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斐 《青年记者》2020,(9):17-19
西方视域下的建设性新闻时下西方兴起的建设性新闻,被认为是解决当下西方报道困境的新范式、新方法、新理论.在“5W1H”这一报道公式中,建设性新闻的报道公式多了一个“W”,即所谓“WhatNow”——“现在怎么样了”.建设性新闻是对冲突性报道和负面报道的平衡策略,是继“客观性新闻”对19世纪党派新闻的纠偏之后,西方新闻范式经历的第二次转型.  相似文献   

2.
周涛 《中国传媒科技》2012,(14):214-215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人对新闻的提取、撰写和表达有很重要的作用.新闻媒体对新闻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表达能力有严格的要求.感知美、创造美是新闻人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应具备的前提条件.在“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中,其所突出的人物身上本就具有一种美.笔者从“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发布会的角度出发略论新闻传播的审美化.  相似文献   

3.
李斌  陈勃 《编辑之友》2016,(8):58-61
自新华网对2013年十大年度“反转新闻”进行盘点以来, “反转新闻”引起了业内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同那些重大的、正能量的新闻相比,频频热演的“新闻反转剧”似乎有时更让公众“津津乐道”.所以,基于其不同于其他新闻事件的特性,研究“反转新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试从“反转新闻”的传播路径入手,在分析“反转新闻”成因的基础上,从立法、媒体和记者三个角度分析规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新闻价值是新闻工作的核心理念之一.中央的“八项规定”中关于报道领导人活动,要求遵循“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的选择标准,其中“新闻价值”就在其中.有经验的新闻工作者,能够对周围的事物保持敏感,积累了较多的工作经验后,甚至能够形成对事物的新闻价值的直觉.但是,新闻工作还有更为重要的职业理念——真实、客观.如果没有了新闻的真实和客观呈现,新闻价值就可能成为引诱人们听故事的选择标准,英语故事一词“story”最早的意思之一便是“谎言”.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媒体微信公众号“早餐式”新闻兴起,像“新闻早班车”“新闻早点”“新闻早知道”“财经早餐”“今日热点”等,采用“新闻集装箱”的模式,对新闻进行高度“浓缩”,为读者提供简短精炼、内容丰富的“新闻快餐”.其中,时事新闻(国内、国际)是不可或缺的板块. 襄阳日报社适应读者获取新闻渠道多元化的特点,从2019年起在微信...  相似文献   

6.
新闻的生命在真实再现,摄影的魅力在视觉震撼.新闻摄影等于事实加刺激眼球的画面?我们说“是”,只要这个真实不血腥、无暴力、无损公序良俗,对当事人和受众无伤害.反之,我们说不!尺度如何把握?就是融入人文关怀,人文精神统御新闻真实和表现手法.“一图胜千言”高质量的新闻图片,对报纸起着活跃版面、吸引读者、证实新闻的作用,有利于新闻信息的传播.因此在当前传播媒介形象化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报纸刊登形象生动的新闻图片,把“情感诉求”和“可视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新闻摄影发展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7.
谢金文 《青年记者》2020,(10):39-42
新闻的概念是新闻价值、新闻传播、新闻规律、新闻观等一切新闻理论的基础和逻辑起点.然而,至今在许多新闻学论著中的定义仍很不同,有的说是新鲜的事实,有的说是报道、信息、叙述、宣传、传播等等,以致2018年11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预公布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对“新闻”一词有三个界定:“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事实的叙述.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  相似文献   

8.
吴江文 《新闻界》2007,(6):98-99
媒介生态直接决定一个地区的新闻事业的发展状态,本文着重从“企业经营“角度对新闻机构“事业单位、企业经营“特殊属性的分析.并将新闻视为产品进行研究,引入了成本概念,指出媒介生态对新闻成本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叶俊 《编辑之友》2016,(4):48-51
文章从概念上对新闻真实进行了界定和分析.首先,新闻真实是一个由“元概念”和“延伸概念”构成的概念空间.在新闻报道中,新闻真实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概念.其次,新闻真实各层次概念之间彼此有一定的内在逻辑关系.最后,新闻真实在“元概念”上的基本内涵是“新闻报道与新闻事实两者相符或趋向一致”;在实现方式上,新闻真实是在“新闻的有机运动”过程中得以呈现的.  相似文献   

10.
“数据驱动”与“叙述驱动”:数据新闻生产的双重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强 《编辑之友》2015,(3):80-84
大数据时代,“数据驱动”的新闻文本形态多样,对新闻叙事的传统构成了极大挑战.一些数据新闻显示出一种数据信息僭越新闻故事的倾向,新闻生产正面临着叙事危机.事实上,数据新闻仍然应当坚守新闻本位,“叙事”要素不可或缺,它更应当被视为一种“叙述驱动的数据分析”.“数据驱动”与“叙述驱动”构成了数据新闻生产的双重动力,它融合了新闻报道的“信息模式”与“故事模式”,最终生成一种易于被受众接受的“有趣且重要”的新闻.  相似文献   

