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存在于实际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可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数感:在大胆估测中训练学生的数感;在文本阅读中增强学生的数感;在操作活动中形成学生的数感;在实际应用中强化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小学生数感的重要意义: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数感有助于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最后,提出了培养小学生数感的几点策略:在课堂设计中,通过猜想培养数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操作实践数感;在指导学生交流汇报中通过迁移同化锻炼数感;在学生质疑中反思强化数感;在营造氛围中,通过师生评价加深数感。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数感可以在数概念教学中、计算教学中,也可以在解决问题中。在数概念教学中培养数感,可在建构前,基于现实,感受数感;也可在构建时,注重比较,建立数感;还可在构建后,积淀经验,强化数感。在计算教学中培养数感,可在计算前,激发兴趣,品味数感;也可在计算时,经历过程,体验数感;还可在计算后,表达交流,强化数感。在解决问题中培养数感,可在解决前,深入生活,寻找数感;也可在解决时,多方对话,领悟数感;还可在解决后,多加应用,升华数感。  相似文献   

4.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对学生进行数感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学生数感的培养,可以在校内,还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可以在室内,还可以去室外,但对于学生来讲,课堂教学是最重要的培养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数感的培养可通过以下方式和策略:一、在体验中培养学生数感;二、在比较中培养学生数感;三、在表达与交流中培养学生数感;四、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数感。  相似文献   

5.
<正>数感与每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关系密切,建立数感和符号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对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意义重大。那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感呢?一、在真实的估算经历中构建数感在数与运算的教学进程中,教师必须注重真实应用情境的创设,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具体的数与运算活动中,感受数的意义,提高运算能力,把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必要的解释、应用,从而对数的意义和运算有灵敏而强烈的感觉、感知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数感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10个核心概念之一。小学生数感的培养,教师需要引领学生,联系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或情境,通过在实践操作中,感悟数感的形成过程;在比较辨析中,促进数感的积累与发展;在拓展应用中,深化数感认识的品质,实现对数感的深度学习和有效建构。  相似文献   

7.
数感是学生基本的数学素养,是一个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的直觉感知。因此,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感是数学的教学目标之一,从三个方面谈了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在认数和建立数概念的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在计算教学中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重视强化学生的数感。  相似文献   

8.
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不仅体现在计算能力和解决书本问题能力,而且还体现在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十分重要的。但在教学中数感的培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本身对数感的理解有偏差,在教学中也存在一定的误区,学生的数感水平也急待提高,针对此,本文对数感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同时也对数感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重点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培养学生数感的有效策略:一、联系生活,建立数感;二、比较运用,发展数感;三、表达交流,积累数感;四、实践应用,巩固数感;五、反思质疑,升华数感。  相似文献   

9.
数感是学生对数学的敏锐感觉,有效的数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课堂教学如何直面数感培养,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文章从在生活体验中建立数感;在交流表达中形成数感;在解决问题中发展数感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数感是学生对数的感知,是基于大量经验形成的思维直觉,是一种潜在的智能。因此,教师要把培养学生的数感当成核心的教学目标来落实。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需引入趣味情境,让学生在“看思”中形成数感;构建探究情境,让学生在“摆思”中建立数感;设计互助活动,让学生在“做思”中加强数感;依托问题探索,让学生在对比中发展数感;回顾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梳理中积累数感。通过这些具体的措施,引导学生投入多角度、多层级的学习中,助力学生构建良好的数感基础,全面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要让学生学好数学必须先培养他们的数感。教师要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建立数感;在培养操作、交流、表达能力的同时培养数感;运用探索性和开放性的习题发展学生的数感;引导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深化数感。  相似文献   

12.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纵观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题,一类考查学生"数感""符号感"的新颖试题,打破了"纯学科"思想,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过的现象,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发现规律,并解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意识。新课标明确提出: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其中,将数感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可见新课改对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视程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不断联系生活,想方设法引导学生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让学生在估测、操作与应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数感。那么培养小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有哪些呢?笔者就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一下看法。  相似文献   

14.
方嵘 《广西教育》2014,(25):40-40
正当学生在需要购买商品时,能表达出他大概需要多少钱;当看到电影院的座位时,能估摸着能坐多少人;当学了千以内的数时,能感知到万以内的数,我们就说这个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感。数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成为了新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尤其在低年级,数感训练在教材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一、数感训练从迁移教学开始当学生在数11、12、13……21、22、23……时,他就能感知到在这样的排列中存在着特定规律。在教学《认识千以内的数》时,学生能触类旁通,这就是迁移的作  相似文献   

15.
数感是学生对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等方面的感悟,是学生对数学的直接感觉,良好的数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解决问题。教师要紧扣学科特点,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感。文章从联系生活经验,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感;巧借数的运算,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感;开展实践活动,有效发展学生的数感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数感是指学生对数的感觉,是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主要因素,也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方面。所以,作为一线数学教师,要通过组织多种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数感,使学生在主动学习、自主应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的同时,确保学生在应用中形成数感,进而使学生在数学价值展示的过程中综合素质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7.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18.
数感是学生的一种数学素养,是能够“数学地”思考问题的重要标志。教师只有尽量创设生活情境、注重动手实践、鼓励大胆猜测和重视问题解决,才能让学生在交流中感知数感,在操作中领悟数感,在猜想中发展数感,在应用中深化数感,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9.
刘兰芳 《考试周刊》2011,(60):92-92
培养学生数感是当前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为了探讨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作者提出四个重要途径:一是结合生活,体验数感;二是定量刻画,建立数感;三是调查实践,强化数感;四是解决问题,升华数感。  相似文献   

20.
同一地区、同一年级、不同学校的哈萨克族、蒙古族学生的数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学生数感的总体水平处于中下等且发展不平衡.导致数感总体水平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发展少数民族学生的数感应注重以下方面:注重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数感;在教学中要加强实践操作从而内化数感;加强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从而发展数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