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认识、传承祖国的传统文化,让小学生在祖国的传统文化熏陶中成长,只有这样,中华传统文化才会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相似文献   

2.
<正>初中阶段作为学生从小学进入高中的转折点,是学生的重要阶段,对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文化富含传统美德和精神,将之渗透于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熏陶学生的品性,引导学生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才。实际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运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教育事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由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为现阶段的素质教育。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开展期间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形成端正的思想、优良的品格。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开展期间应有效地渗透传统文化内容,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让学生能够受到民族精神、民族品格的引导,由此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助力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刘莉 《英语教师》2022,(23):185-188
分析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主要表现为局限于语言知识教学,忽视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无法将熟知的中国传统文化用英语表达出来。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引导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探索教学创新点,引导学生有效感知中国传统文化;寻找认知生长点,引导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学生成长中必不可少的学科,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文化成长的重要时期,在语文教学的中渗透传统文化内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几点将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学相融合的策略,希望能为相关教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教师与学生一起研读古诗词,感受古诗词的文化属性,能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文化传承角度展开教学设计,组织学生诵读、赏读、研读古诗词,解读古诗词内涵,深度发掘文化传承内容,可引导学生展开深入学习和广泛互动,促进其学科核心素养的成长。  相似文献   

7.
初中阶段是学生性格的叛逆期,也是逐步形成人 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树 立起健康向上的正确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 的爱国主义精神。我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人文主义教学,注重 对学生品德和爱国情怀的塑造,与今天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目的 不谋而合。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理念, 对学生的成长将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海洋中汲取精神营养,内化、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增强自身的艺术审美能力与水平,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高职院校要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化传统文化教育,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9.
由于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在现代平面设计教学中出现了新的问题,作为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处理好现代技术,理论知识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使现代平面教学不断地成长。  相似文献   

10.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数学教学从"真、善、美"三个维度出发,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理性精神,呼吸数学的文化气息,在对数学文化的拓展中抒发"善"的情怀;引导学生欣赏数学的美学风景,在对数学美感的体验中达成"美"的境界,从而促进学生真正成长为有道德的人,实现数学教学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1.
王熠 《学周刊C版》2023,(3):103-105
语言是人们互动、交流的工具,语言文字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期间能够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综合素质,为之后参与社会交往、社会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样,在高中语文教育工作中,教师要重视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教学,利用经典作品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感知经典作品中蕴含的审美元素、文化底蕴,受到美德的感染、熏陶,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责任意识,体现高中语文课程的人文价值、德育功能,促使学生的综合化发展与成长。  相似文献   

12.
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精选文化内涵丰富的语料,对传统文化的考查涵盖体认、思辨、运用三个层级,以对传统文化的体认为基础,在关联比较中实现理性思辨,从体认和思辨走向实践运用。为完成以文化人的教育使命,语文教学应立足学科特点,植根言语,注重涵养精神,引导学生理性认知,主动建构,关联整合,融会贯通,借助传统文化资源促进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当前小学英语教学的一大重要目标在于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并引导学生继承、传播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这对于促使学生的全方位成长成才,增进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文化理解具有不容小觑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深入研究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文化自信的必要性,提出了相应的实践措施。  相似文献   

14.
思政课教学中,“三情三美”课堂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价值共识的精神根基,思想驱动的心灵感悟,育人指向的成长引擎。具体实践中,打造“三情三美”的思政课堂,政治维度上必须引导学生对理想信念的执着坚守,知识维度上必须引导学生对社会公平的向往追求,文化维度上必须引导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  相似文献   

15.
人文素养、人文精神是人类普遍的自我关怀,本文旨在通过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进行探讨: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为人文精神夯实底座;养成阅读习惯,为学生人文精神获得源头活水;重视引导作用,让学生人文精神的成长道路来有个称职的导演;发挥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人文舞台上的主角。以此引导学生广泛涉猎,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去追求人类智慧的理想和完美,实现语文教学的崇高境界。  相似文献   

16.
职业院校不仅要让学生拥有一定的生存技能,还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发展,使他们顺利成长为社会人,《大学语文》教学在其中将起到重要作用。《大学语文》除了传统文化教育外,还要注重引导学生设置分层目标,培养心理调适能力,注重文化素养的提高及使用问题研究方式探究学习,注重一课一得。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文化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正确认知中华文化,更需要将经典文化智慧引入课堂,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从小学经典诗文诵读的重要性出发,对小学诵读经典诗文开展实践与探索,让学生诵读经典,在经典诵读过程中个性飞扬、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8.
高中教育属于连接初中与高等教育的一座桥梁,决定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并且,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树立三观的关键时期,所以,需要密切给予此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多的关注。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具有重大意义,其可以使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相关需求得到满足,并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轻松、理性的应对西方文化带来的强烈冲击。所以,高中语文教师需要立足于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角度,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基于此,本文首先探究了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中渗透的意义,同时分析了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并对相关渗透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冯柏昌 《成才之路》2023,(18):129-132
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符合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能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使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语文教师要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学习园地教学、写作教学,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健康茁壮地成长。  相似文献   

20.
正初中生正处于成长阶段,其思维、心智正在不断成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能够朝着健康的方向成长。初中语文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基础语文技能得以提升,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语文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在步入初中以后,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并没有抱有太大的学习兴趣,这也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从当前教学现状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