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晶鞋之梦     
这个周末,秦老师给大家布置的作业题目是做一件孝敬父母的事情,然后把这件事情记下来。秦老师特别强调说,一定要把这件事情的每个步骤都写清楚,因为这个单元的语文训练的重点,就是怎样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每次秦老师布置完作业,马小跳都有问题要问:“什么事情才算孝敬父母的事情?”“比如给父母做一顿饭,再比如给父母洗一次脚,再比如……”哈,给父母洗脚,很好玩的。秦老师往下再说了些什么,马小跳一个字都没听进去,他已经定了写“洗脚”。马小跳回到家里,就大声宣布,他今天要做一件孝敬父母的事情。“太好啦!”马天笑先生说,“我正想有人给我…  相似文献   

2.
前言:教育没有轰轰烈烈,没有惊天动地,只是一件一件小事的积累。把人人都可能想到的事情做实,做得富有成效;把一般人感到不在意的事情做得让人感到需要在意;把那些人们感到枯燥无味的事情做得有滋有味;把小事融汇到学生的人生里,让他终生难忘,小事于是就变成了大事,变成了决定命运的东西,这就是教育。  相似文献   

3.
小默是一个聪明活泼的男孩子,正在上大班。但奇怪的是,小默在幼儿园里基本不说话,遇到事情时,无论老师怎么问,他都只是瞪大眼睛看着老师,就是不肯向老师把事情说明白。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班主任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与学生平等对话。对不同生活背景、不同性格特点、不同发展需求的学生,班主任需走近他们的内心,用教育的智慧温暖他、激发他,关注独一无二的"这一个",把复杂的事情做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精彩,用生命影响生命,不负教育使命。  相似文献   

5.
小默是一个聪明活泼的男孩子,正在上大班.但奇怪的是,小默在幼儿园里基本不说话,遇到事情时,无论老师怎么问,他都只是瞪大眼睛看着老师,就是不肯向老师把事情说明白.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6.
谁是傻瓜     
《小学生》2006,(1):44-44
在一个城市里,住着一个傻瓜,他很为大家都把他看成傻瓜而感到苦恼。有一天,—位专门为人解答人生困境的智者,来到这座城市, 傻瓜便跑来向智者求助。“你有什么生命的困境呢?”智者问。“我不喜欢别人把我看成傻瓜,请问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别人把我看成是聪明人呢?”傻瓜说。“这非常简单,从现在开始,不管任何事情,你都给予最多最无理的批评,特别是对那些美好的事情加以批评,七天以后,大家都会认为你是聪明人了。”  相似文献   

7.
儿子脸上长了青春痘,这让他烦恼不已,每天早晨起来第一件事情,先把镜子握在手中,照个不停,然后进卫生间洗漱,半天都出不来.我纳闷,这臭小子原来可不这样啊,每次洗脸都蜻蜓点水一般,从没超过1分钟,为此,我没少数落他.  相似文献   

8.
妈妈带着2岁的小宝去走亲戚,他在亲戚家里上蹿下跳,一点也不安分,十足一只捣蛋的小猴子,连妈妈要和他一块儿玩玩具都坚持不了3分钟。妈妈在心里嘀咕了: "这孩子,怎么一点专注力都没有?长大那还得了?" 无法把精力集中在应该做的事情上,是让爸爸妈妈头痛欲裂的问题。一个人如果没有办法专注,做任何事情都难以成功。如果孩子到了念书上学的年龄,你才发现他不能够专注,那可就太晚了!  相似文献   

9.
二战期间,一位不太有名的英国科学家甘珀森在《变革的时代》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了自己经过多年研究而总结出来的反概率理论.这条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概率具有矛盾的一面,即越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并不一定能够发生,越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却有可能发生.后来人们把他的这一理论称之为甘珀森法则. 甘珀森法则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什么事情也都可能不发生,因此,没有任何事情是绝对的、必然的.面对任何事情,我们都不能盲目乐观,也不能灰心丧气.  相似文献   

10.
写日记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在南极的日子里》是一位小朋友写的日记。别人读了,分享了他去南极的快乐;对他自己来说,写下这段难忘的经历,可以作个永久的纪念,长大后再读一读,该多么有趣啊!有的同学可能会说,那位小朋友的日记写的都是一些不平凡的事情,我们每天上学、放学、睡觉、吃饭,哪有这样的事可写呢?其实,日记就是把自己做过的、看到的、感受到的事情写下来,事情无论大小、好坏,只要自己觉得有意思,都可以写。写日记要注意格式,每天的日记开头都要写日期、星期,还可以写上天气情况。请你写一篇日记。注意把要说的意思写清楚,把格式写正确。第五册积累·运用(3)作文要求:  相似文献   

11.
1、我和大头贴小妹的奇遇我怎么也没有料到,自己会因为大头贴而卷入一个不可思议的事件中。大家都知道,男生女生都很喜欢照大头贴,并把那些印有自己头像的小纸片挂在钥匙链或贴在某个地方,其实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单小刀做的事情就不正常了,因为他这个粗心大意的家伙竟然把自己和阳阳的大头贴合影带在身上,并不幸被老师发现了。  相似文献   

