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微课"是一种教学辅助形式。将"微课"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整合,能充分发挥微课功能、功用,提高语文教学整体绩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微课创设情境、提升学力、指导学法、开阔视野,通过微课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在课外观看教学视频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上开展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互动,包括答疑、解惑和知识的运用。而在这个过程中"语文微课"是"翻转课堂"的基础,"翻转课堂"又是"语文微课"发展的载体。所以在中职语文"翻转课堂"上,"语文微课"为教育教学所用,发挥着它的独特功能。让"语文微课"与中职语文"翻转课堂"携手,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时代发展的脚步我们进入微时代,开始了高科技高频率的生活学习,时代的影像倒映在各个方面。作为人才培养的学校必然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才能让培养的人才与时代接轨,"微课"也就顺势进入了高中课堂,"微课"使用最多、最有价值的就是语文教学。随着高中生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压力,"微课"恰好迎合了高中生在压力下渴望放松的内心需求,也给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便利的教学条件。"微课"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新型工具既对学生学习语文是一种吸引,更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微课"进入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价值大小还需要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微课"具有短小精悍、内容浓缩的特征,可以突破语文教学重点难点,增强语文教学应用效果。"微课"教学的优势是可以按照教学内容,给学生建立起形象生动的学习情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可以深刻理解知识,主动进行思考,从而对知识有更深入的认识,更好的提高学习的效率。所以,教师在高中语文重点难点教学中要科学合理地应用"微课",充分地将"微课"的使用价值发挥出来。一、"微课"在高中语文重点难点教学中的优势和作用"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28):36-37
随着"微"学习的迅速崛起,微课也广泛运用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微课在高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微课是对传统课堂的挑战,也势必对一线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语文教师能合理设计和运用微课。  相似文献   

6.
<正>微课是时长较短的教学视频,能够在课上反复播放,加深学生学习印象且不浪费课堂时间,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观看,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打好坚实的基础。由此看来,微课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微"中见大,发挥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一、把握微课制作四"要"微课制作要精美。微课选用图像、图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人们已步入了"微"时代的发展时期。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方面,微课的产生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新突破与新的变革,可以说,微课是新教育时代的重要标志。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微课教学的应用准则,分析了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微课时潜在的问题,进而探讨了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提出了建设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从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角度出发,结合教学实际,关注教学目标,从课前、课中、课后出发,进行语文"微课"教学实践:课前"微课",指向自主学习;课中"微课",注重学习方法;课后"微课",提升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20,(46):49-50
微课是在语文教学中使用的常见手段,在信息化的今天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和现代化模式相结合,利用PPT、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制作微课,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促进语言学习,提升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本文从微课的特点出发,探讨"微课"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的特点及意义,根据教材中具体内容提出使用微课教学的具体方法和措施,提升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9,(73):39-40
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全面实施,小学语文教学已经摆脱了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限制,语文教师们为了追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在不断摸索中创新,"微课"教学模式的引用就是我校语文教师们,在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的课题《微课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研究过程中的创新成果之一。现如今,"微课"教学模式已经在我校正式开展实施,并且得到了教师们的一致认可,但是在实践应用中"微课"教学模式仍然存在一些应用上的遗留问题,所以笔者就以本校"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案例为基础,分析"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的学习,在农村初中实施"自主互助、展示反馈"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微课可作为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重要载体、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手段、补充课外知识的重要方式,受到越来越多农村教师的重视。本文分别从农村语文教学微课空间之"不微"、微课运用之"威"、微课普及之"危"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入到教育教学之中,"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以其鲜明的主题和灵活的形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出巨大的价值。"微课"打破了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发挥着其独有的作用。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微课运用的有效性进行浅析,提出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微课是近年来刚刚兴起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教学方法,因为刚刚兴起教育界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但是,微课的应用作用已经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发挥出来了。当然,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所以,本文笔者就结合自己对微课的使用经验来从"微课+预习""微课+重难点突破""微课+习题讲解"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能够展现出微课的应用价值,同时,也希望能够为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语文教学一直给人"波澜不惊"的感觉,换言之,有点枯燥乏味、重复单一,无非就是跟字、词、句打交道。如今全球信息化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教学改革也深受信息化时代的影响,近年来一直在不断更新变革,微课作为一枝独秀开始出现在语文教学的历史舞台。微课时长一般就是一条5—8分钟的短视频,内容短小精致,它是经过教师专心设计的教学内容精华。微课运用在课前、课中、课后都有着不同的功效,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制作微课,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将围绕语文微课教学,来浅析它对语文教学方式方法变革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7,(71):28-29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课程走进了教育教学领域,将微课程与语文课程整合,为语文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语文微课程:一是因"微"而精致的微课程;二是见"微"而"知"著的语文微课程开发;三是由"微"而"妙"的语文微课群。  相似文献   

16.
自主学习能力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将微课与互联网相结合,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利用互联网,并通过课前"微"预习、创设"微"情境、巧用"微"片段、进行"微"练习、展开"微"拓展等途径,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间推移,"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渐渐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它改变了传统教师灌输的线下教学模式,使课堂变得更为生动。微课集多媒体、在线直播和录播等功能于一体,契合小学生的性格热点,实现课堂互动答疑,让学生更聚焦于学习,是一种让学生以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高效的学习氛围"武装"全身,从而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开展有深度和广度语文探究。语文教师不应该对新事物产生过畏难情绪,应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多年的教学经验,不断尝试和应用,利用新的信息化工具提高教学质效。本文从微课的概念厘定分析出发,基于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探讨微课引领小学语文教学新时代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一向是语文教学的大难题,也是学生最头疼的语文学习内容。微课符合当代移动社会的特征,把"微课"资源应用于写作教学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和资料查找,从其主要实践例析着手,并结合教学实例,简单剖析作文微课在小学中段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尝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改政策的实行,我国推出"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意在使教学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传输给学生更多更精华的知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为追求更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微课"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并掀起了一股"微课潮流",成为教师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但是,人们对于微课众说纷纭,各持观点,因此,本文就针对小学语文课堂中微课教学的融入进行讨论,论述了微课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阐述了微课教学的一些特点,希望能够帮助其他语文教师合理运用微课,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0.
<正>"微课"是一种以短小视频为载体和呈现方式,有明确教学目标的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的活动全过程。"微课"这种教学方式也应运而生。它凭借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迅速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并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微课"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现实意义1.能够激发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