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近些年,学生的各种问题频发,打架、厌学、早恋、自闭、多动、沉溺网络……我们看到的是孩子身上的问题,想着要如何解决眼下我们看到的孩子身上的症状,但是效果却反反复复,好了再犯,或者根本无效. 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已两年有余,通过一些家庭的案例,我们可以概括这样一种现象:"家长有病,孩子吃药".是的,如果根源在家长身上,那么给孩子吃多少药当然都是效果不佳的.  相似文献   

2.
教育学家斯宾塞曾经说过,家庭环境对于一个孩子的心智和才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影响和决定着一个孩子的性格养成和以后的成长之路,生活在不幸福、不和睦的家庭中的孩子会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下文中的孩子产生了厌学情绪,他的父母认为是由于他们离婚造成的,父母离婚是导致孩子厌学的唯一原因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其中的原委。  相似文献   

3.
部分学生厌学,差不多是一个世界性教育难题。据调查,中国学生厌学的比例相当大,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5%以上,厌学已成为中小学教育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多少年来,许多教育工作者为此困扰。本刊为此接到众多家长和学生本人的来电,孩子厌学成为我们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问题。就此问题专家们各自谈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对厌学的孩子和家长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那天,一位老朋友打电话抱怨说现在的孩子不比从前,越来越放肆了,明明是为孩子好,可是家长才刚刚说了一句,孩子却有一百句话顶家长.我笑了,反问朋友:"以前咱们小时候,家长不是也总跟咱们说'我这么做都是为你好',可那时候咱们又是怎么想的呢?"听了我的话,朋友顿时不作声了.  相似文献   

5.
家长要有责任感。为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为有用的人才,但只希望而不尽责是不行的。有些孩子之所以厌学,是因为没有好的家庭环境,父母没有关心孩子的学习和感受,忽略了对孩子的教  相似文献   

6.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生活得幸福。但究竟怎样才能使孩子获得幸福呢?许多家长对此并不真正明白。现在的孩子们"运气"好,生在盛世,长在盛世,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要比我们做父母的小时候好了不知  相似文献   

7.
现在,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培养孩子的特长和技能,往往替孩子选特长,定兴趣,找补习班,结果,有的孩子跟家长顶牛,横竖就是不干;有的孩子敢怒而不敢言,阳奉阴违。孩子厌学,家长生气,这样的苦恼让家长们伤透了脑筋。  相似文献   

8.
<正>一、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1.厌学心理。造成学生厌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来自家庭的原因是主要的。特别在城市学校,独生子女多,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平时娇生惯养,造成学习上怕吃苦,没有刻苦踏实的学风,功课一拖再拖,学习基础不扎实,随着知识加深,学习跟不上,于是便产生厌学心理。有的家长则相反,望子成龙心切,把孩子泡在题海中,孩子负担过重产生厌学心  相似文献   

9.
<正>由于各种历史因素,目前我国有部分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甚至在农村,有的家长每日为生计奔波,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教育孩子,使孩子的心理没有得到健康的发展。一、教育观念片面根据有关的调查研究表明,大部分家长存在教育观念上的问题。家长错误的教育观念一般体现在两个极端方面。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有的家长则不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忽视对孩子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导致孩子的成长不健康。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错误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过分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根据有关的调查显示,12.7%的家长片面地认为孩子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行,别的无所谓。在这些家长的心目中,没有什么比孩子的学习成绩好更重要,他们一般都是以成绩为准则来评价孩子的好坏。导致许多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身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有的孩子甚至产生了厌学的心理。2.忽视对孩子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大概有30%左右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严重缺乏足够的社交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接到的热线电话中,有一半以上是关于学习的。许多家长焦急地询问: 怎样让孩子热爱学习? 怎样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怎样改变孩子的厌学情绪? 为此, 我们请学习方面的专家———北京教育学院的关鸿羽老师来出些好主意,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田梅 《教师》2010,(1):40-41
近年来,有关孩子早恋、厌学、孤僻等方面的报道屡屡出现,很多家长认为只要给孩子吃好、穿好就行了,忽视了情感的交流与教育,孩子们不愿意与父母沟通,亲情冷漠,存在人际交往障碍……人们习惯性地将这些孩子称为“问题孩子”。所谓“问题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而且一般家长对孩子有溺爱、纵容的行为,造成孩子始终以自我为中心,有极度的优越感,  相似文献   

