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琳 《体育科研》2007,28(1):81-81
补充不当引发贫血在耐力训练时出现体力不支的情况时,必须要考虑补充促进造血功能的营养素。高强度训练时对运输氧气的红细胞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恢复时营养素补充不当的话很容易导致贫血的发生。造血所需的必须营养素是铁,直接补充含铁食物是最基本的方法。最具代表性的是动物肝脏,其中猪肝的含铁量最多,另外还有鱼、海带类、豆制品、羊栖菜、菠菜等。金枪鱼的瘦肉部分含铁量高,脂肪多的部分不好;沙丁鱼每80g含铁3.4g,并以雄沙丁鱼为最优;蔬菜中除了菠菜外,还有油菜、菜花和萝卜干。一股人每日所需铁分为20-25mg,但是铁的吸收比较难,就是含铁最多的猪肝每50g也只含铁6.5mg,所以铁是很容易缺乏的营养素,必须注意食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陈琳 《体育科研》2007,28(2):43-43
前日本柔道冠军,现日本大学柔道队教练金野润。日本是世界柔道水平最高的国家,柔道选手的配餐营养也非常讲究。近年来运动员对营养越来越关心了,特别是补充氨基酸,许多运动员自己想办法,有的吃营养补剂,这很好。营养是每天的事,光  相似文献   

3.
陈琳 《体育科研》2007,28(1):50-50
前日本柔道冠军,现日本大学柔道队教练金野润。日本是世界柔道水平最高的国家,柔道选手的配餐营养也非常讲究。近年来运动员对营养越来越关心了,特别是补充氨基酸,许多运动员自己想办法,有的吃营养补剂,这很好。营养是每天的事,光是教练、队医和营养师说不行,必须运动员自己有意识地补。  相似文献   

4.
陈琳 《体育科研》2007,28(1):84-84
赛前三日补糖食谱体内供能的原料是糖、脂、蛋白质,糖以糖元的形式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是运动时的主要能源,因此赛前体内要尽可能多地储存糖元。糖元补充对马拉松等耐力项目以及足球等球类项目很有效。下面推荐的是比赛前三天的补糖方法:即从比赛前三天开始一直到比赛当天都要吃高糖饮食,具体来说就是以面包、米饭等为主,少吃蔬菜。不同种类的面包和米饭的供能时间不同,白米饭要经过1-2天才能转化为能量,而年糕在比赛当天早餐吃完就能转化为能量,比赛前要合理安排这些食品以保证比赛时的能量供应。  相似文献   

5.
陈琳 《体育科研》2007,28(3):78-78
恢复疲劳所必需的营养素是Vb1、柠檬酸和氨基酸。每天的训练对运动员来说要接受肉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压力,很容易持续性的疲劳。营养和睡眠必须充分.稍不注意.疲劳恢复不完全就会带来连续性的后果.破坏身体状态,第二天同样的训练肯定承受不了。但长期坚持训练又是必须的,所以防止疲劳堆积很关键。  相似文献   

6.
任何运动都离不开肌肉的收缩,它维持着人体的基础生活能力。尤其对于投掷、跳跃、短跑、短跨等项目,则需要特殊的肌肉力量能力,也就是良好的力量素质,它是掌握运动技能、技歹了、提高运动成绩的最重要的基础,而且力量素质影响并促进其他身体素质的发展。因此,对力量素质的发展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是速度力量,往往作为选拔运动员苗子的重要指标。 增长肌肉力量是一门基于科学的力量训练与摄入合理均衡营养的艺术,训练与营养共同作用才能促进肌肉生长。肌肉的生长是一个“先解离而后超量恢复的过程”,锻炼的目的就是破坏原有的肌肉组织,之后通过合理营养补充,被破坏的肌肉组织重新组建,并且比原来更为强壮,因此在力量训练后肌肉通常会有酸痛感,但是酸痛逐渐消退以后肌肉会有明显的生长。因此力量训练时应保证一定的训练负荷量,以保证对肌肉的足够刺激,同时要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满足肌肉快速增长的需求。增长肌肉就像盖房子一样需要“砖”和“水泥”,所谓的“砖”就是肌肉生长的原料,主要指蛋白质,所谓的“水泥”是指肌肉生长的一个良好内环境,可以保证肌肉合成过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力量训练后的恢复主要牵涉到三个方面:补充训练课中所消耗的能量物质;清除积累的代谢产物;修复损伤组织。能量物质的补充来源于运动后的合理营养,它不但是运动员健康和运动能力的保证,也是训练后恢复的重要手段。在力量训练、长时间的大强度训练后,应注意蛋白质的补充,以利于组织的修复与重建,摄入富含复合糖的饮食可加快肌糖原的合成速率。生理机能的恢复速率,极大地取决于化学  相似文献   

