切地感受到字里行间流淌着母子深情,但又觉得这种感受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如果掰碎了一分析,情味就全没了。在百般纠结之中,我去查阅名师教学资料,读到了于永正老师执教《第一次抱母亲》的文字实录。读过两遍,真让我惊叹不已,于老师的教学太棒了!我也想从他那里学上一两手,便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分析其中的奥妙。  相似文献   

20.
进入信息时代,孩子们从小接触的都是手机、电视、电脑为媒介的信息,大量摄取媒介信息造成孩子上瘾,不仅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孩子长时间对着手机和电脑容易机械化思考。而亲子之间更是疏远,家长拿着手机玩,孩子也拿着手机玩,这样的现象影响了亲子之间的感情。家长也不懂得教育孩子,看不到孩子的交流,时间久了就不关注与孩子沟通,致使孩子们与父母关系逐渐疏离,比如孩子不愿与父母讲话、自闭、脾气焦躁等。通过调查发现,亲子共读活动是能够让家长在家中提升亲子感情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