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公元前4世纪,在意大利,有一个名叫皮斯阿司的年轻人触犯了法律被判绞刑,将在某个择定的日子被处死。皮斯阿司是个大孝子,在临死之前,他希望能与远在百里之外的母亲见最后一面,以表达他对母亲的歉意,因为他再也不能孝敬母亲了。  相似文献   

2.
《小读者》2010,(11):21-21
公元前4世纪的意大利.有一个名叫皮斯阿司的年轻人触犯了国王.被判绞刑.几天后将在特定的日子中被处死。皮斯阿司是个孝子。在临死之前,他希望能与远在百里之外的母亲见最后一面.以表达他对母亲的歉意,因为他不能为母亲养老送终了。他的这一要求被告知了国王。国王被他的孝心所感动。  相似文献   

3.
母亲的南瓜     
春暖花开的季节,我把90多岁的母亲从乡村接到城里居住,临走时,嫂子开玩笑地对母亲说:“乡里生活差,让您小儿子去给您换换肠子吧!”母亲笑笑:“一家人别说两家话,我去叫他孝敬一阵子,很快就回来,别忘了给我种南瓜!”  相似文献   

4.
中法战争后期,中国曾一度取得了局部胜利,但是局部的胜利毕竟改变不了整体的局势,无论从当时清政府的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来看,还是从其对人民群众抗法的态度来看,都决定了在当时情况下清政府是不可能取得中法战争最终胜利的。中法战争中,中国“不败而败”中的“不败”仅是局部的胜利,清政府为了减少损失乘胜与法国议和,签订《中法新约》,也就不难理解了。  相似文献   

5.
法律解决的只是是与非的问题,真正的人心工程需要用真心来完成。"还我妈妈",失语女儿让仇恨复燃对雷宇达来说,1997年3月6日是不堪回首的日子。上午9时,他接到交警的电话赶到医院时,见到的竟是妻子血肉模糊的尸体!  相似文献   

6.
无言的结局     
孤星残月,天地似乎凝固了。我坐在阴嗜潮湿的牢房中,思绪回到了从前……  相似文献   

7.
最好的结局     
在等了近两个月后,我终于拿到了研究所的报告。拿到文件后,我直奔时空站,坐上时空穿梭机,径直来到王先生家。  相似文献   

8.
正50岁。已经50岁了。他的人生却迎来流亡。巴黎火车站。当他不得不从这里离开自己的祖国到邻国避难的时候,他护照上的名字不再是大名鼎鼎的维克多·雨果,而是一个假名"兰文"先生;他的身份也不再是受人景仰的著名作家,而是一个经营食品生意的普通商人;他不再穿着优雅高贵的法兰西学士院的院士服,而只穿着一身临时借来的衣服,头戴一顶半旧不新的鸭舌帽……那一刻的尴尬和落魄,那一刻的前路迷茫甚至生死未卜,如果有人目睹,恐怕会叹息着认定:那颗闪耀在法兰西文坛上空的巨星即将黯然陨落了。雨果在50岁的人生暮年时孤  相似文献   

9.
对于中法战争的结局,长期以来存在着多种观点,然而都有某些片面或偏颇之处。应当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这一问题,实事求是地分析清朝封建统治者、人民群众反法斗争和法国侵略活动的具体状况、结果,以及《中法和约》的实际内容、后果等,从而揭示中法战争中国失败的结局,这有助于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和后来的历史格局。  相似文献   

10.
小时的记忆总是被搬家中断,长大后在街上经常被一些陌生的老人家叫住,开头一句必是:你是老万家的吧。这一句我并不奇怪,因为我的长相像极了母亲,第二句老人家必定会总结,这孩子长得像妈,而第三句必定是你妈能干。从小到大,这三句话反反复复听得我都快背下来了,所有的人都夸赞母  相似文献   

11.
《少年王冕》一课,以时间为线索,记叙了王冕七岁父亲去世,靠母亲做针线活维持家用,家境贫寒,十岁替人放牛,却不忘读书学习,十三、四岁边放牛边学画,十七、八岁终成画荷花的高手,离开秦家,仍不忘孝敬母亲的故事。回顾2009~2011年间两次教学《少年王冕》,颇有几分感触,于是,笔者欣然提笔,记录下教学《少年王冕》一课的行与思。  相似文献   

12.
7月2日 晴 站在新班级的门口,一眼望去,全是陌生的面孔,我有点害怕。转过身,一个男生双手端着一摞书与我擦肩而过,定睛一看,是他,竟会是他,激动、兴奋、紧张的感觉伴着血液,涌上心头。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1月,比利时考古学家展示了在意大利南部出土的一块陶器残片。这块公元前500年左右的陶片上描画的意大利南部普利亚地区的地图被认为是迄今发现的西方文明最早的地图。  相似文献   

14.
死亡是刘恒作品的一个常见的人物的结局。表现死亡也似乎成了刘恒的一个手段,表达对人的存在意义的质疑和思考的手段。对于每个人来讲,死亡是生命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一些学者认为,大团圆结局不符合亚里士多德对于悲剧的定义,因此得出"中国古代无悲剧"的定论。本文通过对悲剧内涵的重新解读,结合中国古代"四大悲剧三部大团圆结局"的现象,从"尚圆"思想、中和之美、因果轮回、心理补偿、政治因素等角度,分析大团圆结局的心理学依据。得出结论:中国古代是有悲剧的,并且由于特殊的文化思维以及社会背景影响,中国古典悲剧折射出比现实更为深刻的悲剧性内涵。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戏曲小说中存在着虚假的“团圆主义”即“大团圆”的结局,使作品形成了一种单一陈旧的模式。“五四”文学革命开始之后,现代作家们对之进行了批判,在创作实践上,很多作品都描绘了震撼人心的悲剧场面。但到了40年代的解放区,创作情况发生了变化,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都是光明的结局,都是以喜剧收场,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由于在解放区,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群众翻身做了主人,结束了悲剧的时代,迎来了喜剧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
顾楠 《文教资料》2007,(34):44-46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传统承祧继产制度的剖析,并且分析了玳安儿与其它遗产的可能继承人相比得优势所在,进而来探讨《金瓶梅》中的小厮玳安儿结局的可行性,并指出这种可行性存在的社会条件和根源。  相似文献   

18.
《散步》中妻子的角色较少受到评论家的关注.通过把焦点从"我"转移到妻子,文本会呈现出一番不同于以"我"为中心的图景.在到底走哪条路的问题上,有"我"的痛苦决定、母亲的聪明应对,还有就是妻子的无声沉默.三方基于各自视角做出了符合其理性计算后的决定,通过一番博弈达成最后全家皆大欢喜的结局.  相似文献   

19.
成功需要三个因素:勤劳、智慧和运气,缺一不可。当然,像诸葛亮这种旷世奇才也少不了运气,就拿草船借箭来说,如果运气不佳的话……结局1:只差一支箭草船上的草人中了很多箭,约有十万余支,但是仔细一数,只有九万九千九  相似文献   

20.
在面对中国社会信任度不断下滑、法律不能切实有效实施这一问题时,有的学者求助于法律信仰,有的学者则认为应当构建法律信任.法律信仰在中国语境下的解读超过了伯尔曼提出的"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的含义.伯尔曼提出的法律信仰虽然与宗教紧密相关,但是并未要求人们像信仰宗教一样虔诚地信仰法律.他主张对待法律既要投入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