11.
狭义的“新闻哲学”应具有“元科学”性,是对新闻研究的研究.应在“新闻哲学”原有理论资源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出新的严格学术规范、合乎学术逻辑的概念内涵.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新闻界被这样一种现象所“困扰”:一批成绩不凡的记者、编辑并非新闻专业出身;而新闻科班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往往也并不比非新闻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更为突出.作为一个工作了三四年的新闻科班生,笔者认为这一现象并不奇怪,因为新闻学家不是“新闻家”.按目前的模式,我国的新闻教育实际上是在培养新闻学家.而记者、编辑应该是“新闻家”.  相似文献   

13.
核心阅读:作为国内刚刚出现的新型新闻生产方式,“新闻众筹”一出现便受关注,其制作流程门槛低并体现出“你支持,我报道”的大众参与的特色.新闻众筹使新闻生产的门槛降低,使传媒业的预警分析回归,但也对新闻的客观公正、对新闻生产的公开性与独立性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4.
陶建杰 《青年记者》2017,(21):102-103
新闻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既是对课堂教学的检验,又能培养新闻学子实际动脑、动手能力,其重要性毋庸置疑.如何探索全媒体时代新闻实践教学的创新模式,成为各新闻院系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上海大学近年来开展的“新闻实践采风田野训练计划”(以下简称“田野计划”),以“师徒制”遴选精英学生记者进行专题性的新闻实践活动,旨在出人才、出精品、创品牌,正是对这方面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5.
时事评论该着重“破”还是侧重“立”?这是评论经常面临的立场选择难题.而建设性新闻理念的引入,对评论的价值标准厘定不无参考价值.建设性新闻是近年来颇受学界与业界关注的新闻理论.丹麦学者海格拉普将积极心理学的跨学科视角引入新闻学后,提倡新闻从曝光负面、放大冲突性,转变为更多地挖掘新闻事件的积极面、强化解决问题的导向——“建设性”最重要的内涵,本就是“正向促进”.建设性新闻与注重刺激眼球但回避公共议题的“黄色新闻”、秉持扒粪揭丑向度的监督性新闻都有所区别,它更看重立足未来、积极参与、解决问题.按照史安斌教授的诠释,建设性新闻力求提供“问题解决导向”的报道框架,涵盖多元声音,跳脱传统报道中秉持的“官-民”“施害者-受害者”等二元对立框架,调和利益冲突,引导理性讨论,寻求解决方案,增进公共福祉.  相似文献   

16.
“特工门事件“曾被美联社评为2005年的十大新闻事件.该事件对美国政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给新闻界带来了不小的震动,使美国一直引以为荣的新闻自由大幅退步,记者的获罪与入狱,使得美国新闻界人士人人自危.我们应该从美国政界和新闻界对“特工门“的处理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加强和完善我国的新闻法制建设.本文尝试以“特工门事件“为样本,从新闻法、新闻管理体制、新闻自由体制和新闻职业道德等方面分析美国的新闻法制.……  相似文献   

17.
“窃听门”事件引发人们对新闻道德问题进行深刻反思.由于诸多因素的诱发,使得媒体新闻道德失范事件频发.新闻道德对媒体公信力意义重大,要维护媒体公信力,需采取强化新闻法制建设、营造良好的媒介环境、加强新闻机构的道德建设与强调新闻从业者的道德自律等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8.
王飞 《中国传媒科技》2012,(18):158-159
语言表达能力是新闻采访、播报、评论等其他能力得以体现的重要桥梁.多元语境要求记者型主持人须具备较高的新闻表达能力.本文试从“凸显细节、丰富新闻”、“舆论调控、引导受众”两个方面对记者型主持人的新闻表达能力做分析.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新闻失范现象, “标题党”屡禁不止.近来国家网信办出台相关规定,强化对这一现象的治理与规范.文章从新闻生产、网络文化与媒介管理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标题党”现象的根源、影响与治理路径.文章重点讨论了媒介技术变革对新闻生产的改变、“标题党”与网络文化的关系,并对管理新规作出一定的分析.文章丰富了“标题党”现象研究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新闻反转剧愈演愈烈,新闻反转速度之快,相关辟谣之多,前所未有.现今学界和业界对于新闻反转剧的研究大多框定在“反省”和“呼吁制止”中,力图使新闻反转剧完全消失.但是事物是复杂的,新闻反转剧是不可能完全消失的.对新闻反转剧,我们不能直接地做出谁是谁非、谁好谁坏的二元对立的判断.尽管新闻反转剧的泛滥给媒体、新闻当事人以及社会都带来了不良影响,但是这并不能说新闻反转剧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思考,在探究其成因的同时,吸收其可取之处,指导我们的新闻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