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解决问题"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要求我们把数学知识寓于现实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情境中获取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在小组合作中探索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人作为一线教  相似文献   

2.
"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通过对信息进行处理、分析数量关系等策略,促进学生更高效地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3.
<正>问题是数学和数学教育的心脏,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的直接目的。《数学课程标准》把解决问题作为课程目标,足见解决问题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解决问题"不是简单的解答数学习题,而是要求我们着眼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经验,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培养学生从身边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去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从...  相似文献   

4.
随着数学教育的不断改革,学生利用数学思维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逐渐得到更多的关注,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已经是数学知识建构的高阶表征。但是在实际中,学生往往缺乏耐心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能耐心找出有效信息,往往急于寻求帮助或直接放弃。就大部分学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深度剖析,挖掘出了一系列学生耐心解决问题能力缺失的原因。同时给出了教师视角下的可操作性解决策略,主要包括:(1)从数学教学者的角度出发,"帮忙"适可而止;(2)在课堂中尽可能制造更多的数学对话;(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4)巧用信息技术工具,丰富学生的想象力;(5)用公平的方式鼓励学生运用直觉。  相似文献   

5.
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个难点——解决问题。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数量关系后,能否顺利地解决问题,关键在于是否掌握了阅读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如何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角度,介绍了几种较为成熟的阅读分析方法,指导学生如何高效率去解决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图形的运动(三)——解决问题例4"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培养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8册。教学目标:1.通过研究"围棋外层棋子个数"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运用多种策略、方法来解决问题;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3.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培养学生数学的思考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在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低年级阶段大多是以形式多样、富有趣味、可读性强的"图文结合"题来呈现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的。教学中,笔者发现,有的学生对于和例题一样的题目会做,而对于课后练习中的题目,还有课堂作业本上的题,稍微改变一些条件,他们就会束手无策。许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常常因为不会读或读不懂其中的信息,不能将题中的图文清晰地转化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和问题,从而出现一些理解错误并导致解答错误。"不会读"和"读不懂"折射出学生读题能力的缺失。因此,如何让学生"会读题""读懂题",提高学生的读题能力呢?笔者认为:我们可以根据低年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了贯彻和落实上述理念,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采用"创设情境,提供信息一组织信息,提出问题一独立思考,探索问题一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一回顾反思,拓展延伸"的模式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李艳 《江西教育》2024,(2):70-71
<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高低与数学学习质量有直接关系。所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从数学问题入手,多措并举,有效地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与发展。1.明确问题,找准方向。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中关于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教学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教师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没有过多关注,关注点往往在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方面,对学生知识的梳理、  相似文献   

11.
“解决问题”是数学课程标准的四个目标之一,是数学教学 中的重要内容,“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建立在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的基础上,而理解问题的根本途径则是读题。让学生初读题 目’寻找有效信息’再用恰当的关联词进行语言的组织’通过教 师引导、学生复述等形式形成数学语言,从数学语言中提炼出 数量关系,从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课改的深入,课程标准得以落实。《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要使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鉴于此,教学中教师必须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数学,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连接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通道.与现实生活实际发展相适应,数学问题中蕴含的信息越来越多元化,其中的图形、表格以及图示等,给学生解决问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教师需要有意识地指导和帮助学生分析、筛选和利用数学信息,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知识积累,发展学生整理、分析数学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安排的是"从已知条件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下册安排的是"从所求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四年级上册安排的是学会用合适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灵活运用从已知条件出发和从所求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面对繁杂的问题情境,学生如何通过有条理地摘录数学信息,找到数量间的关系,形成解题思路?如何使"从条件向问题"与"从问题向条件"的推理有机融合,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更加灵活、更加流畅并在解题的过程中完整体验解题的过程?这些都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一、问题提出人教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一般以三大步骤来呈现教学环节。一是阅读与理解(审题)——阅读题目中的材料,弄清题意,分清题目中的信息和问题;二是分析与解答——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提取题目中有用信息,整理出题目中所含的数量关系,用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解答;三是回顾与反思——将所得数学结论还原到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6.
"问题"是事物发展的原动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亲身体验和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使学生能够高效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生要具备初步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的数学信息,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可见,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主要途径,它在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一年级的教材中,基于低年  相似文献   

18.
真正意义上的"解决问题"是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场景中的实际问题,而在现实生活中考虑解决某一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需要的数据、事项、关系等,在应用题的教学中,这些必不可少的信息已经通过文字形式给出了。而"解决问题"不是简单的代入公式,它要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问题情境中解决问题才是学习数学的价值所在。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发展,数学的应用也在不断地深化和扩展。我们就要更加注重在真实的情景中研究数学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数学新课程培养目标的变化,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编写体例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实现了观念的更新。特别是将"应用题"转变为"解决问题",这不仅是名称上的改变,从内容分布来看,它渗透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运用"的各个学习领域中。由此足见",解决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现实教学过程中,"解决问题"又是小学数学教学的  相似文献   

20.
从提高学生对数学认知,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针对小学三年级数学中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