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教师理想道德人格是对教师道德人格的一种理想定格,是教师人格的应然性规定。它不但具有阶级性、现实性、实践性和超前性等一般理想道德人格特征,而且具有以形成示范、表率人格为根本指向,以无私奉献为价值指针,以教书育人为核心内容等职业特征。教师理想道德人格的塑造包括社会塑造和自我塑造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塑造大学生理想人格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的现实人格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为道德人格的“沦丧”。儒家理想人格是伦理道德本位的,并且具有入世进取、建功立业等现实性特点。应积极吸收儒家理想人格为仁由己、民吾同胞、经世济民、入世进取等思想,塑造大学生主动、博爱、心怀天下、积极进取的道德人格。同时,应在吸取儒家思想培养理想人格时坚持自觉与自愿、人道与自然统一的原则,塑造大学生智、情、意相结合,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八格。  相似文献   

3.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新时期必须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自身的素质,塑造完美的道德人格。教师的道德人格与一般道德人格不同,首先,体现了人格与师格的统一。其次,较高的格位水平。教师道德人格素质的魅力表现为以道德人格感化人格,以道德人格感化学生。教师道德人格素质的塑造途径是教师的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道德人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人格研究批判继承教育家孟子理想道德人格思想,促进大学生道德情感发展为道德理性,构建优良品德心理结构,塑造理想道德人格。经实验表明,实验班的道德人格维度总体平均水平比对照班高。塑造理想道德人格是高校培养"四有"大学生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面对学生,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道德的启蒙者,是心灵的塑造者。教师人格在大学的德育工作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当前教师现实人格存在的问题、教师理想人格对德育工作的价值、教师理想人格的铸塑几个方面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凡是成功的教师,无论他是大学、中学、小学的教师,无不以人格之光烛照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格。教师人格是思想、道德、行为、举止、气质、风度、知识、能力等众多因素的综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教师自己要自觉积极地塑造自我,使自己成为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功底厚实、热爱学生,对学生真诚、公正、民主的人。教师人格完美,会时时刻刻感召着学生的心灵。故而,教师塑造自身素养,完善自身人格,这是对学生、对家长高度负责的…  相似文献   

7.
教师人格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力量,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教师人格是指教师为胜任本职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的性格修养、积极的心理倾向、创造性的认知方式、丰富的情感、坚强的意志、高尚的道德品质、规范的行为方式等人格特征的综合体。教师的人格塑造只有以教师的自我塑造为前提,才能真正奏效。  相似文献   

8.
道德教育的目标之一,是要塑造德育客体的道德人格。所谓道德人格,是指人们在道德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它包括道德心理倾向、个体品质、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它既是德育客体自觉接受和内化道德规范的结果,又是接受德性熏染的心理基础。 道德人格的养成,一方面依赖于丰富的道德知识和道德理性,即道德知识和道德理性为道德人格的养成提供理智的基地,从而催化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的形成与升华,使人的自然情感和意志摆脱动物的自然性,从而打上道德的烙印。另一方面是通过具有社会性的活动实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道德人格必须通过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四种基本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9.
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具体表现,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鲜明的职业特征。从人民教师职业承担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对教师的期望来看,教师是理想人格的塑造者、传统道德的继承者、社会道德的引导者和未来道德的启迪者。正因为教师职业道德具有这样的性质。所以对教师的要求不应仅仅局限于一般的道德说教,而应具有更高层次的特征。1997年9月1日,原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颁发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八个方面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0.
孔子崇尚的理想人格,是现实生活中的"君子"而非超凡脱俗的"圣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理想人格的主要内容包括"仁、知、勇"的君子之道、"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儒家理想人格包含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刻意蕴,符合新时期道德建设的基本要义,对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塑造理想人格具有借鉴意义。文章从更新德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道德情感,激励学生自我教育;正视个体差异,德育、"心育"相结合;协调社会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提出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实现全面发展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1.
教育改革强调要实行素质教育,要在教育教学中重视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品德养成的重要时期,班主任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及品德修养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对初中生的道德行为、道德认知、道德意志等产生直接的影响。文章分析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发展特点,探讨班主任人格魅力对初中生思想品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包括教师为胜任本职工作所具备的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较强的成就动机与求知欲、充满个性的创新。优秀教师人格的培养需要各级教育部门领导的重视和配合,塑造教师健全的人格、培养教师的奉献精神和主体创新精神、建立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教师形象是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人格品性等外显的综合表现.近代欧洲的三位教育家--洛克、卢梭和第斯多惠,分别在他们的著作中塑造了三种不同的教师形象,即:德性之师、率性之师与真理之师.三种教师形象既兼具师者的共性,又个性鲜明,对于当今时代塑造理想的教师形象有着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与改革路向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我国现行的教师教育课程存在着基础课程相对薄弱、教育类课程比例偏低、实践课程明显不足、学科课程有待精化等问题。为了调整和优化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教育正在通过调整课程结构、统合课程内容、重视实践体验以及加大自主课程的比例等措施,构筑"厚基础、高素质、强实践"的教师培养平台,以提高未来教师的综合素质与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高校教师在新世纪必须具备的三种素质:人格素质,理论素质,能力素质。其人格素质是指教师自身的人格力量,是教师的道德品质、价值取向、教学态度、治学精神、行为举止等的总和;其理论素质指向教师的学识和理性思维;其能力素质则着重提出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由此形成的教学魅力。  相似文献   

16.
师德建设是一个社会文明发展的总体性问题。师德建设包含伦理与道德两个层面。用教师品德建设表述我们的思考可能会更合理一些。教师品德建设的主体包括四个社会群体。作为教师必须树立教师品德自我养成的意识,应当全面提升自己从事职业必备的品德要素,这是教师不可推卸的社会义务和责任。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师生在师德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思想道德素质不高、职业理想模糊和职业技能弱化.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学校教育方面的,有社会原因以及其自身因素.本文从德育的实效性、校园师德环境、师德榜样的示范性以及社会环境作用等方面,提出了几点解决问题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教师理想人格要求在政治要求方面应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实践“三个代表”;在道德标准方面必须具备公民的一般道德,又必须具备教师的职业道德;在智能结构方面比一般社会个体要有更高的要求;在个性特征方面要情感饱满、情商优良、外向开放、勇敢坚强;在行为规范方面要平和朴实、公正民主、端庄严谨、宽容豁达。  相似文献   

19.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本身的思想素质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无形中陷入了两个误区:重教书轻育人和忽视师德建设。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如何推进高校师德建设法制化,不断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