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回顾宪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关系并进行点评,认为宪法与刑事诉讼法关系的“两点论”强调了宪法的统治性,比较片面并缺乏个性化特征。因而提出在肯定宪法对刑事诉讼法统治性的前提下,提出刑事诉讼法是与宪法关系最为密切的部门法.是宪法权利最基本的保障法的宪法与刑事诉讼法关系新说。  相似文献   

2.
宪法权威大致包含三层基本含义:宪法至上;宪法至真;宪法至信。笔对此加以概述后,结合我国宪政实际,对在中国如何完全树立宪法权威,作了几点思考:政治与宪法、法律的关系;政党行为法治化;建立违宪审查机制。  相似文献   

3.
以宪法限制国家权力和以国家权力为主导推动宪法发展是宪法学关于宪法与国家权力的两种基本理论倾向,这两种认识均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在实践中难以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在以宪法限制国家权力并推动其正义化运作的同时,发挥国家权力的积极能动性推动宪法发展,从而实现宪法与国家权力的良性互动。这种关系应在我国当今宪政建设中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特性,政治地位以及宪政的本质要求决定了其在当今我国宪政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推动作用。为了充分地发挥其作用,党内把握我国宪政发展的基本走向,创立稳定的政治环境,适时地把党科学的改革政策上升为宪法规范,发挥党在实现宪法中的带头作用,协调各种宪政推动力量等。同时,党还必须科学处理党的权威与宪法权威,政党推动与政府、公民推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宪法修改即修宪是国家回应社会情势变迁需要,解决宪法与社会生活之间冲突而由有权机关或其他特定主体依据特定程序对宪法加以变更的活动.是协调、解决宪法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和冲突的一种基本形式和手段。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使修改宪法具有理论和现实上的的双重价值。我国今后修宪的重点应放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上,具体包括:进一步拓展公民基本权利的范围:完善关于财产权的宪法保护:增加关于迁徙自由权的宪法保护。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我国共制定了四部宪法,现行的1982年制定的宪法也经历了四次修改。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要保持其稳定性,同时宪法又必须与现实的社会形态和经济基础相协调,修改宪法又是必要的。即便如此,修改宪法毕竟是极端严肃和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正确处理宪法稳定和修改的关系至关重要。本将从宪法修改的理由、宪法修改权以及宪法修改与宪法解释的关系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言论自由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法基本价值的应有之义。对言论自由权利的维护,可以使宪法的基本价值得以伸张;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当宪法性的权利遭到侵害时,应将对宪法基本价值的考量纳入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8.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权和基本自由,是一个国家公民的宪法权利,国家是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实现的义务主体,这是国际法有关受教育权立法的基本精神。而我国现行宪法对受教育权性质的规定则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观,其表述存在着语义与逻辑上的固有缺陷,其立法精神也与国际法不符,不利于我国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实现,因而有必要对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基础进行重新审视,以便对现行宪法和法律法规做进一步的修改,使公民的受教育权利能够得到更好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9.
依法行政与宪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行政与宪政的关系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政治文明的重大研究课题之一。本文以宪法基本理论对二者关系进行阐释,最后得出中国走向宪政之国的路径,以期为我国现阶段法律与政治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宪法司法化现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也是我国以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但对我国是否已经开始宪法司法化,宪法司法化与宪法私法化的关系,我国能否建立起真正的违宪审查制度等一些重要问题,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着很多分歧,有些观点甚至是错误的,必须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1.
宪法与人权关系密切。宪法作为人权的保障书,其主要职能是为了保障人权。我国现行宪法是对已有人权的确认,但同时在人权的规定上仍存在不少有待完善之处。因此,要通过实施宪法,确认人权范围、确立违宪审查制度来实现宪法的人权的保障功能。  相似文献   

12.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由于我国是一个成文宪法国家,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的宪法观以及宪政所蕴涵的精神与法治观念的高度一致,因此,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相似文献   

13.
建立和健全宪法实施保障制度是依法治国、建立法治国家的重要基础,但目前我国的宪法实施保障制度难尽如人意,本文从司法独立及改善和加强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的角度,按照宪政建设的要求,对我国的宪法实施保障制度建设问题作了探讨。论述了如何正确理解党的领导与司法独立的关系及如何改善与加强党对司法工作领导的问题,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宪法实施保障制度的构思。  相似文献   

14.
知情权应是一项宪法权利,这可从它在国际人权法文件和各国法律制度对知情权的规定、知情权与表达自由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得到论证。我国宪法应明确规定知情权,这是人权保障的要求;也是宪法实施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司法统一是现代国家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其基本理念在于:主权国家的统一系于法制的统一,而法制的统一则系于司法的统一。我国目前对司法统一的最大危害来自司法的地方保护主义,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我国宪法有以其法律权威性及规范性及规范性成为统一我国司法最有力的制度保证不无关系,借鉴美国邦宪法成功统一司法的规则,以宪法条文明示禁止司法地方保护的行为,必须强化宪法的相关功能,建立违宪审查制度,这有利于我国回应“入世”挑战,促使宪政框架下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真正建立。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宪法基本原则的角度对行政法与宪法的关系进行解读,并选取行政法中学校的校车安全领域、房屋拆迁、食品安全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具有代表性的领域,运用社会学的定性分析的方法,深入分析行政法原则受到宪法基本原则影响。  相似文献   

17.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国家性质、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涉及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为了保证宪法的地位和权威,各国都建立了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宪法监督制度。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是最高权力机关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我国学术界较为主流的"两派五家"关于经济法缘起的观点,并通过分析经济法与宪法的关系提出,经济法的产生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为客观要件,以公民基本权利得到宪法确认为前提条件;宪法对公民基本经济权利的确认是经济法的缘起;中国经济法的产生以1988年宪法修正案为标志。  相似文献   

19.
迁徙自由权是一项基本人权,户籍制度的改革与我国公民的迁徙自由权的恢复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1958年实行的户口登记制度从实质上取消农民的迁徙自由,其后宪法取消了公民迁徙自由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恢复迁徙自由权是商品经济的内在要求,人们对于重修宪法,恢复公民迁徙自由权的呼声越来越高。应通过改革户籍制度、修订宪法、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使公民迁徙自由权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20.
在高三政治常识中 ,对于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与立法机关的关系问题 ,不少学生存在模糊认识。有的学生认为 ,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都是立法机关 ,也有的学生认为 ,我国的立法机关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后一类学生在阅读了《中学政治教学参考》1999年第 9期李国华同志的《对我国国家机构认识的十个误区》(以下简称《误区》)一文后 ,更坚定了自己的看法。《误区》文中称 :“我国宪法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的权力。全国人大常委会有解释宪法、监督宪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