12.
倒叙就是把事情的结果或者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开头先写,然后再回过头来按事情发生的顺序来写。生活中有许多事情看起来平淡无奇,但叙述某件事时,你如果能把顺序给调整一下,运用倒叙手法,平淡的事就可能变得精彩起来,令人很想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不得不把这篇文章看完。有位同学写了这样一篇作文:星期天,爸爸妈妈上班去了,于是他和妹妹花了半天时间把家中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又仔仔细细整理了一番。晚上爸妈回来后惊喜不已。他是按时间顺序来写这件事的,叙述得很清楚,但显得很平淡,不吸引人。后来,老师建议他把事件的顺序颠倒过…  相似文献   

13.
别人都把我爷爷尊为“老中医”,不过,依我看哪,他最厉害的,倒不是这望闻问切的医功,而是不同凡响的“点穴”功。暑假,爸爸妈妈商量着要把我送到荆门爷爷家去,我心里一万个不愿意。爷爷无论做什么事情,就像他开的中药方,什么草药需要几两几钱,就必须抓几两几钱,多一丝,少一毫,都  相似文献   

14.
德国著名的数学家高斯被后人称为“数学王子”,他有一个良好的习惯,那就是每当他遇到非常难解的数学问题,花了较长的时间都未能把它解出来的时候,他就放下手中的题目,停止冥思苦想,而去干其它与此“无关”的事情。很多情况下,当他在干其它事情时,突然间头脑灵感闪现,刚才的难题迎刃而解。他曾在日记本上这样描述当时的感受:“就像是闪电一样,谜一下子就解开了。连我自己也说不清楚,是什么导线把我原来的知识和我现在想要解决的问题连结到了一起。”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也都或多或少地有过类似的经验。用心理学的观点来解释,这就是无意…  相似文献   

15.
周永 《今日教育》2010,(5):26-29
“管理就是简单加勤奋!”这句话不是我说的,它是打工皇帝,前美国微软公司中国地区总裁唐骏先生说的。我喜欢听他的演讲,因为他能把很多貌似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而人们往往会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让原本明媚的阳光蒙上阴影,让原本清澈的湖水荡起涟漪。这就把“管理”这个看似有些高深的东西更加神秘化了。  相似文献   

16.
很多家长都问我:“孩子怎么不知道着急呀?一点自觉性都没有,简直是给父母学习呢!”我总是这样回答:“那是因为你比孩子还着急,他的急你都替他着了,他还何必着急?孩子的学习,你是第一‘承包人’,孩子反而成了第二‘承包人’,他怎么会有自觉性呢?”孩子没有主权,是很难学习好的。所谓“有主权”,指的是确实把学习“承包”给孩子,家长只起帮助、支持和指导的作用,不搞过多干涉和指挥。也就是说,达到什么目标,考出什么成绩,时间如何安排,采用什么学习方法,都由孩子自己拿主意,因为这是他的事情,而不是家长的事情。学习自觉性和学习能力,都是在这…  相似文献   

17.
婷婷 《母婴世界》2014,(7):128-129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也正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应该着急,要慢慢来,要有耐心,只有这样,才能够将一件事情做好。关于耐心的小故事…… 安德纳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他对所有的事情都充满了兴趣和好奇,但是他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那就是做什么事情都是只有三分钟的热度,没有什么耐性。  相似文献   

18.
写日记     
训练要求写日记,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在南极的日子》是一位小朋友写的日记。别人读了,分享了他去南极的快乐;对他自己来说,写下这段难忘的经历,是个永远的纪念。长大后,再读一读,该多么有趣啊!有的同学可能会说,《在南极的日子》那位小朋友的日记,写的都是一些不平凡的事情,我们每天上学、放学,睡觉、吃饭,哪有这样的事可写呢?其实,日记就是把自己做过的、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事情写下来,事情无论大小、好坏,只要自己觉得有意思都可以写。写日记要注意格式。每天的日记前面要写下哪一年、几月几日、星期几,还可以写上天气情况。请你写一篇日记。注意把要说的意思写清楚,把格式写正确。  相似文献   

19.
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列宁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本日历,列宁把他每天要做的工作,都写在上面。当这些事情都做完了的时候,就把这一页日历撕掉。这天早晨,新来的秘书见墙上的日历还是昨天的,就顺手把它撕了下来。正在起草一份重要文件的列宁,听到声响抬头一看,  相似文献   

20.
每个星期五,我们都要开班会。开班会的时候,毛老师讲这个星期有哪些事情他很为我们高兴,有哪些事情让他挺生气。哪些事情让他高兴,当然就会表扬我们,我们爱被表扬;哪些事情让他挺生气,当然就要批评我们,他批评我们的时候,我们都不嬉皮笑脸。不过讲挺生气的事情的时候,毛老师表情不像挺生气,反而也是笑嘻嘻的,好像不是讲“挺生气”,而是讲“挺高兴”,所以我们一点也不紧张。这个星期五,毛老师讲的让他挺生气的事情里,当然有我们踩墙壁的事。前两天,刘东和林晓琪比赛在墙上踩脚印,看谁踩得高,结果我们也一起跟了踩,把墙壁踩得一塌糊涂。我回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