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中,从主题图中提取数学信息是每个小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但学生短时间内找出与问题相关联的信息并进行数量关系的整合有一定的难度。在对数学信息"阅读与理解"的环节中,"问题"可引导学生读出表面信息,从中筛选可用信息,并找出关键信息,挖出潜在信息,学会从数学阅读中思考、分析、比较、转化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思维全过程。  相似文献   

2.
数学建模是数学建模思想和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的产物,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随着对学生学习能力重视程度的提升,其重要性日渐突出。解决问题作为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样需要建立模型来帮助学生取得事半功倍的阶梯效果,达到更理想的学习状态。鉴于此,理论联系实际,综合文献资料、理论研究、经验总结等多种研究方法,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中建立模型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分析,并给出了几点参考建议,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 1.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数量关系,并掌握解题方法. 2.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究精神. 3.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及敢于提出问题、乐于提出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数量关系,并掌握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9,(77):68-69
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一些错误,错误是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种真实反映,能准确暴露学生知识的缺漏,也能从某种程度上暴露教师教学的"空隙"。教师若能及时加以诊断,反思教学,善于挖掘和发现错误背后隐藏的教育价值,就能让错误成为一种教学资源,牵动问题变"废"为"宝",成为一道别致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5.
O·。:O!!.O!。: 低年级教学中“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川题教学的重点应主要解决好哪些呢,先视〔图一〕及其分折。 〔图一〕 一一一‘甲数~一一一~一列三个空圆表示一个总体,三个黑圆里表示另一个总休。在两手总体间用符号“三,,.连结的两个圆互相与乙铆周样多\\比乙数多“对应,。图中每一个空圆都对应一个黑圆,每一个黑圆也都对应一个空圆,这表明空圆与黑圆“同样多”。户△△。O△:O△·。·O《兴燕乒华毛例2)有一部分三角形各与户个圆对应,这部分三角形与圆同样多(3个),另外还有一个三角形没有圆与 女!图示数量间关系: ①(实际…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五单元例5和例6(一)学习例5:(1)例5:第一行摆5个○,第二行摆△,比○多2个,第二行摆个△。(教师读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2)请同学们把学具盒打开,按题目要求摆○和△。(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注意个别指导)...  相似文献   

7.
“求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是五年制数学第三册的重难点。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充分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我着重教给学生以“作记号、标大小、定算法”的三步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独立学习这类应用题的基本方法。通过这一改革,克服了低差学生对这类应用题见“多”字就加,见“少”字就减的简单猜测解答的弊端,提高了智力低弱儿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见“多”就加,见“少”就减的错出,建议在教“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时,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并从直观入手,加强分析数量关系的训练。一、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比一个数多(少)几”的含义在师生准备好教具、学具的前提下,课本第74页的准备题可以分两步来指导学生进行操作:1.第一行摆5根小棒,第二行摆的与第一行同样多,第二行摆几根?2.第一行摆5根小棒,第二行比第一行多摆3根,怎样摆?第二行摆几根?通过实践,明确第二行的根数是由与第一行同样多的5根和比第一行多的3根组成,初步建立了“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是在学生学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由于知识本身比较抽象,所以学生学习时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画图、指图、补图、说图等步骤,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内在含义。苏教版第十二册教材例题如下:  相似文献   

10.
【课例简析】反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与正叙的应用题的区别在于,题中的第二个条件正好与正叙的相反,因此,学生容易犯见“多”用加,见“少”用减的错误。教学时教师应加强操作活动,通过引导学生对题目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比较,帮助他们确定正确的解答方法,以避免发生上述错误。【导学设计】一、复习准备1.操作活动①:让学生第一行摆8个圆片,第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6~2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反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是第四册第一单元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学生解答时往往把它同正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混淆,一见“多几”就用加法,见“少几”就用减法。为了避免这一点,要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分析数...  相似文献   

13.
问题解决的经验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活动经验,它主要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经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经验,这些经验的积累与形成既离不开大量问题解决过程的体验,也与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密切相关。低年级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而“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下面以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实际问题”为例,谈谈在教学中怎样借助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积累问题解决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在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时,许多老师认识,一定要给学生总结出解题公式,如: 大数-小数=相差数 大数-相差数=小数 小数+相差数=大数学生才好根据这几个公式正确解答这类应用题,否则,老师很难讲清楚,学生也很难正确选定计算方法。情况真是这样吗?我们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给学生总结这样的解题公式是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这样做,只会加重学生记忆的负担,养成死记硬套、不愿动脑分析思考的坏习惯。 一九八七年秋季,我用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实验组编的小学课本《数学》进行了教改实验,实验过程中,我们针对教学实际选择了几个专题进行探索研究,其中一个就是:如何引导学生紧扣题  相似文献   

15.
反叙“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六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有了解答加、减法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教学应使学生了解反叙应用题的结构,掌握正确解答应用题的基本方法,进而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找...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信息窗三《森林小卫士》。【教学片断】[片断一]创设情境,让课堂"活"起来。师:同学们会听故事吗?(学生听到奇怪的问题抿嘴笑)师:有的同学笑了,听故事谁不会啊?那么有会讲故事的吗?  相似文献   

17.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的例2"的解题思路是将数的计算转化为正方形图形,学生很难想到用这种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师从简单的异分母分数加法开始,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异分母分数加法,有时用通分不容易解决问题"的心理,然后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引导学生探索有限个分数相加和无限个分数相加的计算方法,最后,利用"回顾与反思"和"变式拓展练习",让学生形成利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进而感悟转化策略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90页。【教学目标】1.通过线段图帮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结构特征、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并能正确地解答这类数学问题。2.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教学过程】一、自主提问,把握学生逻  相似文献   

19.
杜辉 《江西教育》2014,(3):27-28
小学阶段儿童的认知水平属于皮亚杰的“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其最大特点是思维离不开具体直观的支持。因而,儿童学习数学的过程,只有充分借助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直观到抽象的跨越。几何直观凭借图形的具体直观性特点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语言相结合,直观地展示数学问题的本质,能够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瓶颈,突破数学理解的难点。  相似文献   

20.
对于小学二年级“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的教学,教师们普遍感到难教。其原因何在? 1、应从教材知识内容的内在联系,弄清上述两类问题的实质。小学教材中出现的十一种简单应用题,其中加、减法的占五种,而最基本的加、减法简单应用题是:求总数和求剩余。这两类应用题之所以“最基本”,一是这两类应用题的教学可与加、减的意义直接联系,紧密结合起来进行;二是因为求相差数与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教学,均是在上述两类基本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