12.
晏红 《现代家教》2000,(9):12-14
知道孩子心里想什么,才知道教他们什么以及怎么教他们。但是,很多家长对今天的孩子感到迷惑,不知道也不理解他们的心思。“他们和我们那时候不一样。”许多家长都这么说。因为不了解孩子的心理,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不但不听,反而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那么,今天的孩子到底在想些什么呢?由中国少先队全国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等方面专  相似文献   

13.
当下,孩子作为每个家庭的核心,他们的幸福成为了父母乃至全家的努力方向.为了孩子能有个幸福美好的未来,家长们正不懈地努力着. 一、幸福到底是什么 有人说,一个幸福的人一定是身体与心灵自由的人,一个内心世界丰富的人,所以幸福一定是内在的,而不仅仅是大人在吃、穿、住、用方面对孩子的高度满足,也不是家长对孩子生活的大包大揽.我们应当明白:关注孩子内心是保障孩子幸福权利的起始点.  相似文献   

14.
各位家长: 下午好!今天我们又一次相聚在这里,为的是共同探讨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相似文献   

15.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幸福的童年和完满的一生,每位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有丰富的知识和完美的人格。然而,现在物质充裕了,生活好了,孩子们却不能感受幸福、体验快乐。他们在每日学习中,很少获得认知的喜悦;与人交往,难以融洽无间;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产生自卑、厌学、孤独、畏缩、焦虑、嫉妒、仇视等负面情绪反应。  相似文献   

16.
家长会的召开,使本来像隔了一层面纱的幼儿园生活,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和老师之间的距离也没有了……入园头一周,孩子不习惯,又哭又闹,情绪也不好,那时候就盼着孩子能尽早适应环境。好在孩子适应力还行,很快就愿意上幼儿园了。这时候,我们又想知道孩子每天都在幼儿园干了些什么。每次接孩子都愿意跟老师聊上几句,可看到还有许多孩子都需要老师去管,又不好意思侵占老师太多的时间。就在这个时候,幼儿园通知开家长会,这正是一个家长和老师沟通的好机会。那天,我提前去了幼儿园,结果看到好些家长比我去得还早,这说明了每…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生中一部分人对学习厌倦了,课上不注意听讲,课下不完成作业,甚至逃学或离家出走。极个别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仇恨乃至杀害逼迫他们学习的亲人。虽然有关部门三令五申要减轻学生负担,要加强素质教育,但落实起来困难很大。本文就家庭的不良影响和家长如何缓解孩子的厌学情绪两个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家庭对孩子产生厌学情绪有哪些影响呢?1.家长对子女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心切有的家长要求孩子必须考上重点中学、名牌大学,毕业后出人头地,有一份高级白领工作。为此,个别家长逼孩子晚睡早起,除了上学就是在家里读书,写作业,不许看…  相似文献   

18.
我接到的家长求助热线不计其数.其中反映孩子的厌学问题次数之多让我感到惊讶.每一次在电话里.家长都是埋怨学校给孩子的压力多大等等.很少有家长真正反省自己做的是不是不够好。其实.很多时候.家长比学校更让孩子感到压抑和害怕.  相似文献   

19.
语录     
《中国德育》2013,(4):5-5
@俞敏洪:幸福来自什么?来自成就感!家长为孩子找了工作、买了房子、选了媳妇,为什么孩子还是不幸福?因为你剥夺了孩子通过自己奋斗获得成就感的权利!成就感不是从上学到高考十八年,就为这一件事。乐观和成就感来自日常每一天,来自读一本好书,为家人做一顿好饭!@于明霞:有父母问,孩子主动去帮助别的小朋友,却被拒绝,感觉很是受伤。只是我们在教育  相似文献   

20.
平时跟一些家长交谈,常听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孩子本来并不笨,可是学习不好,又不守纪律;似乎懂事,却又表现得很不懂事,家长训斥、老师批评都无济于事;有的孩子一直是学校公认的好学生,学习成绩也总是名列前茅,可一次期中考试成绩不太理想,便一蹶不振,精力分散,成绩直下,甚至厌学;还有的孩子上了初中以后,原本开朗乐观的性格一下子变得郁郁寡欢起来,缺乏自信,总怀疑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