8.
探讨和研究在运动训练中如何提高力量素质,指出力量练习要明确目的动作的用力特点,注意动作的用力角度和肌肉用力点,根据运动员的特点安排练习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江华 《中华武术》2013,(6):58-59
力量是决定竞技体育运动成绩的重要体能因素,是评定身体训练水平的重要指标。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能合理地应用技术技能,在比赛中取得好的运动成绩。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科学的力量训练方法对于提高运动员利用能量的能力及运动成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力量是决定竞技体育运动成绩的重要体能因素,是评定身体训练水平的重要指标。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能合理地应用技术技能,在比赛中取得好的运动成绩。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科学的力量训练方法对于提高运动员利用能量的能力,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至关重要。一、短跑运动员器械训练方案各年龄段的适宜器械训练方法如下:9~13岁,不宜采用杠铃和哑铃练习,对于他们用较轻的重量做技术练习,如,立定跳,体操跳箱和过山羊等练习。这一年龄段可进行增加腰腹练  相似文献   

11.
一、老师您好!夏天我在田径场上训练觉得出汗特别多,衣服都能拧出水来,感觉出汗出得身体发虚,没劲了似的,可是喝很多水都不解渴,我应该怎么办呢?答:运动训练过程中会大量出汗,因出汗而失水达体重的2%~5%就可显著降低运动能力。例如一个体重为70公斤的运动员,体重下降2%~5%就是1.4~3.5公斤,这种情况是非常普遍的。炎热的夏季,在有阳光的室外,高温高湿环境下训练,  相似文献   

12.
科学合理的营养补充是运动员取得良好运动成绩的前提条件。通过营养素的使用,使运动员能够跟上训练节奏,较好地完成教练员的训练计划。通过长期的运动训练实践,总结出如何进行力量训练的营养补充,以及达到怎样的恢复效果。有针对性的、合理的营养素(糖、电解质、维生素等)补充,可以帮助运动员加快运动后疲劳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对核心力量训练在备战2008-2012年奥运会、亚运会和全运会实践研究后发现:1)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主要由核心稳定性训练、关节养护性训练及核心专门性训练组成;2)核心稳定性是指核心肌群在神经肌肉系统、骨骼韧带系统以及呼吸调节系统的协同作用下,稳定身体姿势和重心、产生和传递上下肢力量的能力;3)关节养护性训练是指针对易伤部位和薄弱环节所进行以伤病防护为主的体能训练理念和方法;4)核心稳定性与关节养护性训练是进行核心专门性力量训练的前提和基础;5)核心专门性力量训练是核心力量训练的本质和关键,是指根据专项动作模式的特殊需求以及运动员体能特点来进行的具有专项针对性核心力量训练,也即运动员的动态稳定性和强大的腰髋收缩力量。  相似文献   

14.
一、专家您好!我是一名体校教练员,我的运动员时常出现感冒的状况,对系统训练影响很大。我想咨询一下运动员应该进行怎样的营养补充才能够增强体质,避免感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马玉成 《中华武术》2008,(10):54-55
现代短跑的速度训练,都是围绕着位移速度来展开的,以加快动作速度和反应速度来促进位移速度的提高。而忽略了运动员的饮食营养。在短跑这个项目中,运动员的营养方案有着其自身的特点。专门从事短跑训练和研究工作的人大都知道,短跑运动员训练的核心问题是发展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这种力量特点是:强大、快速、持续,磷酸原供能是它的主要供能形式。目前发现的最有效的能量补充物质就是肌酸,对于短跑运动员来说,肌酸是不可替代的能量补剂。它与其他营养物质的有效组合,就能促进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绝大部分教练员和运动员认为耐力是影响运动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运动专项不同,其耐力的含义也会不同。在这里,我们把耐力定义为:运动员以一定力量或功率重复某一运动的能力。虽然运动水平和力量的关系是多方位的,但研究证明,最大力量是影响耐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依据大量的研究文献综述,探讨最大力量训练与长期或短期耐力水平,以及其它与耐力有关的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力量训练是青少年投掷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对掌握技术、技能有着直接影响。力量素质训练已是青少年投掷运动员训练中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力量素质是指肌肉从事工作时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力量素质在各项运动中非常重要,是掌握各项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常莉伟 《精武》2012,(35):22-22,37
现代竞技运动对迢动员耐力、速度、敏捷与专项力量的考验越发明卫。随着运动营养学的发展,营养支持对于运动黄在高速度、强对抗的运动中快速缓解疲劳、补充能量以及增强体能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研究如何运用营养学的方法,科学提升运动员运动能力并保持最佳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20.
《中华武术》2010,(7):60-61
一、老师,您好!我是一名跳高运动员,虽然我的成绩还可以,但是脚腕、膝关节韧带总是受伤,不知道什么原因?我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答:你好!运动员在长时间、大强度运动训练之后经常有关节酸胀、轻度肿胀等症状,通过冷热敷、按摩、针灸等理疗手法以及配合训练结束后的整理运动,可以加快消除不适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